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外地户口满足五大条件 ,也可以购买上海的共有产权房

最新资讯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9月28日,上海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非上海市户籍居民家庭满足5个条件即可申请共有产权房,《意见》自10月8日起开始实施。 5个条件分别为: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 2、在本市无住房; 3

9月28日,上海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非上海市户籍居民家庭满足5个条件即可申请共有产权房,《意见》自10月8日起开始实施。

5个条件分别为: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

2、在本市无住房;

3、已婚;

4、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满5年;

5、符合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

共有产权房是指,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建设单位开发建设,销售价参照(或略低于)同期、同地段、同品质普通商品住房价格,限定使用和处分权利,实行购房人与政府、住房协会或其它社会非盈利机构按出资份额共同享有产权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看上去有点绕,其实很简单。

& 共有产权房&,顾名思义,产权是买房者跟某方共有产权的。跟谁?跟政府。

简单来讲就是,个人可以& 跟政府一起合伙买房子&,个人占大头,政府(或者政府的代持机构)占小头(比如这个房子,你占70%产权,政府占30%)。这房子有5年的锁定期,五年之内你要卖,只能卖给政府;超出五年,房子可以流通,你可以选择把你的70%卖给政府,也可以选择把那30%从政府手里买回来成为完全商品房。这个期间,你也可以出租,所获得收益,跟政府按比例分成。

这个产权比例怎么确定呢?按照价格。比如周边的商品房卖5万/平米,共有产权房卖4万/平米,那你的产权就是80%。政府占有的产权部分,体现在以较为优惠的价格向开发建设者进行土地出让等环节。

事实上,早在2010年上海就推出共有产权保障房试点,实行住房和经济& 双困&标准。此后,上海于推出了《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后管理实施细则》,将共有产权房从经适房概念中独立出来,同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征收安置房一起,构成上海& 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此类政策的最大亮点在于,对非户籍购房者给予了比较明确的认购条件规定。这会对今后尤其是未来两年外来人口购房方面形成较为明显的影响。

一、什么是共有产权房

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低价配售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家庭所建的房屋。

约定保障家庭与政府的产权份额,将来上市交易的条件和所得价款的分配份额。

也就是这么理解:政府与保障家庭各出资,共同拥有房屋产权。保障家庭可向政府& 赎回&产权。

外地户口满足五大条件 ,也可以购买上海的共有产权房(图1)

二、条件:

通知中明确,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申请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

2、在本市无住房。

3、已婚。

4、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

5、符合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

三、定价:

实施政府定价,且购房人产权份额应当不少于50%。

四、申请审核

1、以家庭为单位提出申请。

2、地点:在单位注册地所在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

3、提交诚信承诺,承诺如实申报家庭人口、婚姻、住房、收入、财产等信息。

小编对这次共有产权房政策的思考及个人观点:

1、上海已经先后五次放宽准入标准,这次最核心的点就是:非上海户籍满足5大条件,也可以购买上海的共有产权房。

2、上海这座城市将更加开放,尊重每一个建设者。

3、上海依然希望引入外部人才,相比租赁房而言,共有产权房让外来人员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能让一批或者说是购买力稳定下来。为需要的夹心群解决住房和子女上学问题。

4、这不仅是高端的人才,这次针对的人群或许很普通,这类人群基本来自于对上海实实在在有付出都被考虑在内。

5、房票将进一步被稀释。

6、会不会对房价造成冲击?这可能是个永恒的话题。。。。当一切变的多元化,也许不需要太着急去做选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