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孩子学习粗心怎么办呢? 也没有办法让孩子不粗心呢

最新资讯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我们泛泛地说如何克服粗心是隔靴搔痒,试图找一贴狗皮膏药就包治百病更不可行,所以我们不谈如何克服粗心,而是具体分析每一类常出现错误的原因,每一类错误的原因找到了,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粗心就自然越来越少了。

一、生活中的丢三拉四
& &孩子粗心会在很多方面有体现。除了学习,其他方面只要不过分粗心,我主要提倡理解。
& &比如有的家长问:孩子上学隔三岔五,总会漏掉拿个什么东西,这么丢三落四可怎么办?!这个我也有经验,女儿算是比较细致的孩子,收拾书包也井井有条,放置有序,但是一两星期可能会有一次出门后发现忘了拿东西而跑回来拿,偶尔也会有中午休息时让我给她送东西的情形。不过我还是很佩服她的,因为现在每天要带的物品种类太多了,她能够做到一两个星期只漏拿一两次已经很不容易了,至少我肯定做不到。出去玩,女儿偶尔也会有把东西搞丢的时候,我一般也一笑了之,因为这很正常,不算什么事儿,不算什么错儿,我不希望她成为一个小心谨慎地照顾着东西的人。丢三拉四的问题我也会有,比如买菜付了钱没拿菜就走了,东西有时放到座位上就忘记了......我觉得这不算什么大问题(是不是像牛顿煮手表的风范)。而如果要求孩子什么都不能忘记、什么都不能落下,这可能是在培育强迫症,强迫症就是这样追求完美。
& & &当然,如果确实很不细致,比如收拾书包比较烦躁,没耐心,这种问题就需要想办法解决了。这个以后再讨论。
二、学习中的粗心
& & & 学习中的粗心是需要解决的,因为这直接影响了成绩。但是很多家长认为不就是一个粗心的问题吗?孩子你为什么不注意一下,注意一下不就解决了吗?这些话在中国一年不知重复了几亿次了,但效果如何呢?经常是没有任何效果!
& & & 之所以说是粗心,其实就是觉得好像“不应该出错而错”了。那到底是不是不应该错呢?
& & &如果某种错误出现一次有偶然性,如果多次出现同一类错误,一般可以找到原因。即使漏题这种粗心,也是有原因的,与习惯、情绪、能力可能都有关系。所以,不是说“不应该错”,而是“应该错” ,原因没找到,没有根除,就不是仅仅要求孩子注意一下所能解决的。
& & &我们泛泛地说如何克服粗心是隔靴搔痒,试图找一贴狗皮膏药就包治百病更不可行,所以我们不谈如何克服粗心,而是具体分析每一类常出现错误的原因,每一类错误的原因找到了,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粗心就自然越来越少了。
& & &所以,我试图分析那些看似不应该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行为习惯、情绪、能力能诸方面来深入挖掘。
& &1、解题习惯的问题
& &有些看似不该出现的错误,是由于解题习惯不好造成的。&
& & &(1)超过能力
& & 那天女儿作业有一些应用题考察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女儿式子列对了,但是运算错了好几个。这让我有些奇怪,因为她平常竖式计算正确率很好,怎么回事儿?粗心?
& &细问之下,原来她自信满满,不列竖式,直接口算得出结果。这样不出错才怪呢。连我这样的水平,这种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直接口算也可能会出错。对她来说更是跨越太大,超出能力了,所以我建议她这种情况老老实实用竖式计算。
& & &如果做题的跨越太大,超出目前的能力,自然容易出错。还是做能做的事情吧。
& &循序渐进地写好解题步骤,不要跳跃太大,这个对于中学生提高正确率同样重要。
& & &(2)习惯、认知的问题
& & &另外,女儿平常在作业本上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与一位数乘法时,一般没问题,但是竖式列在演算纸上时可能会出错。
& &粗心?还是另有原因?我分析她觉得是在演算纸上演算,书写可以不认真,结果写得有时潦草,很容易看错,自己平白给自己下了绊子,设置障碍。所以,我建议她在演算纸上虽然不必很工整,但至少要写得要清晰。
& & 我给初中生小赵辅导功课,他的代数运算也常出问题。粗心?我发现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太节约纸张,这张纸已经写得满了,还在狭小的空间里很憋屈地演算(换张纸不就完了吗?),书写也潦草,看不清楚,自然容易出问题;第二,初三的运算往往比较复杂,复杂就容易出错,所以,应该注意随时化简的技巧,简单了,自然不容易出错。
& & (3)从容做题的习惯
& & 考试做得太快,自然忙中出错,造成粗心。很多孩子很快地把题目做完了,最后剩下时间来检查。其实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策略,因为你做一个题目,已经形成了一个思路,就已经先入为主了,检查时也习惯于从这个思路去检查,自然不容易检查出错误了。这其实是一个心理规律。除了漏题可以检查出来之外,其他的即使用很多时间也可能检查不出来几个错误来。所以不如开始慢慢、从容地做,趁着还没有先入为主,感觉还敏锐的时候想好怎么做,这样保证一次完成。检查就主要看看有无明显的错误就可以了。而且做得从容,不该犯的错误自然就少了。这种做题习惯是可以在做模拟试卷时训练的。
& & & (4)审题有问题
& & & 不去仔细审题,着急下笔去做。小孩子还没养成审题的习惯,再加上理解力还需要培养,所以,更要花些时间去想想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了。这也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在做模拟题时可以培养。
& & &...... & &&
& & &我抛砖引玉,说了几个常见的问题,实际出现的情况可能还较多,需要大家结合孩子出现的错误自己去具体分析。&
& &(5)没有形成习惯 &
& & &我女儿学四则运算的时候,经常忘记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习惯性地按照顺序计算。提醒过几次,还是会犯粗心的错误。后来我发现这个是需要养成习惯的,所以专门找了一些类似的题目,而且让她有意识地在首先计算的部分下画线。多次训练,形成习惯,就稳定可靠了。如果只是提醒,不训练形成习惯,就难免会粗心。
& & & 认真有时需要习惯来固化。

& &

2、心不静,没兴趣,不专注
& &有位妈妈问:我的孩子一年级,学习态度是比较不错的,但是最近孩子作题出现漏题、抄错题的现象,写拼音不加声调等,总之很马虎。说了她几次,一点效果也没有。问她,她说是自己着急、但也说没有人催她。她平时也是个认真的孩子。现在我就怕孩子养成习惯。但又不敢说的太重了,怕以后一做题就会出现心理负担。请问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呢。怎样能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毛病呢?
& & &着急了、烦躁了自然容易粗心。所以,如果能改变急躁问题,粗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急躁,不专心、不安静都容易造成粗心,这些问题的原因又需要具体分析:有的孩子着急玩;有的孩子对作业没兴趣、没信心,只不过是在应付老师,草草了事;有的孩子片面追求速度,而不是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速度;有的孩子考试着急写,有早早写完交卷显示自己厉害的心理......这些都需要有针对性地改变。
& &有时看起来是要改变“粗心”,实质要花力气培养兴趣和信心,培养专心的习惯。
& & &安静、专心,自然不容易粗心。
& &烦躁,着急,自然容易出错;
& & &这是普遍的心理规律吧。
& & 考试淡定,不容易出错,慌张、沮丧自然容易出错。
& & 参考:高(中)考之前的心理辅导课,如何更好地应对考试发挥“失常”
& &3、其实是能力不够
& & &我辅导初中小赵数学时,有一次错误,我开始以为是粗心,后来让他讲讲做题思路的时候,才发现还是原理掌握不清楚,错误是必然的,与粗心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 &小赵作文写得还不错,只是错字太多,标点符号错误太多。细问他大都知道,但是为什么总出错,主要还是在小学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爸爸妈妈没有认真纠正,没有形成良好习惯。有些基础也没打好,“的地得”现在也没搞清楚区别。
& &如果平时学习不扎实,基础不牢固,知识掌握不够熟练,也容易造成所谓的”粗心”毛病。看似不应该出错,其实是不熟练、不扎实牢固造成的。
& & 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孩子在学习中爱犯的诸如写错字、看错题、加减号看错、小数点漏写、数字颠倒,我们不能总是认为这就是孩子粗心造成的。因为我们有时候觉得简单的东西,孩子并不觉得简单。有时还是没有掌握好。 比如有几次女儿做应用题把“单位”写错了,看似粗心,实则是对题目理解得还不好,所以才会搞错单位。 & &&
&三、多鼓励,少批评
& & 很多父母认为粗心是个引起注意就能解决的问题,所喜欢批评孩子,认为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其实第一不起作用,第二打击孩子。细心的时候多鼓励,会强化他细心,会有动力促去使自己更认真细致。而一味批评,就会缺乏改进的动力。所以,用表扬细心而不是批评粗心的方法更好,这就像我通过表扬女儿写字认真,而不是用批评潦草的方式使她养成了书写认真的习惯一样。&
& &后记:一位妈妈今天告诉我
& 前一段看到了您的博客"孩子粗心怎么办",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孩子学习不错,但从二年级开始,她就老犯一种"粗心的毛病",基本上考试时难的题目都会做,但最简单的计算老出错,原来二年级的数学老师一直批评她粗心,但是我怎么想办法都没有好转,小朋友考试的信心越来越没了.我心里好着急,有时也忍不住骂她,有时觉得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看了您的博文后,我也仔细找出问题的原因,很高兴最近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在考计算时,小朋友把等式计算的数字先记在心里,再进行口算,而不是看着题计算,所以在记忆的过程中很容易把数字记错了,回头检查时已经检查不出来了.已经一年多了,我们终于找出了问题的原因,一下有种轻松的感觉,谢谢您,让我们能够真正的用好的方法帮助孩子,最近我的心情好多了,小朋友的信心大增,相信她会越来越好的.怎样帮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杭州读者小任问:“儿子很粗心,比如考试时难题做对,简单的题目反而做错。我提醒他细心些,但没用。怎样才能帮他改掉这个毛病?”
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本期来座谈的父母,都成功地帮助孩子改掉了粗心的坏习惯,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经验。
观点一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女儿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我也跟着神经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我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23分钟。我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10岁女孩父亲许霖)
观点二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要
儿子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前我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令我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发现儿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我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儿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我觉得我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为我认为,教育就是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孩子做作业粗心,而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父母反复叮嘱他细心,简直毫无意义。(11岁男孩母亲王雅宜)
观点三利用“目标倾斜”,纠正作业粗心问题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