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提到格局,到底什么是格局?
格局就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父母格局高,孩子自然眼光长远、胸怀宽广、有胆略有见识,这样的孩子当然会成为人生赢家;
父母格局低,孩子有样学样,鼠目寸光、斤斤计较、自私狭隘,这样的人生自然好不到哪去。
父母拥有怎样的格局,孩子就拥有怎样的人生结局。
1、父母格局小,孩子人生体验少
一次聚会,有个妈妈说,我不吃葱姜蒜。我好奇:是过敏吗?不是。她说,太难闻了,我还不吃鱼,不吃海鲜,不吃牛羊肉,又腥又膻,不知道怎么会有人喜欢,我女儿也随我,也不吃!
看她嫌弃的样子,看她5岁女儿弱弱的样子,我无语。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体验的越多,经历的越多,人生越丰富、越立体、越超值。体验什么?美食美景美色,一个都不能少啊。民以食为天,烦这嫌那,给自己设限那么多,多无趣、多麻烦、多累?不是说不吃海鲜牛羊肉就不好,也的确不好,偏食终归不好,对吧?除了营养均衡,生而为人,葱爆羊肉、海鲜大餐、松鼠桂鱼什么味都不知道,多亏啊!妈妈这不吃那不吃,百般嫌弃,孩子接收到,自然也不喜欢、不接受、不尝试。
5岁的年龄,就被妈妈洗脑,格局那么小,设限那么多,长大会自在快活吗?存疑。
2、父母格局小,孩子贪小便宜吃大亏
有个亲戚,女儿小时,每次到饭店吃饭,都往回拿牙签,不是几根,是一大把。亲戚见了,不但不说孩子,还乐呵呵夸她,“有心眼,顾家”。类似的事还很多。
渐渐女儿大了,工作了,不知为什么,几次提职都轮不到她,她很痛苦,找领导谈。领导说:其实你的工作能力还可以,我们也认可。但总有人反映,公司的办公用品你留得多,给别人发的少,而且,公司的复印纸、桶装水你也往家拿,影响不好……
孩子小时,不明是非,父母格局小,爱占小便宜,让她以为“有便宜不占是傻蛋“;大了,依然贪图蝇头小利,可这个世界不会惯着你,贪小便宜终吃大亏。
3、父母格局小,孩子抗挫力差
同事的女儿27岁,财会专业,大学毕业没几年,已经换了五六份工作。每份工作最多一年,少的就几个月,每次换工作的原因大体相同:离家太远,活儿太多。工作成了同事和女儿的心病。每次新工作都充满期待,新鲜劲儿一过,就各种不满意各种烦。最关键的,是我的同事,女儿一抱怨“钱少事多离家远“,当妈妈的,不但不开导孩子,反倒立马觉得女儿遭了天大的罪,受了天大的委屈,分分钟都不能忍,所以,每次,张罗给女儿换工作的,常常是她。
这个妈妈不懂,为了好的未来,一切眼前的苦都是必须。她的认知就是女儿不能吃一点苦、受一点罪, 什么未来,什么发展,都考虑不到,也管不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事实上,哪个光芒耀眼的人,不曾在黑暗前行?
格局太小,刮阵风、下场雨,就难受得半死,抱头鼠窜,自然无福享受朗日晴天、艳阳高照。
4、父母格局小,孩子幸福指数低
有个爸爸为女儿征婚,信息与众不同:“寻不到1米6,无独立住房、月入2800以下、大我一轮的……”
这个爸爸说,之所以提这些别人都拒绝的理由,都怪“闺女太优秀了”。女儿今年29了,曾赴海外留学,现高校任教,爸爸说,自己从一岁多就培养女儿,九岁英语就过了四级。 现在特别后悔把她培养得这么优秀,找不到合适的人,条件只能一降再降,要不,怕没人要。
优秀有错吗?优秀没错,不该后悔,降低条件更荒唐,错的是这个爸爸的价值观——女人就该成家立业,否则,所有的优秀都没了意义。
生而为人,无论男女,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的责任。优秀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可能一时没合适的人,但不能怪罪优秀,更不应停止优秀,爸爸的格局太小,小到女儿不嫁人生子,就一文不值。
结婚是一种生活状态,不结婚也是啊,高质量的单身比低质量的婚姻好一百倍!
我一同事37岁结婚,生孩子都39了,虽然结婚晚,但很幸福。她说,现在想来,特别感谢自己的妈妈,她大龄剩女的那些年,妈妈不但没催她,还鼓励她:别急,你一定能找到好的,千万别为结婚而结婚……,她说,妈妈的话,给她很多安慰,虽然单了很多年,但生活一直有滋有味,没受影响,直到遇到真爱。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幸福指数。
格局大,一切都不是事儿,乐观面对,自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格局小,有个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悲观失望,否定一切,这样的父母,孩子哪会幸福?
5、父母格局小,孩子的发展受限
那天听电台的情感节目,一个女孩说,爸爸不允许她去外地工作,可她签下了一家外地公司,特别怕爸爸知道。
主持人问:如果爸爸知道了,会怎么样?女孩哭了,哽咽着说,如果他知道,会打折我的腿,把我拽回去…..。
女孩说,自己姐姐大学毕业后,爸爸就死活让她回老家。老家是个边远小城,爸爸托人给姐姐找了个固定工作,可单位基本没啥事,每天只是上上网,聊聊天。姐姐很不喜欢,也不敢辞职,当地也没什么大学生,到了嫁人年龄,姐姐就随便找个人嫁了。姐姐的生活她看在眼里,实在不想走她的老路。可爸爸却认为,大女儿生活很幸福,多亏当初让她回来,对小女儿,他坚定地认为,一定要留在身边,哪也不能去……
这样的爸爸,简直是孩子的恶梦:自己的想法绝对正确、至高无上、不容反抗。不管事实如何,不管孩子感受怎样,他说的就是王法,就要听。
不知这个女孩后来怎样,不过,很为她叫好,尽管反抗霸王般的爸爸很难,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于丹说:成长的关键在于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为人父母,我们的格局如何,既关乎自己,更影响孩子。 大境界才有大胸怀,大格局才能大作为。
“局限、局限“,格局太小,当然受限!
放大格局说容易也容易,无非区分目的和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
离开目的,一丝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一点小挫折就一筹莫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最终碌碌无为。
放大格局说难也难,需要不断反思总结,常常,这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先说一个我身边的,“炫星玩具城”领导家有一小宝,名叫煊煊,聪明乖巧,活泼可爱。
可爱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我有一朋友,从来没见过这个小娃子,只是偶尔听我说起,就特别想见见这个小家伙,那怕就和他玩一会。
煊煊平日里就很懂事,感冒生病也很少吵闹,见人说话也特别懂礼貌,虽然只有3周岁,但是知道很多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小家伙感冒生病了,身体不舒服,爸爸告诉他,感冒是由病毒和细菌感染造成的,他就记住了。
过了一会他爸爸叫他出去转转,总在屋里对病情也不好,他说腿疼不想出去,爸爸就问他:“腿怎么了,为什么疼呀?”
他回答:“不知道呀,好像是被细菌给我打的吧。”
他爸爸:“……”
还有好多关于这个小家伙的爆笑语录,我就不一一说了。小编认为这个小宝之所以这么聪明可爱,肯定离不开父母平日里的教导。
教育孩子要从日常的一言一行做起,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先天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来自后天的培养。
特别是日常的细节,紫之在这里简单的举几个关于语言方面例子,仅供大家参考。
1.很多家长用一些拟声词来代替原来的本名,比如用“嘟嘟”代表汽车,用“咔咔”代表饼干等,这对孩子以后的语言习惯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还是尽量以普通话为主才好。
2.孩子小的时候学习说话的能力很强,比如爸爸经常对他说:你妈妈怎么怎么样,一直用“你妈妈”这个称呼,孩子久了对妈妈的称呼也就变成了“你妈妈”,闹出很多笑话不说,还会给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带来影响,甚至会让孩子从此变得内向,不爱说话。
3.对孩子说话也要用礼貌语言,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别人,从小就让孩子习惯周边都是礼貌用语,长大了他肯定也会变成一个礼貌有加的人。
4.周边的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如果家里有一个棋牌室,天天有人吆五喝五的,父母本身也恶习满身,想必孩子说起话来也绝对不会文明到哪去。
总结起来就是父母和身边的人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耳濡目染的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古文《孟母三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