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家长朋友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孩子们不听话,而如果谁家的孩子非常听话,那就是周围邻居夸奖的对象。
孩子听话虽好,不过非常听话的孩子其实并不一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对于这些儿童来说,如果太听话了,可能就会磨灭自己的个性,所以,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个性比让他学会听话要重要得多。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呢?
第一,多让孩子自己说话
在平时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有的时候让孩子学会自己表达对孩子的成长是更有利的。
比如说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多说话,尤其是在表达一件事情上面,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急于插话,不要在中间给打断,让孩子锻炼自主说话的能力,久而久之会让孩子的自主个性得到很大的发展。
第二,培养孩子兴趣爱好
家长朋友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以着重培养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兴趣爱好,而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们在钻研的同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个性。
比如说,如果一个孩子非常喜欢音乐,那么这个孩子的个性就会偏外向;而一个孩子如果兴趣是画画的话,那么他将会非常有毅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是锻炼孩子有一个良好个性的基础。
而家长朋友们可以根据孩子们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着重培养,就让孩子形成相对独立的个性,而不是让他做一个只会听话的孩子。
第三,多与孩子沟通
家长朋友在平时的时候也要多多与孩子沟通。其实学会正确的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教育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要学会平等对待,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这样可以让孩子自己得到尊重,对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个性也有帮助。
所以,平时即使再忙,家长朋友们也要放下架子,多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家长朋友们充分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得到良好的语言训练,从而让孩子形成拥有自主想法的个性,而不是让他做一个只会听话的“好孩子”。
亲多和孩子沟通 周末补习要问问他是否愿意 孩子很需要父母的陪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每个孩子也都有自主地和别人交流的愿望,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学会大胆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家庭要搞民主,不能专制独裁
孩子们通常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对自己的认同感,尤其是父母。孩子只有在不被责备的情况之下,才敢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父母要放下身段,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的质疑,允许孩子在某一问题上的“争论”,让孩子畅所欲言,给他尝试的机会。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的天马行空而打断或者否定孩子的发言,要让孩子在家庭中有足够的民主,自由言论权,而且,父母也要积极引导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鼓励孩子多独立思考,多询问孩子的意见
当孩子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有自己的不同看法是很重要的。在孩子就某一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时,父母们千万不要以为事事听从大人想法就是好宝宝,或者觉得孩子说的不正确就立马进行纠正,将孩子的信心和独立思考的机会扼杀。当宝宝们冒出一些特别的想法,父母们不要认为不合理,不要断然否定,鼓励他这种思维活跃的表现。遇到问题时,父母们还要经常询问孩子:“你对这件事的想法是什么? ”“你觉得怎么样? ”等等,让宝宝拥有自己的想法。
三、学习环境多样化
父母要提高和激发宝宝的好心,将宝宝的好奇心引向大自然。鼓励引导宝宝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将这个世界重新组合。不要压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引导宝宝关键时刻锲而不舍。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比如:让宝宝回答“树木可以用来做什么?”“草地的用途有哪些?”“水有什么用途?”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孩子的思维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