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老师,你好,我儿子6岁今年上一年级,这孩子做什么事都磨蹭得很,连老师都这么反映,要是让他做什么事情他总是说:等一会。让人看着都着急,跟他好好说一点效果也没有,骂也没效果。尤其是到了早上上学的时候,磨磨蹭蹭的。有时候都不想管他,让他磨,可迟到了老师肯定要说家长的,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还有一个问题,以前我送过孩子去练过跆拳道,刚开始他很积极,练了两个月,孩子就不要去了,问他为什么,他说很辛苦,他不想练!逼过一次让他去,嘴皮都磨破,他也不愿意去。本来想好好锻炼锻炼他的意志力,可家里老人也反对,说他不愿意学就不要勉强他,我也不知道该不该逼他去?逼紧了又怕会引起他的反感,何况也怕他去了却不用心学浪费钱。期盼您的帮助!!!&
知心老师钟科回复:
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一)性格原因,你的孩子是个不好胜也不好强的人,碰到什么事总是想随遇而安。不怎么积极主动,这样的性格,让人操心。主要去要激励他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多给他讲一些名人励志的事。让他学着事情也能积极主动,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 &&
(二)依赖性强,孩子由于被宠爱太多,很多事情都让父母包办了,致使孩子不想事,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想去做,学习上更没精神,又惧怕困难,碰到稍微简单的困难也害怕。这个情况,需要家长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建议:
(1)实行奖励和处罚制度。规范孩子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孩子不对,该处罚,就处罚,该奖励就奖励,不能任意处罚。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表现不好,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下。
(2)坚持训练培养孩子吃苦精神。告戒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尽量独立完成,父母可与他一起运动,比如参加跆拳道训练,相对而言会比较辛苦,但也可以尽量做简单点的运动,如一起打羽毛球一起登山一起到郊区外野游等等,这样孩子兴趣浓厚,又可以提高他的观察能力和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达到吃苦和锻炼的目的。这种一举三得的方法家长应该大力倡导,寓教于乐。方法1:制定表格给孩子打分
可以专门画一张表格,记录孩子每天任务完成情况。如果孩子比以前有进步,做作业速度更快乐,做事性格更高了,那么就给孩子一定的奖励措施,比如说多给点零花钱、买孩子喜欢的抱抱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天的任务要从简单开始,慢慢的开始转向有难度的,这样孩子才可以更好接受并适应。
方法2、计数法
可以事先和孩子说好,自己开始数数,等数到第几的时候孩子一定要把规定的事情给完成。在操作的时候,可以一边数着数,一边观察孩子完成的情况。如果孩子毅然拖拖拉拉的,可以适当加快数数速度,这样孩子就会提高效率了。
方法3、做游戏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有趣的竞技游戏,这样孩子不但可以锻炼自身的敏捷度,还可以提升做事的效率。比如说,可以和孩子比谁把饭菜吃的最净,谁吃饭最快。如果孩子获得了胜利,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否则孩子可能就没兴趣了。
方法4、合理安排时间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做事往往没有任何的规划,因此父母最好帮助孩子合理的安排时间,监督着孩子去完成规定的任务。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就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如果孩子按时完成了,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棒棒糖或者玩具。这样孩子才会更有规划的做事,对成长大有帮助。
小结:对于孩子磨蹭的坏习惯,其实父母的责任是很大的。不妨试试上面这些方法,相信孩子会有很大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