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离不开火,火,对我们的作用非常多。如:火可以将未经过烹饪的食物煮熟,增强免疫力和自身的体力,也可以在寒冷的冬天里取暖,也可以用来烧水。但在用火的同时,它也存在着危险性,它可以引发火灾导致让原来一片绿油油的且茂盛的森林变得只剩下无穷的灰烬,也导致了大自然受到了伤害。有时也会由于不安全用火导致火灾,可以让原来焕然一新的房子变得凋敝残桓、满目疮痍,有人由于做饭时忘了关煤气导致爆炸,线路故障等各种原因发生火灾。也有人对孩子置之不理,任由孩子玩火,让孩子不小心点燃到桌布、窗帘之类的,这不仅是大人对孩子玩火导致火灾发生更是对火灾防范意识太弱。
如果想让火造福于人民,就要对火灾的防范意识加强,要注意不让小孩子玩火。远离危险物品,如:烟花、爆竹等,更不能乱扔火种,看到火灾要及时报警。当火灾来临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灰尘、烟雾,导致暂时性休克,更要马上撤离危险地带。在火灾发生现场更要注意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果有,那么要告诉周围人民尽快撤离,还要在有风时注意风的方向,尽快离开。所以防火意识要加强,注意周围是否还存留火种。消防安全很重要,平安生活靠大家。在经历了暴雨蓝色预警之后,洛阳又再次发布了高温预警,为了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远离溺水危险,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在偃师市佃庄镇实验小学组织防溺水宣传。
这次宣传除了启动防溺水宣传仪式外,支教老师也发放防溺水宣传单,对孩子进行防溺水知识宣传,远离河、湖。告诉孩子们一旦发现有人在无家长看护的情况下在水边玩耍,一定要及时制止。夏季游泳无可厚非,但是在游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安全防范意识,铭记“防溺水”六不准。
这次宣传可以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强化了孩子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增强了防范溺水的意识,为孩子们健康安全成长保驾护航。暑假是每个孩子最期盼的,而家长们却开始担忧孩子的安全。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潜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扶梯、防盗窗、玻璃门、搅拌机、自行车、汽车,甚至是我们家里的椅子、各种有孔洞的物件,都有可能成为伤害儿童的“元凶”。据中山市消防局介绍,今年以来,全市消防部门共接到小孩反锁警情68起,夹手、夹脚事故21起,卡头3起,玩火引发火情3起。暑期到来,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儿童安全?中山市消防局日前重点介绍了几类高发的儿童安全事故,提醒家长注意。
& & 防坠楼
& & 5岁以下儿童应在家长视线内活动
& & 案例:今年3月3日,中山朗晴轩小区内,一名四岁女童从9楼家中直接坠到1楼地面。事发后,女童被送至医院急救,但最终仍因抢救无效不幸身亡。中山东区公安分局通报称,经初步调查,坠楼小孩雷某(女,2013年生),事发时,雷某一人在家。经鉴定,雷某死于高坠,死因暂无可疑。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 & 对于女童的具体死因,中山本地媒体报道称,据初步了解,当时女童独自一个人在家,孩子的妈妈正送另外一个孩子去上培训班。报道引述附近街坊的说法称,“去培训中心就五分钟,她骑车,我估计小孩是搬了个小凳子,爬上去了,想看什么。”警方通报则表示,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 & 7月2日上午,中山东升镇坦背名都华庭小区,一名6岁男童疑从8楼直接坠到1楼,经抢救仍不幸身亡。据知情人士介绍,当时只有男童一人在家,初步怀疑是从8楼窗户处跌落。另据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孩子的父母去年购入小区的这套二手房,入住不久。“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物业,现在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考虑到孩子的家庭条件一般,已经发动业主予以捐助。”
& & 提醒:近年来,儿童坠楼事故频发,消防部门提醒家长要时刻照看好自己的小孩。消防部门介绍,像这种小孩子坠落发生的意外并不少见,5岁左右的儿童最容易发生坠楼情况,这个年龄段的小孩都比较好动,家长一不留神就容易发生意外。
& & 中山消防提醒,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看管,5岁以下儿童应在家长的视线内活动,家长距离孩子身体应在一臂以内,以便在发生跌落时及时保护儿童。另外,使用安全的产品和设施可降低儿童跌落伤害的发生,如在阳台加装护栏等。
& & 此外,儿童被卡防盗窗的案件也屡见不鲜。中山消防介绍,很多父母平时要上班,孩子放假一般会让他们留在家中,更有一些粗心的家长把年幼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孩子为了找爸爸妈妈,往往会爬上窗台,这时,卡在防盗网甚至坠楼的事故都有可能发生。
& & 消防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孩子单独呆在家中,如因客观原因不能看管孩子时,应妥善委托他人看管孩子,以免发生意外。有条件的可请保姆照料,或送到各类托管机构代看管。另外,尽量不要在窗口摆放桌椅等家具,以防孩子攀高,还可以对家中的防盗窗进行适当改造,如在防盗窗上加贴防盗网、底部用木板盖住,避免儿童出现意外。
& & 防火灾
& & 3岁童玩火机引火灾要提高孩子的消防意识
& & 案例: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中山市至少发生两起因家长将幼童独自留在家中而导致的火灾,共造成3名女童死亡,一名男童受伤。
& & 2月12日晚上,大涌镇安堂社区一出租屋发生一起火灾,事故中一名3岁女童不幸身亡、一名6岁男孩受伤,火灾系女童被锁在屋内时玩火导致。据警方通报,起火建筑为2层砖木结构四级耐火等级的出租屋,起火部位位于首层,过火面积约25平方米。经初步了解,小孩父母外出卖小食留2个小孩在家,火灾原因为3岁小孩柯某欣玩打火机引起可燃物后蔓延成灾。
& & 2月14日,小榄镇绩东一社区一出租屋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5平方米,现场共救出三名小孩,其中一名未受伤(与两名女童并非同一房间);另两名小女孩万某婷(女,6岁)、万某琪(女,4岁)送医院抢救,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据女童的父亲介绍,事发时,他和妻子都在工厂上班,因时间原因没来得及将两个女儿送到幼儿园,所以只好将她们反锁在只有几平米的出租屋内。
& & 提醒: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全国共有1624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火灾中遇难,占火灾死亡人数的18.6%,少年儿童已成为火灾受害者中的高危群体。另外,近五年来全国因小孩玩火引发的火灾多达2.7万起,直接导致264人死亡。
& & 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孩子们离开了学校的监管,但家长还在上班,无暇照顾他们,这意味着孩子与各种火源接触的机会也多起来。所以,如何提高孩子的消防意识是家长们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
& & 有专家建议,大人应该从自身做起,不要随身携带火种,比如火柴、打火机等;不得随意点火,更不能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平时,教育孩子不要玩电气设备,不乱接乱拉电线;万一发现火情,小朋友也不要惊慌,及时拨打1 1 9,要在成年人的指导下,有秩序地逃离。

& 防溺水
& & 游泳尽量到游泳馆不要轻易下水救人
& & 案例:每年夏季都会有青少年溺水死亡的悲剧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8万名1至17岁儿童因伤害死亡,而6至9月份是意外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
& & 7月13日下午,中山市古镇海洲教昌村,一名13岁的男孩和两个小伙伴到河道游玩时溺水失踪,家属望着河涌撕心裂肺痛哭让人心酸。两天后,失踪孩子的尸体被发现。据了解,溺水男孩游水时突然腿抽筋,与他结伴的两名少年也熟水性,但因为情况紧急,又不掌握救援方法以及找不到施救设施,导致最终营救失败。
& & 提醒:为了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消防部门提醒,家长们应提高认识,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学校应开展溺水方面的安全教育,教会学生溺水自救的常识。另外,消防部门建议,暑期游泳尽量到室内游泳馆等安全的场所,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的地方去游泳。下水前提前做点热身运动,游泳时,要穿戴救生衣、救生圈等保护器材,切勿私自进入野外危险水域游泳、戏水。
& &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碰到有人溺水,不要轻易下水救援。拥有丰富溺水救援经验的消防老兵介绍,有人溺水的时候,如果我们救助的方法不得当,不仅可能无法救助溺水者,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因为在溺水时,溺水者往往惊慌失措,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在情急之下难免会把施救者当成救命稻草而死命抓住,使施救者无法脱身。
& & 很多青少年尤其是男生缺乏施救技能,看到同伴出现险情,会直接跳下去救人,殊不知,在水中挣扎的人往往蛮力很大,救不了别人反而搭上了自己性命。一旦发现有人落水,在施救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能盲目下水救援,必须想方设法先将一些竹竿、树枝等漂浮物送到溺水者身边,让其抓住,然后再进行施救。
& & 在靠近溺水者并进行施救时,必须掌握正确的施救姿势,那就是从溺水者的背后靠近,一手从其前胸伸入对侧腋下,将其头紧紧夹在自己的胸前,另一只手划水,仰泳将其拖向岸边。
& & 防电梯
& & 电梯“吃”人常有别让孩子单独乘坐
& & 案例:7月1日上午,中山市博爱医院内,一名3岁多的男童坠亡,遗体最终在电梯井内被发现。据医院通报称:坠落男童为苏某,7月1日上午由其奶奶带入博爱医院探望在儿科7楼住院的妹妹。上午9时,奶奶陪妹妹在7楼治疗室治疗,其间男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自行离开。待其妹治疗结束后,奶奶发现苏某不见踪影。约10:30,男童被发现在儿科大楼负一楼电梯井里。直至15:10,坠落儿童苏某终因抢救无效宣告死亡。据了解,发生坠落事故的电梯发现故障,事发期间维修公司正在维修。目前,警方正在对苏某坠落身亡的原因作进一步的调查。
& & 2014年7月21日晚,一名6岁左右的男童在兴中广场乘坐手扶电梯下楼时,因没有及时松手,右手顺势被电梯运输带卷入。幸亏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经过半小时的破拆救援,男童的手指并无大碍。
& & 提醒:平时在各大商场购物时,能看见有些家长乘坐电梯时顾着玩手机或聊天,没有看管好孩子,甚至放纵孩子在扶梯上追逐玩闹。中山消防提醒,儿童由于没有经验,加上比较好动,单独乘坐电梯特别是在电梯上来回走动或跑动,往往容易发生摔倒、跌落扶梯或手脚被夹等危险。家长必须尽到监护义务,不要让孩子单独乘坐电梯,教会孩子如何正确搭乘电梯,以及不要在电梯上玩闹。
& & 如今一些商场、饭馆、店铺等地方,都会装手动或自动感应的玻璃门。殊不知,这些常见的玻璃门,对孩子的安全来说,也会造成威胁。
& & 对于这类事故,消防提醒,父母应提醒孩子不要把手伸进门缝,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教育孩子,比如用门缝夹碎核桃,让孩子知道门缝的危险性。如果不幸被夹,切忌直接开门或关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应及时报警等待救援。
& & 防卡手
& & 带孔洞物件放在儿童碰不到的地方
& & 案例:小孩天性好奇,看见一些金属圈、塑料圈或者带有小孔小洞的物件,总喜欢用手去掏、去试,结果就被卡住了。
& & 7月5日21点10分许,一对父子走进东升消防中队求助,经询问求助父子得知,小男孩的左手中指被小型气球打气筒死死“咬住”无法将其取出,经过消防人员5分钟的紧张救援,成功将手指取出。
& & 据男孩父亲刘先生介绍,其7岁的儿子在家里玩耍的过程中,不小心将自己的中指卡入气球打气筒出气口,当再想取出时不料发现无法正常取出,便立即登门求助东升消防官兵们。
& & 提醒:中山消防提醒,家里一些带有小孔小洞的物件要收好,尽量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可以的话,用胶布封起来。另外,孩子成长速度快,最好避免长时间佩戴戒指等首饰,以免出现被卡的情况。如果发现小孩被卡,可以通过涂抹食用油、肥皂水的方式尝试取出,若还是不行,应及时求助消防部门。
& & 从消防部门近年来参与的救援来看,小孩手或脚卡在便池下水道里取不出来的事故时有发生。卫生间的地板一般都比较滑,加上洗澡时有水,别说小孩子,大人也很容易滑倒。
& & 针对这一类事故,消防部门建议,可在洗手间铺上防滑垫,还可以做一个厕所盖板,预防洗澡时孩子或大人失足滑入坑。万一发生类似事故,切忌强行处理,下水道结构复杂,强行抽出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应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 &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中常用到的绞肉机、榨汁机对于儿童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多数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可能会趁家人不注意时将手伸进正在运转的榨汁机中,导致手被卡住。家长在使用水果榨汁、肉馅绞制及面食压制等机械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特别要让孩子知道它们的危险性,不用的时候也应放在儿童碰触不到的地方,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 & 防汽车
& & 夏季勿将娃独留车内缺氧升温易致危险
& & 案例:近年来,因为被大人有意或无意单独留在车内而导致儿童中暑甚至死亡的惨剧时有发生,这为我们敲起了警钟。许多家长在带孩子出行时,如果临时要下车办事,会把孩子留在车内,还会将车子锁起来。可能大部分家长都会认为时间这么短,不会有事,但他们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车内高温和缺氧。
& & 今年6月9日下午3时左右,中山市小榄镇永宁兴宁路段一幼童被家长反锁在车内。据了解,民警赶往现场发现一辆停在人行道上的黑色小车内,一名1岁多的小女孩正在哭闹。车匙仍插在车上,但车门被锁。民警联系车主几分钟后 ,一位满面焦急的中年男子赶到 ,称小女孩是其孙女 。十多分钟前,他要去厕所,便开着汽车空调将孙女单独留在车上,不料孙女误触车门开关,把自己反锁了。
& & 11月1日17点2分,中山市东升镇一名母亲把两岁多女童反锁在小车内,而且车钥匙还找不到了。不得已,粗心母亲马上报警,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成功将女童救出,小孩并无大碍。
& & 5月26日下午,东升镇一妈妈将2岁的女童放在车上,自己去购物,结果导致女童被反锁在车内。女童妈妈李女士无奈拨打了开锁公司电话,之后又拨“119”向消防官兵求助。
& & 提醒:有关专家称,在车辆密闭条件下,孩子在车内待10分钟没有问题。10分钟内,车辆内部的氧气并没有明显流失,温度变化也不是太大。不过,一旦超过半小时,车内氧气出现流失,温度也不断升高,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孩子会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反应,如果不及时通风,孩子就会出现危险。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汽车内温度提升很快,尤其在熄火情况下,10分钟内,门窗紧闭的汽车内的温度将急速提高6℃至7℃。
& & 车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体温飙升、脱水、窒息等中暑症状,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尤其在炎热的天气里,把低龄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很容易导致孩子中暑、脱水、休克甚至死亡。
& & 如何预防小孩在车内闷出事呢?中山消防部门提醒,夏日停车,最好停在阴凉的地方,车主要养成安全用车习惯,下车前将车检查一遍,千万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另外,车主可以在车上安装警报器,一旦孩子在车内不舒服了乱动或者拍打,可以让警报器发出警报铃声,从而引起车主或路人的警觉。一旦孩子在车内中暑,要立即将孩子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让孩子仰卧,脱去或松开衣服;如果孩子的体温很高,可用凉的湿毛巾给孩子冷敷降温;在孩子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可让孩子饮一些淡盐水补水和解暑。如果情况紧急,应立即送医院就诊或及时拨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