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生活中孩子有很多不好的行为 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改正呢?

最新资讯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孩子有不良行为时,父母大多会及时指出来,要求孩子改正,但是你会发现孩子有的行为总是屡教不改,不管你说多少遍,磨破了嘴皮子,甚至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孩子还是老样子,我行我素,为什么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男孩小迪的故事。

孩子有不良行为时,父母大多会及时指出来,要求孩子改正,但是你会发现孩子有的行为总是屡教不改,不管你说多少遍,磨破了嘴皮子,甚至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孩子还是老样子,我行我素,为什么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男孩小迪的故事。
小迪是一个很顽皮的男孩,经常看到他在小区里和一群孩子疯玩,小迪和谁都能玩到一起,唯独和一个叫小强的孩子玩不到一起,他想出各种馊主意,欺负小强,给小强起外号;和几个小伙伴合起伙来,整治小强,或者孤立小强。
小迪的妈妈也经常教育批评他,“不能这样对待同学,你要多向小强学习,你看人家又考了第一名,多棒啊!”不管妈妈怎么教育小迪,小迪还是经常找小强的麻烦,有好几次小迪的妈妈都动手打了小迪,可小迪还是老样子。
有的人说这两个孩子性格不和,就是玩不到一块,也有人说是小迪太调皮了。如果只从小迪的行为上来看,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事实上小迪的行为背后揭示出的却是他自卑的心理。
小强和小迪同岁,在同一所学校读书,过了这个暑假都读二年级,小迪学校成绩不是很好,而小强则是名副其实的小学霸,每次考试都能考进年级前十名,小区里的都知道小强聪明,学习好,走到哪,听到的都是赞美之声。
小迪的妈妈更是经常拿小强与小迪做比较,甚至会当众批评小迪,“你有小强一半聪明就好了。”“你看人家考满分,你连及格都够呛,你咋那么笨呢?”被批评的小迪倔强地歪着头,嘟着嘴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一个学霸,一个学渣,学霸受到的待遇是众星捧月,而学渣却被人批评,就连自己的妈妈都拿学霸来贬低自己,这让小迪感到了深深的自卑。
自卑感并非一无是处
事实上,所有儿童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这会激发儿童想尽办法去消除自卑感,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为心理补偿。什么是心理补偿呢?
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称为补偿。
比如,一个残疾的孩子,他担心同学看不起他,他便刻苦学习,希望通过取得好成绩来获得别人对他尊重,这就是一种心理补偿,而且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补偿机制,但是,如果他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提高学习成绩,怎么办呢?
他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那些身体强壮且学习好的同学进行诋毁,在背地里说他们的坏话,甚至故意造谣,希望他们被嘲笑。或许在人们看来,这是一种无法让人理解的行为,但是对这个残疾的孩子来说,当他看到别人被嘲笑,他失衡的心理就得到了抚慰。
我们在回到小迪这件事上来,小迪故意找小强的麻烦,甚至拉拢小伙伴,来欺负小强,让小强感到委屈、愤怒,这样做让小迪的心理得到了平衡,他心里会想“你不是学霸吗?你看你也被人孤立、被人嘲笑了吧?”“就因为你,我才经常被妈妈批评,现在也让你尝尝苦头。”
心理学认为,自卑感是与人俱来的,有了自卑感,才会追求优越感,所以说,自卑感也并非一无是处,但是,过度的自卑会刺激一个人膨胀的野心,当野心超出了人的承受力时,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意义了,反而会毒害人的心灵,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如果他们未能得到父母及时的帮助,未能缓解内心的压力,长大以后,可能会变得性格怪癖,给人一种神经兮兮的感觉,发展到极端,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大家还记得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吗?
当时网络上曾传出一封马加爵的遗书,不了解实情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就是被同学嘲笑了两句,说他玩牌作弊吗?其实,马加爵的自卑感是由来已久的,被同学嘲笑只不过是成了压倒他最后的一根稻草而已。
马加爵家境贫寒,穷得连鞋都穿不上,饭都没得吃,他自强不息,自己打工赚钱,上学期间没有向父母伸手要过一分钱,他表面看上去很坚强,其内心却是十分脆弱的,所以,才在被同学嘲笑后举起了石锤。
自卑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毋庸置疑,过度自卑会引起孩子的心理异常,所以,孩子自卑通常会有哪些表现呢?
1.自我认同感过低
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人能够理智地看待、接受自己以及外界的大部分事物。自卑感强的孩子往往对自己不够认同,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敢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害怕失败,畏首畏尾。
比如,今天穿了一件新裙子去上学,女孩却很害怕,担心别人说这裙子不够漂亮,要求妈妈给她拿一件旧裙子换上。
2.很在意别人的表扬
自卑感强的孩子更渴望受到表扬,只有被表扬时,才感到心情愉快,感到自信,所以,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求表扬。
幼儿园老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小女孩每次吃完饭就把碗举起来给老师看,希望老师表扬她,如果没有表扬她,她就会一直举着手里的碗,不肯放下,还会生气、发脾气。
3.贬低、嫉妒别人
简单地说,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心理就不舒服,通过贬低、嫉妒别人,来让自己的心理好受些,就像文中的小迪一样。
4.总是说一些悲观的话
自卑感强的孩子往往具有消极的心态,比如考试没有拿满分,虽然成绩已经很好了,但他还是会耿耿于怀,“为什么那么倒霉,就差了半分,就是满分了。”
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会经常出现,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遇事总会想到最坏的一方面,不能积极的看待问题。
孩子太自卑,怎么办
孩子太自卑对他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那么,该如何减轻孩子的自卑感呢?这需要父母爱的陪伴与付出,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心态
我家大宝有一段时间因为受动画片《熊出没》影响,总喜欢学光头强的那句口头禅: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啊?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都会说这句话,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来,我发现他每天都会说很多次这样的话。
我就给孩子布置一个任务:每天给我讲三个让他感到高兴的事情。这样他的关注点就会发生变化,慢慢地就将孩子的消极心态纠正过来了。
当然,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父母首先要足够积极,才能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比较宠孩子,遇到孩子的问题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也是很多孩子调皮捣蛋的原因,很多家长因此而头疼。针对这一问题,今天云南昆明一对一辅导小编为家长们搜集整理了一些建议和经验,家长们可以做一下参考,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孩子调皮捣蛋,和家长斗智斗勇怎么办?
孩子调皮捣蛋,和家长斗智斗勇怎么办?
看到标题,心中就不免有很多感慨。现在的孩子那有乖乖听话的孩子?那个孩子每天不都是在和家长斗智斗勇?说实在的,现在的小孩和之前的小孩子不能相提并论。之前的孩子多乖啊,家长一句话孩子都不敢吭声,现在有的孩子不管家长怎么教育,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见,他非要给你来点意外不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深有体会,而且现在正享受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
我家宝贝三岁多点,在幼儿园上小班,按说这个年龄应该是很乖巧的时候。前段时间却出现了上学难的问题,晚上不愿意睡,早上不想起。春节期间,睡觉前非要陪她玩过瘾才肯睡觉。嘴里还有念念有词,第一玩游戏,第二看书,第三洗脚,第四刷牙,第五睡觉。听着她的时间安排还不能说什么,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她说要你陪她玩游戏,你能不陪吗?看书读绘本,这样爱学习的孩子怎能拒绝?洗脚刷牙这么小就开始讲究卫生了,那有不同意的道理。可从1到5整个程序走下来就11点多了,能睡得早吗?
晚上也不想睡,早上不想起。在假期里没事,可开学之后就不好办了。由于养成了晚睡的习惯,早上自然也起不来。刚开学那几天明知道要上学,可怎么喊她也不愿意起床。即使醒了还要再陪她再玩一会,一会要看书、一会还要做游戏,就是不想起床。好不容易做通工作了,给她穿衣服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不管你多急,多么苦口婆,但她还是我行我素,非要按照她的节奏,数着数才肯愿意穿。为了把她早点送到学校,只有按照她的方法才行,每次送她上学都要消耗不少脑细胞。
说实在,她这样的表现和其他调皮捣蛋不讲道理的孩子相比强多了,有这样的孩子的确应该知足了。有句话叫做,“不调皮捣蛋的孩子,还叫孩子吗?”别看孩子年龄小,但他的好奇心、学习能力、和思考力一点也不必家长弱,很多时候这些指标甚至能完爆家长。
其实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和家长之间斗智斗勇的这件事情。孩子从小就在家长的呵护下慢慢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在提高。有句话叫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学过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都是要用的。学过的东西如果不用的话,时间长了也就也就还给老师了。有些时候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可以看成孩子学以致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使用之前学到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潜能。
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孩子调皮捣蛋,和家长斗智斗勇,虽然这些行为让家长头疼,但这些事情的普遍存在也都有它的道理。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也不要一味地回避和打压,而是要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并真对孩子的行为做好引导。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