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速来了解 看看我国文化是怎么发展的

最新资讯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bai强不息、du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zhi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dao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一般认为,从汉武帝开始,我国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实际上我国文化发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补为基本线索的,而这一线索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礼"的统一就是德。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5 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第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则侧重于后两种和谐。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尤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要达到上述的3种合谐,就必须坚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对走极端。\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和介绍中华传童文化,则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有鉴于此,几十位对于传统文化素有研究的学者通力协作,编纂了这部《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奉献给各位读者。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武当道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武当地域文化中的一个特色文化品牌。武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古有御碑“武当方圆八百华里”(即鄂西北十堰市所辖8县市区境域),富含了极其丰富的地域文化、神农文化、汉水文化、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古建筑群、中华武当武术文化、武当宫观道乐、医药文化、武当道茶文化等,集多种文化于一体,享誉国内外。
& & &武当道茶,“道”是物质运动的自然规律和法则,武当道茶上善若水,道法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毛泽东说:“老子讲的这个道,是宇宙之间的普遍真理。”“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所用的一个名词。据武汉大学古籍所历时18年编写的《故训汇纂》注释:“道”有“道理”、“道德”、“道义”、“自然之道”、“物所道始”、“宇宙万物本源”等307个相关字意、词意。《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汉字源流字典》等许多字典皆有注释。
& & &武当道茶,以其武当山南麓紧连的房县万峪河乡是西周太师、《诗经》的编纂者尹吉甫的诞生地,《诗经》中“德”字有70个、“道”字有32个,诗中比较深刻地表现出了道和德的思想性,为后人所接受和推崇。《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最早记载茶的文字在《诗经》中,有七首诗记载有“荼”(茶)。
& & &老子晚尹吉甫281年,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德”字43个、“道”字有75个。有关古籍记载:“公元前491年,老子出函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礼)之始。老子曰:食是茶者,皆汝之道徒也。”相传老子著《道德经》后外出巡游曾到武当、房陵神农架,武当有老君堂、老君洞、尹喜岩遗迹。古籍《房县志》载:“老君堂在房城西关”。《神农架地名志》记载:“大神农架东北方位十五公里是老君山。房县民俗茶壶古称“荼壶”。
& & &武当道茶,以其八百里武当,万峰叠嶂,青山绿水,以其南北气候兼有的独特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盛产的茶叶古负盛名,尤其是相传远古时神农氏在武当山南的房陵神农架尝百草发现了荼(茶,古称荼,唐玄宗主持编辑《开元文字音义》一书将荼改为茶。神农架原属房陵,1970年才从房县划出成立神农架林区)。)
& & &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叶如丁香”。武当山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十堰市的竹山、竹溪和房县西南部山区古称巴国之地,正是陆羽《茶经》里所说的茶的产地巴峡之地,是世界及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是道茶文化的发祥地。
& & &2006年夏,笔者等3人在神农架山北坡地域的房县桥上乡,海拔一千一百多米的千坪村发现一棵三人合抱的千年太和古茶树,高十五米,树围经三点二米。(《中国植物志》、《湖北林业志》介绍野生太和茶树植物学名:“翅柃,山茶科,柃木属植物,别名太和茶,野生茶”。)2008年春,笔者与陈吉炎教授在武当山榔梅祠后山谷沿岩壁山间长有天然野生“太和茶古树”11丛,其中最大的一棵古茶树高4.9米、树基部围经1.02米、经鉴定,武当山发现的天然野生“太和茶古树”,系山茶科,柃木属,对照中国植物志书,湖北林业植物志书,是武当野生太和茶树。,春暖花开,笔者诚邀被评为十堰市“武当茶博士”的张丙华到武当山南紧连的房县万峪乡小坪村摩天岭峡谷考察发现千亩野生茶。今年5月3日,笔者专程到武当山南麓摩天岭下荒无人迹的后河一峡谷悬岩峭壁处发现一片生长有上百棵天然原始野生古茶树的群落,其中最大的一株特大古茶树围径3.01米,高约16米。与这棵特大古茶树相距3米远处,还长有一棵围径2.13米,高约10余米的古茶树。据查《中国植物志》、《湖北林业志》等植物介绍和图谱,此茶树植物学名系山茶科,山茶属,叫尖连蕊茶,当地俗称武当百花茶,系古代《大岳武当山志》所称的“骞林贡茶”树。上述特大古茶树的考察发现,为研究秦巴武当地域森林植被、武当道茶文化及我国茶资源分布具有重要价值。
& & &“文化是根,是灵魂。”溯源武当道茶,历史悠久,充满中华优秀道家文化哲理和万事万物的自然生态科学。所谓武当道茶,就是以“道”的理念,探索出的制茶、沏茶、茶礼、饮茶、品茶、养生、茶技、茶艺的茶文化之道;从高山高香、名山秀水、生态环保、采茶制茶、品茶养生中探索茶的本源、本质、茶理、规律;从饮茶养生和精神的享受中感受道茶事物的变化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武当道茶文化,感受茶艺所渲染的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的艺术感染魅力,以此充分感受“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茶道精神。
& & &武当道茶,明代为朝廷贡品,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在农林等部门和许多专家的重视和支持下,武当道茶产业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武当道茶成为十堰市的知名公益品牌。1999年,国家农业部授于“中国道茶文化之乡”;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9月3日,在省市领导和农业等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湖北茶叶产业首个全省性的行业协会——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成立;2011年,武当道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书;2014年,中央电视台、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评价信息,武当道茶以40.65亿的品牌价值进入全国农产品前三强位(居农产品第三位),居茶叶品牌之首。

& & &湖北十堰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全市有80多万亩茶园,是精准扶贫的生态文化支柱产业,促进68万人脱贫就业;武当茶园四季长青,是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源区的生态环保产业;武当道茶以其“形美、香高、味醇、有机茶”的内在品质和“养身、养生、养心、有益于长寿之茶”的文化特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国内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