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什么最贵?
房子?户口?限定?名额?
NONONO
这里有十样宝贝,有钱你也买不来!
上海的石库门
曾经的老上海,石库门、小弄堂,家家户户的房子小归小,但依然对生活追求着品质,欢喜乃& 螺蛳壳&当洋房一样布置,讪胡噶噶,生活乐呵呵。
曾经哺育了几代上海人的石库门里弄,如今已成为上海的& 文化符号&。
随着上海步入国际大都市建设,许多石库门里弄因城市建设和房产开发等原因,被一个个拆除了......
拆除的不只是老房子,那是上海老历史啊!
@李杏红的佩佩
上海女人骨子里的精致
上海女人的优雅和精致都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身穿精致的旗袍,柳叶眉弯眉,双眼灵动,嫣然一笑,风韵十足。
民国时期的上海女人是最经典的上海女人形象。
上海女人们热衷于时尚,展现自我,崇尚精神与经济的独立,也甘愿为了国家奋不顾身。
上海女人更懂得享受生活。私下总是约上三五老友一起野餐郊游。这样融入骨血的精致不是有钱就能得到的!
邻里间的热情
有钱能买好房子,却买不来邻里间的热情!如果你是住在石库门,几家人家挤在一间几平米的灶披间一起炒菜烧饭。
每到饭点经常会传来& 王阿姨~弄今朝烧额排骨蛮赞额嘛&,& 诶,对额呀,尼子要考试,多吃点补补&,诸如此类的邻里对话。
谁家得了点儿稀罕的吃食,都挨家送点儿让大伙尝个鲜儿。谁家赶上什么事了,邻里之间也能帮衬一二。
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特别想想都别亲切,特别怀念!
对比现在一个楼里住了十年的邻居可能都没打过招呼,曾经的那份儿邻里间的热情更加难能可贵!
上海的& 绝版&身份证
每天都有无数人怀揣着梦想来到魔都,辛苦打拼的最终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拿到上海户口!
一张& 310&开头的身份证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意味着你能享受到上海户口的众多好处!
但是,有这么一些超珍贵的& 绝版&身份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南市区的310102、卢湾区的310103、闸北区的310108、吴淞区的310111、南汇区的310225和310119、上海县的310221......就算你有再多的钱也办不到!
上海人的规矩
上海人挺在意的就是礼儿面儿,都是从小就立规矩。在长辈们眼里,凡事得有个规矩,这规矩不能乱了,乱了就让笑话。
吃饭有吃饭的规矩,串门有串门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得就是这个理儿。
随着老一辈人的渐渐离去很多规矩也不再要求了。如今,年轻人说话办事儿讲规矩的人更不多。
上海人常说:凡事得有个规矩,没有规矩,不就乱了套了嘛。所以老规矩,咱们不能丢!
记忆中的味道
在哪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伙儿的肚里缺都缺油水,那时候大伙儿心心念念的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肉!
红烧肉是上海的一道传统菜,地道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诱人,肥瘦相间,闻着浓香扑鼻,咬一口神魂颠倒……
谁也不舍得一口吞下去,都是小口小口的细细咀,肉香味儿留在嘴里睡一宿觉都不散。
在那会儿,什么泡饭、粢饭团、酱油汆....吃啥啥都香!现在日子好过了,大伙儿的肚里也有货了,可就是花再多的钱,也吃不出记忆中的味道了!只能感叹一声物是人非咯~
上海街头的老行当
老舍先生的话剧《龙须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 门外陆续有卖青菜的、卖猪血的、卖驴肉的、卖豆腐的、剃头的、买破烂的和‘打鼓儿’的声音,还有买菜还价的争吵声,附近有铁匠作坊的打铁声,织布声,做洋铁盆洋铁壶的敲打声。&
短短百字描写,五行八作的市井生活已跃然纸上。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行当中很大一部分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对锔盆锔碗、磨剪子抢菜刀等老手艺匠的印象,也只停留在父辈的叙述中,有些已经失传。这些已经失去的,花多少钱也买不到咯!
孩子的童年
那时候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作业也没那么繁重,一天天的就是疯玩傻闹。放学就和弄堂里的小伙伴一块儿造房子、抽贱骨头、顶核子、挑绷绷。
童年的记忆中没有数不清的辅导班,充满了疯玩儿傻闹,充满了欢声笑语。
如今再回忆起小时候,虽然没有手机、电脑、ipad,却充满了美好与快乐。
可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却没了童年!小小年纪就要上各种兴趣班才能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很心酸也很无奈。
纯粹的爱情
现在一说谈恋爱,好多女孩儿先关心的是你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没有存款?
小编就想说:您这是跟钱谈恋爱,还是跟人谈啊?虽说恋爱离不开钱,可为了钱而谈恋爱,简直玷污爱情的神圣!
想想30年前父母辈儿人搞对象,不图房子不图钱,就稀罕能跟对方有眼缘、性格合得来。这才是纯粹的爱情,不掺世俗的杂质。
这样的爱情太难得,有钱也买不来!您要是遇得到了一定要珍惜!
一颗爱上海的心
在上海这个城市里,你永远不会缺少任何机会。这里吸引了无数人来实现梦想,也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
上海给了我们许多便利与温暖,即使一个人也可以在这个城市丰盛地生活。
在上海,最难能可贵的是一颗热爱上海的心!
把上海当做自己的家,用心爱护!这颗心您有钱也买不来,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