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即将开始,你的孩子即将迎来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节点!当然,这也是家长诸多问题的爆发期!
上海幼升小上海市信息登记18.04万人,其中报名民办小学1.99万人,录取比例为1.4:1;尽管公民同招,但一些热门的学校依然门槛很高:比如徐汇建襄小学差不多统筹到2年7个月;浦东福外总校小于两年全部统筹。再比如民办小学总体降温,但虹口丽英小学、徐汇逸夫小学、闵行七宝外国语小学等等,依然备受家长关注!
在入学政策方面,上海有哪些区有& 五年一户&要求?什么是& 人户一致、人户分离&?& 公民同招&具体如何执行?什么时候举办校园开放日?如何统筹?今年幼升小有什么变化?
别焦虑!针对、幼升小即将入学的孩子家长,我们整理了25个政策关键词一定要知道!
上海幼升小招生25大政策名词
1上海幼升小
幼儿园或者学龄前儿童升小学的简称,按照上海市幼升小入学政策,凡年满6周岁适龄儿童,需按照政策要求入学,目前上海幼升小人群包含:沪籍适龄儿童、非沪籍适龄儿童、外籍、港澳台等情况。
小学招生对象为:2012年9月1日~2013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
2入学信息登记 (非常重要!)
的入学登记时间为4月8日-4月23日(的入学登记时间明年3月公布,上哪学将第一时间同步信息)。
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各区指定地点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和入学报名告知书。4月23日为本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截止日,之后不得更改入学信息。
3 义务教育报名系统 (非常重要!)
& 入学报名系统&于3月18日向社会开放,9月14日关闭。开通时间未知,估计在3、4月,上海家长届时可以通过上哪学公众号 菜单栏——升学工具——义务教育报名系统进入页面
通过& 入学报名系统&,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可及时了解市教委公布的招生政策和政策问答、区教育局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实施办法、划片招生方案等,进行网上报名,查询子女入学相关信息等。
& 入学报名系统&继续和& 中国上海网上政务大厅&(www.shanghai.gov.cn)实现信息联动。家长可凭& 孩子证件号码&& 孩子姓名&& 统一审批编码&(可在& 入学报名系统&首页& 报名信息查询&栏目查询,如:001045513000000)等登录& 中国上海网上政务大厅&查看孩子报名入学的相关信息。
4 公民同招(非常重要!)
2月初,市教委公布了《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宣布今年实施公民办小学实施同步招生(初中暂没有此政策)。
公民办小学同步登记、报名,公办第一批验证和民办面谈同步进行。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参加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并且同类排序靠后。#
▲例:明珠小学公民同招排序招生政策
5 五年一户(重要!)
五年一户政策指& 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即同一个门牌号地址同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有一个对口入学名额(双胞胎和二孩例外)。举例:用过学额,2023年可用。
目前徐汇区、黄浦区、长宁区、静安区、闵行区、宝山区、浦东新区、杨浦区8个区有此政策。另外崇明区开始实行& 三年一户&政策;普陀、虹口的热门学校也有& 五年一户&要求,比如虹口四中心。
注意事项:
这里的5年要求,不等于学区房落户一定要达到5年(除静安、宝山有规定外),只要学额没被用过,落户1年、2年也符合此项政策要求。
满足了5年内只有一人入学的条件,并不代表一定可以进入对口学校。根据学校热门程度,还可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参考落户年限、户口关系(比如是否为直系亲属等)等条件。
5年的计算,以政策实施的当年开始往后算。比如浦东新区某校的规定从开始实施& 五年一户&限令,那么则从开始往后算5年。即使这个地址用过名额,也不影响入学(不考虑户口、年限等情况的前提下)。
6 就近入学
& 就近入学&并不是& 最近入学&,不是指到离家最近的学校就读。而是指:由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公办学校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分布和需求状况,合理规划和确定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入学范围和招生人数,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学额。
7 统筹
统筹入学是指由教育局统一需要被统筹的学生。在上海幼升小,当对口公办报名人数大于招生人数、人户分离、非户籍等情况,都有可能会被统筹。但各个区统筹排序的规则各不相同。每年统筹的年限等条件也会根据当年的生源情况而大有不同。
8 人户一致
所谓& 人户一致&官方定义是& 指适龄儿童户籍地址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同一户籍,适龄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实际居住地与户籍一致&。
所谓& 人&指入学儿童居住地,所谓& 户&是指户籍;所谓& 一致&就是指居住地址与户口地址是同一个。具体要求各区有细节差别。
9 人户分离
户口本上的地址与居住地的地址不一致,而你又想选择在居住地就读,就需要办理人户分离。
人户分离主要是为解决少部分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的需求问题,而不是提供择校的途径。政策上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一定要一致,否则,就称之为& 人户分离&。
10 入学顺位 (重要!)
对口入学,当学生报名人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根据适龄儿童全家户口入户情况、入户年限、产证信息等人户信息制定招生实施细则,录取会分为几个档次,被称为& 录取顺位&。
如被称为& 最严地段招生&的打一小学录取顺位:
1. 报出生户口的适龄儿童
2. 与父母同户口的适龄儿童
3. 与父或母一方同户口的适龄儿童
4. 不与父母同户口的适龄儿童注:
①同类情况均按入户年限长短(年限长的优先)依次排序。
②按照市教委和杨浦区教育局招生实施意见,打一小学实行& 一个户籍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同一居住户二孩及多胞胎除外)。
③经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尚有余额时,对于未在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整体放在以上排序的第4 类之后,进行排序(按照1、2、3、4 顺序),额满为止。超出部分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11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简单的说,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就是将优质学校与自主发展能力较弱的学校,或者大型居住社区公建配套新建学校等结成办学联合体,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形式,形成资源共享、抱团发展、集成创新的办学新格局。一般会有一所或多所好学校带动多所学校发展,师资、课程、活动都会有深度交流,共享、互通、合作、共生。
截至1月,上海集团化128个,共覆盖644所学校;学区化54个,共覆盖406所学校。在上哪学公众号菜单栏——升学工具——学区化集团化地图,可查询详细学校名单。
12 非沪籍
非上海户籍儿童,外省市随迁子女和外籍都属于非沪籍。
随迁子女指,国家规定:家长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如此家长即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尽管不是户籍人口,符合这种情况的家长,其子女属于随迁子女。未来上学可按当地随迁子女政策入学或参加升学考试(一般指的是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13 全市招生
不受区域限制,在全市范围内招生。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民办学校,一定要注意哪些学校是全市招生,哪些学校是全区招生,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要求。
14 非地段招生
目前上海义务教学小学阶段,根据& 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继续实行对口入学的办法。但除了对口,还有些学校会有& 非地段招生&,不用对口,也不占民办的两个填报志愿,详见第二章。
15 一贯制
目前上海有200余所含小学的一贯制学校,含九年一贯、十二年一贯、十五年一贯等等,一贯制学校往往在小升初的升学上有一定的优势,大部分都可以直升,比如公办静教院附小(九年一贯),民办培佳双语(十二年一贯)。
16 特长生
一般指艺术、体育特长学校,目前上海幼升小仅浦东有特长招生项目,详见第二章。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前将取消义务教育各类特长生招生。
17 寄宿制
提供& 寄宿&条件的学校,大部分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提供& 寄宿&条件,少数公办小学,具体名单可在上哪学公众号回复& 寄宿制&获得详细学校名单。
18 小绿本
上海市预防接种证,上海幼升小入学必备,无论是本市户籍,还是非本市户籍验证都需要携带。
19 入学体检
因为幼升小所需的资料中包含体检表一份,所以,孩子在入学前,小朋友们需要进行入学体检。
入学体检主要是为了排查一些传染病,避免在园内造成传播。同时,也为孩子建立起一份健康档案,记录每一年孩子的健康状况,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保证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每一天!
入学体检的四大重点:
重点一:铅含量测定是儿童体检的重中之重;
重点二:缺铁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影响认知能力;
重点三:锌、钙、镁体内的锌低于正常1/2水平的孩子有80%存在严重发育迟缓;
重点四:骨龄测定主要是根据X光片分析孩子的身高潜力和发展。
入学体检主要注意事项:
补种疫苗;
弱视治疗不能错过关键期;
脊柱侧弯早期可用非手术疗法;
肥胖儿体重控制应从早期开始;
早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
20 校园开放日(重要!)
每年幼升小招生、志愿填报之前,各所学校都会举办& 校园开放日&,开放日是家长了解学校的好机会,也是难得近距离接触学校的机会,更加关系到日后的网报与招生,所以万万马虎不得。
有些热门的学校开放日名额需要抢,家长随时关注自己的目标学校。
21 志愿填报
义务教育阶段,特指民办学校填报志愿,志愿填报时间在4月底5月初,民办小学可填报2个志愿,更多情况参考下一章& 民办入学&。
22 面谈
民办学校录取学生的主要方式之一,面谈时间是5月19~20日,每场面谈时间约为0.5-1小时;孩子们需提前到场完成签到及分组,签到后依次入场等待(等待时间约为15-30分钟)。
23 裸考
民间家长间流传的一种关于入学开始的一种说法,不拼爹,不培训,全凭孩子能力去考,家长戏称之为& 裸考&。
24 入学通知
学校完成录取,发放通知书。政策规定是8月15前各校发放入学通知,基本这个时候就尘埃落定了。不过各区的发放时间不同,有的区早有的区晚。这时候,家长可以适当给娃放松调整了,然后做一些幼小衔接的准备,迎接小学新生活。
25 家访
9月开学前,新生家访,周期长,早的学校从7月就开始家访,晚的要8月中旬才开始。一般情况班主任赠送《SummerDream暑期生活手册》、《ParentHandbook小学部家长手册》等;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家长也不必过渡准备。
以上就是上海幼升小3大变化,以及、家长需要知道的25大政策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