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明确,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直接落户条件、申请材料和办理程序与基本相同,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直接落户标准分仍为72分,与保持一致。
& 凡录用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可根据《通知》的相关要求,在6月15日前,向相关受理机构递交申请材料。
& 其中,博士毕业生的受理时间可延长至12月31日。
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直接落户标准分仍为72分,与保持一致。
标准分为72分
(供参考)
1毕业生要素分
1基本要素
1.最高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27分&&&&&&&
硕士、研究生& 24分&&&&&&&
学士、本科生& 21分&&&&
2.毕业学校
第一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15分
(原& 985工程&建设高校、在沪原& 211工程&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
应届生申请落户上海办法公布 标准分为72分
第二类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12分
(其它原& 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本科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
应届生申请落户上海办法公布 标准分为72分
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8分&&
3.学习成绩
*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
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 8分
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 6分
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 4分
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 2分
4.外语水平
*外语水平证书一般应在所在学校或培养单位考点取得
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 8分
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 7分&&&&
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 7分&&&&&&&&&&&&
5.计算机水平
毕业研究生& 7分
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 7分
(本科2013年前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2013年(含)后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 7分&&&&&&&&&&&&&&&&
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 6分&&&&&&&&&&&&&&&&
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 6分&&&&&&&&&&&&&&&&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 6分&&
2导向要素
1.荣誉称号
(校级及以上级& 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毕业生&)
经认定的国家级& 10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 5分&&&&&&&&&&&&&&&&&
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 1分&&
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
(在全国大学生& 挑战杯&赛、全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 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不含专项竞赛)获奖。)
⑴ 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
一等奖& 10分&&&&&&&&&&&&&&&
二等奖& 8分&&&&&&&&&&&&
三等奖& 6分&&&&&&&&&&
⑵ 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
一等奖& 5分&&&&&&&&&&&&&
二等奖& 3分&&&&&&&&&&&&
三等奖& 1分&&&&&&&&&&&&&&
(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同类奖励取最高分;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3.科研创新
最高学历就读期间参加学校科学研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 5分
(申请落户的毕业生应为该专利首次申请时的发明人,且对该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不包含该专利首次申请后变更的发明人。)
4.国家就业项目服务期满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服务期满& 5分
(毕业生按照其毕业当年的评分办法予以评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分)&&&&&&&&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 到村任职&、& 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在校期间应征入伍按相关政策执行。
2用人单位要素分
1基本要素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行为符合诚信规范,并与毕业生签订劳动或聘用合同期为一年及以上的就业协议,劳动派遣方式除外&&& 5分
2导向要素
1.引进重点领域人才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 毕业生& 3分
应届生申请落户上海办法公布 标准分为72分应届生申请落户上海办法公布 标准分为72分应届生申请落户上海办法公布 标准分为72分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中的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毕业研究生&&& 3分
2.承担重大项目
用人单位承担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且录用的毕业生专业与行业相匹配& 3分
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3分&&&&&&&&&&&&&
(上述用人单位由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并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确认后予以公布。)
3.自主创业&&&&&&&&&&&&&&&
在校或休学期间创业,企业经营情况良好& 5分
(毕业生须为符合相关要求创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且为原始发起人(不含股份转让、后期补入资金的创业情况),在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10%。)
说明:毕业生学校及专业加分以学校及专业代码为准。
积分有效期
持证人积分有效期与《上海市居住证》有效期一致。
#
& &&
&
(原标题:楼市预回暖?广州再度放宽户籍政策 本科以上不超过40岁即可落户)
&楼市预回暖?广州再度放宽户籍政策 本科以上不超过40岁即可落户
距离广州公寓市场松绑不到一个月,广州对于人才落户政策又放宽限度,业内人士称,这无疑给广州楼市的回暖释放了春风。
1月11日下午,广州市发改委联合广州市人社局、市来穗人员局及市公安局共同发布了广州市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
& 新的户籍政策显示,放宽了引进人才
入户的年龄限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
户籍政策再度放宽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一轮入户政策具有几大特点:一是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户口迁入广州市的前置条件;
&二是就引进人才
入户条件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其中,放宽引进人才
入户的年龄限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
在人才落户方面,还将普通高校毕业生接收和入户分离,简化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入户办理流程,高校应届毕业生直接到公安部门办理入户;
&对于引进人才
入户申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新的政策中,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
既可以通过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申报,也可以通过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申报,还可以选择个人直接申报入户。
早在9月中旬,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实施减证便民优化广州市引进人才
入户申报材料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该《通知》实则对户籍政策进一步放松,《通知》规定,从入户流程上进行简化,从此前多达12项文件资料,简化为,仅需2项资料及补充材料;入户广州所需要的连续社保更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
新的入户条件于10月1日起实施。
给楼市回暖释放春风
而针对此次广州再度放宽户籍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广州出台新的落户政策,证明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强化,广州既然都在此类政策上持续放松,那么全国预计绝大多数城市都会有类似放松的迹象。其本身是户籍方面的政策内容,但对于人口流动和购房需求释放等也是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的。
严跃进认为,此次政策明确,放宽引进人才
入户的年限限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从这个角度看,符合落户的人才的数量明显会增加,这也会刺激后续落户的办理和人才的安居。
&从购房的实际情况看,落户后往往会涉及到租房和购房,若是购房压力大,短期会有住房。
& 但考虑到广州房价依然会有上涨的态势,所以对于很多落户的人才来说,能购房则购房,换而言之,市场交易是容易上升的。
此类政策本身不属于楼市政策放松的内容,但有类似的效应。
& 预计户籍制度改革方面会进一步松动,这会使得此类城市潜在购房需求继续上升,进而有助于带动市场的交易。换而言之,类似政策都会给楼市的回暖释放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