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试行)》,决定对全日制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实行经常化引进。
&&& 该办法规定,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可不经过笔试环节,只需通过面试便可入职。据悉,办法要求引进硕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引进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或特别亟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符合相关报考条件的高层次人员可以自己提出申请或者接受单位或个人的推荐,待学历、学位等相关资料审核合格后,由渤海新区组织面试选拔。
&&& 渤海新区将与最终录用人员签订期限五年的聘用(任)合同,到期后根据情况可以续签。待遇方面参照在编事业人员,硕士生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博士生享受正科级工资待遇。& 985&& 211&大学毕业的硕士、博士在享受相应工资待遇的同时,根据所在单位干部职数情况和其本人德才表现,任命或聘任相应的科级职务。引进到教师等专业技术岗位的高层次人才,具备相应岗位职称评聘资格的,可优先评聘职称并给予相应待遇。据《劳动报》报道,& 海&纳百川汇人才。昨日,上海启动第六批& 千人计划&人才引进申报。记者获悉,目前入选本市该计划的人才已超过600名。

随着上海人才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上海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提升。目前,上海人才总量已超过473万人;在沪两院院士173人;45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 友谊奖&;77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中央& 千人计划&,其中24人入选国家& 外专千人计划&;67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上海& 千人计划&;2787名留培学通员入选&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71人;1186人入选上海市& 领军人才计划&;1021人入选上海市首席技师& 千人计划&。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培学通员已达13万余人,留培学通员在沪创办企业4900余家。常住上海的外国专家达8.8万余人。上海连续三年在&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拔得头筹。)& 县里出台人才引进办法,并给予落实兑现,体现了县里对引才留才的重视。&4月18日,刚签订《德保县引进优秀人才服务协议书》的组织部干部韦宏伦说。今年以来,德保县全面实施& 人才强县&战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目前,已有26名各类优秀人才与该县签订了协议书。
据了解,为解决人才引进难、人才流失等问题,该县出台《德保县优秀人才引进暂行办法》,规定:县财政每年预算不少于100万元作为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对因需引进的人才,在签订5年劳动服务协议以后,可获得一次性安家费和生活补贴等相关待遇,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安家费12万元,生活补贴1500元/月;博士研究生、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安家费10万元,生活补贴1000元/月;国家& 985&工程和& 211&工程的高校硕士研究生安家费6万元,每月生活补贴500元/月;其他高校硕士研究生安家费3万元,每月生活补贴500元/月;国家& 985&工程和& 211&工程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安家费2万元,每月生活补贴3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