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津洽会三大板块之一,人才智力引进板块系列活动在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开幕,13项活动集中了345家企业提供各类岗位近4000个,1万多人进场应聘洽谈,达成意向或签订协议1800人。
在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一楼大厅,博士后人才与项目引荐会、& 千企万人&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
洽谈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三场活动集中举行。博士后人才与项目引荐活动吸引了京津冀地区115家重点高校、企事业单位参展,提供了1200多个岗位需求,来自北京市博士后联谊会、国内外知名高校的400多名博士、博士后前来洽谈交流,近300名博士、博士后达成来津发展意向。& 千企万人&企业专场和高校毕业生专场共有100个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的岗位1424个,吸引了大批人才咨询洽谈,共达成用人意向916人。
外籍人才招聘活动今年首次在津洽会期间举行,来自京津冀的46家用人单位(天津29家、北京6家、河北11家)提供岗位720个,招聘展台前来自美、英、德、日等40多个国家的450名外籍人才现场咨询洽谈,投递简历695份,达成招聘意向230个。引进海外人才智力网上交流洽谈会韩国专场,吸引了来自韩国首尔大学、延世大学、成均馆大学等著名高校的55名高层次留培学通才,与本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23家重点用人单位,进行网上对接洽谈,29名高层次留培学通才与本市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工作意向。
津洽会人才板块活动继续为区县引才提供平台,设立了滨海新区和武清区两个专场活动。滨海新区专场突出& 自贸试验区&和& 双创&特色,共有20家自贸试验区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200个,达成用人意向100人。武清区专场发挥连接京津冀的区位优势,31家用人单位提供的114个招聘岗位,受到来自京冀的高校毕业生的广泛关注,现场达成意向231人。深圳晚报讯(记者 胡琼兰 梁丽 欧阳维桑)昨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家海外专业组织、机构、高等院校、人才中介和科技企业参与。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宣布本次大会开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广东省副省长何忠友,深圳市市长许勤等参加开幕活动。许勤在开幕上致辞表示,未来5年,深圳将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位置
本次大会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政府主办,为期两天。大会邀请了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家海外专业组织、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人才中介和科技企业参与,海外代表12000多人,全国各省市人力资源、外专系统、企业等单位共6500多位专业代表参会。
今年大会展览面积达65000平方米,设置展位2455个,大会内容增加至16大板块,涵盖展览洽谈、人才招聘、项目对接、高峰论坛、人才培训、专题研讨等各项内容,举办包括全球才智论坛、人才大数据论坛、海绵城市国际论坛、全国引智成果展览交流、央企引智项目及人才对接、外国专家组织与培训项目对接等重点项目,并首次举办了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
张建国在致辞时说,国家外国专家局将进一步健全外国人口来华工作管理制度,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外国人才来华搭建开创事业、实现梦想、促进友谊的广阔平台,让来华工作生活的各国人才工作舒心、生活安心,各得其所、各展所长,真诚欢迎更多各国人才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中国建设和发展。
许勤在致辞中说道,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新常态下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一座创新、创业之城和开放、包容、多元、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经济特区始终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先后出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 孔雀计划&& 人才安居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发展的高地。
他表示,深圳市政府市财政每年投入引进人才 的资金超过40亿元,区财政以及各方面资金总量超过100亿元。& 十二五&以来深圳累计引进国家& 千人计划&相关人才154人,& 孔雀计划&1539人,留培学通员以及各类人才超过68万人。前不久,深圳专门出台了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措施,全方位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支持力度。& 未来5年我们将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为各类人才来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的保障,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许勤表示。
昨天的开幕活动上,尹蔚民为& 千人计划&外专项目国家特聘专家颁发了证书。
深圳应鼓励注重基础性研究
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促进创新。开幕式后,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球才智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隆重举行。今年,原& 深圳论坛&升级为全球才智论坛。全球才智论坛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深商总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联盟联合执行承办。此次论坛以& 合作共享 创新创业&为主题,来自中、美、英、德、法、韩等国的政要,知名企业家、学者逾2000人汇集深圳,群英论剑,智慧碰撞。
主论坛分为& 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 ‘互联网+’与创新创业&两大板块。在& 中国‘智’造与创新创业&板块中,邀请了深圳市发展研究中心(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市长汉斯·威尔梅尔姆·雷纳斯,诺贝尔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徐讯,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司公司执行董事邓鹏。
& 智者不仅仅意味着大脑、智慧、创造力,同时如果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能够真正适应这个新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他同时还需具备另外的精神,就是此次论坛强调的‘工匠精神’,不仅聪明,还需要在这一领域有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主持人介绍诺贝尔奖得主巴里·马歇尔,为了研究一种细菌,没有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他直接将培养液喝下去……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巴里·马歇尔认为,这样的实验确实需要一些勇气,同时他给年轻的科学研究者提出了三大建议。& 首先要接受好的教育,然后去了解科学的原理;第二你自己要具备批判性,而且愿意去实验去接受最糟糕的情况,然后去证明你之前这个假设是错的;第三,你愿意去冒险,而且这个冒险可能涉及到你的生命。&
巴里·马歇尔在论坛上称,深圳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城市,并点赞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初创企业的创业精神。作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他鼓励深圳更注重基础性研究,& 我们通过基础性的研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其他的都是转换,当然转化同样重要。只有基础性研究得以进展,才能进行转化将好处带给大家,让人们收益。&此外,巴里·马歇尔认为,年轻的企业家和创业家,都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
生命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 未来是一个生命经济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深圳是一个围绕人类终极目标奋斗的城市。&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全球才智论坛中称:&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类发展最高阶段就是身心健康,幸福长寿。&在论坛上,汪建提出了三个目标,并表示,这三个目标与科研成果产业发展紧密相关。
& 第一个目标是三生城市。我们的城市不光是生活的城市,也要是一个生态和生产的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一体化的城市。&汪建称。第二个是两值,即体质和颜值。& 人人都愿意体质好、颜值高,所以与人类的健康长寿联系在一起,很多人提到智慧性城市。第三个就是未来的交通。
汪建表示,未来如何保持良好的体质,如何保证良好的颜值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我们会提出一整套的方案来做这样的事情,特别是在我们未来的城市里面。除了身体好、体质颜值好,还要很好地吃喝玩乐。&汪建称。
汪建提出,在工业经济之后一定会出现生命经济,生命经济要新的三观,这个新的三观,只能在未来城市里面能够实现。& 所以我们未来城市的策划需要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科技,全新的生产方式,全新的生活模式,把我们未来城市建设起来,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