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近日四川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打破专家“终身制”

最新资讯
  • 2021-12-19
  • 浏览

摘要:四川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打破专家终身制 相较于之前一聘到底的稳当,四川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将打破终身制。 近日,为加强和规范对省千人计划入选专家的管理,促进引进人才更好发挥作用,四川省制定省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动态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

& & & & 四川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打破专家& 终身制&

  相较于之前& 一聘到底&的& 稳当&,四川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千人计划&将打破终身制。

  近日,为加强和规范对省& 千人计划&入选专家的管理,促进引进人才 更好发挥作用,四川省制定省& 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动态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入选专家将进行周期管理,更引人关注的是,此次还设立了退出制度,针对不同情形实行分类退出。

  这是首次对引进人才 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旨在破除& 千人计划&专家聘任& 终身制&。

  此次管理办法中,针对四川省& 千人计划&入选专家的动态管理成亮点。

  根据该办法,四川引进人才 入选省& 千人计划&后,将按5年周期进行管理,管理期满后将对引进人才 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可纳入第二个管理周期,但最高不超过两个管理期,管理周期内享受有关特定待遇。

  & 管理期间或期满后,可申请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符合条件的优先评定,与本土高层次人才享受同等待遇。&四川省人才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表示。

  此外,四川还将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入选专家,按优秀、合格、不合格进行考核。

  管理办法提到,从引进人才 经批准纳入省& 千人计划&的次年起,由所在单位每年底考核一次,其中创业领军人才由产业园区或所在地区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于每年3月底前报省人才办备案。对管理期满5年的,由省人才办会同省直有关主管部门、所在地区和单位组织专项考核。

  值得注意的是,考核结果将作为入选专家退出或纳入第二个管理期的依据。

  关键词 退出机制

  考核不合格、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资格

  此次管理办法中,要求建立的入选专家退出制度备受关注。

  对入选专家的退出管理,将按照主动退出、劝退、取消入选资格、自然退出等不同情形分类实行。

  具体而言,对因个人或家庭原因提出放弃入选资格的,或调离四川的,按主动退出办理。

  对未按合同约定如期到岗工作的,或在岗时间未达到合同要求、经督促提醒仍不履约的,或发挥作用情况未达到合同要求、经考核不合格的,按劝退办理。

  对弄虚作假骗取入选资格的,或违反职业道德、学术不端造成恶劣影响的,或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按取消入选资格办理。

  对入选专家去世的,按自然退出办理。

  & 对于退出的专家,不再保留相应特定待遇,获得的一次性资助资金视合同履行情况部分或全部收回。&该负责人补充说明,对在岗发挥作用完全未达到合同要求以及涉及学术道德的情形,省人才办也会同有关方面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核查。

  未来,针对四川省& 千人计划&入选专家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被建立。

  根据管理办法,用人单位需要及时将入选专家取得重大成果、获得重要荣誉奖励、工作变动、职务变化,以及患重大疾病、退休和去世等情况,报所在地区、省直有关主管部门和省人才办。同时,入选专家举荐四川发展急需紧缺人才、推荐重大项目、提出重大决策建议的,也可直接报省人才办。

  当然,不同的项目类别,资助资金标准也不尽相同。此次,对于入选专家的身份转换问题,管理办法作出相应规定。

  管理办法提到,创新类人才(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青年人才及专项引进项目)在川创办企业并取得突出业绩的,可申报转换为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创新领军人才短期项目入选专家全职来川后,可申报转换为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项目;入选专家在川内转换工作单位的,由新接收单位按程序报省人才办审核备案,其中,入选专家在首个管理期内原则上不得转换工作单位。

  项目类别转换后,资助资金标准也会相应调整。工作单位转换后,相关资助资金按& 钱随人走&的原则一并流转。

  【专家·心声】引入监管和考核& 有助于督促人才能力进步&

  杜江博士听四川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此次& 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动态管理办法,杜江认为,& 千人计划&对专家的照顾是方方面面的,新的管理办法,能更好督促专家们能力水平进步。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杜江曾在三星总部从事新一代无线通信理论和芯片设计研发工作,并担任高级工程师。回国后,他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担任教授,开展了博士后研究。

  2013年,杜江入选四川省& 千人计划&,同年,获得100万元的资金资助。此后,在省& 千人计划&的资助下,他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例如,201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得成都市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奖,担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

  在杜江看来,& 千人计划&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高度重视。& 犹如雪中送炭,让人倍感温暖、感动和激励。&杜江告诉记者,客观上讲,不少入选的& 千人计划&的人才是科技型专家,长期埋头学术科研,收入比较低;与社会相对脱节,家庭困难难以应付,& 如孩子教育、户口迁移等等,而且很多专家运动少、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容易导致过劳和各种疾病。&

  杜江坦言,当年入选& 千人计划&,不仅在科研上,对自己家庭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社保、医疗、户口这些,真的有时候比搞科研还‘抠脑壳’。&杜江笑道,& 千人计划&对专家的照顾是方方面面的,& 就是让我们可以一心一意搞科研,做出更多成果来。&

  另一方面,杜江此前也有过几分担忧,& ‘千人计划’的专家是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评审和考察等程序产生的,是对专家在申报时的能力的一种认可,是个人在某个时期的一种荣誉。&但不能保证这样的技术实力,今后也能名副其实。

  & 所以,现在这样,对于四川省的‘千人计划’,有进入办法,也有退出机制,有管理周期,也有考核项目,这无疑能够更好督促专家们能力水平进步。&杜江表示,根据人才工作的需要,引入监管和考核,也能更好地发现和培育优秀的业领军人物。

  据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引进& 千人计划&专家793人、创新创业团队72个,其中227人入选国家& 千人计划&,入选数量居西部第一。

  到,这组数据将迎来大幅度增长,根据《四川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千人计划&实施办法》,四川将面向国(境)外和省外发达地区,重点支持引进1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100个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

  和过去不同,新一轮& 千人计划&引进不再是个体人才的& 一枝独秀&,团队引进、专项引进被纳入计划之中。

  顶尖人才 每人最高资助200万元

  对于四川省&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 ,在& 资金资助&方面,由省委组织部、财政厅依托& 天府英才&工程专项资金,分别给予每人50万元至200万元资助,其中,对顶尖人才给予每人200万元资助,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每人100万元资助,创新领军人才短期项目给予每人20万元资助,其他项目给予每人50万元资助。

  对省& 千人计划&引进团队,按创新团队、创业团队分别给予每个团队200万元、300万元资助,其中,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创业团队,可给予500万元资助。对创新创业团队中,经评估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战略发展项目,集成各部门政策资源,采取项目资助、创业扶持、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最高5000万元综合资助。

  4亿元创投基金 支持专家创新创业

  此前,为支持& 千人计划&专家创新创业,四川省成立首期规模4亿元的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填补了四川& 千人计划&专家为主的高层次人才金融服务产品空白。

  据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已投资3家& 千人计划&专家企业共2500万元,带动其他基金投资专家企业6450万元。同时,还协调四川省发改委、科技厅、国防科工办等单位,加大项目、资金向& 千人计划&专家倾斜力度,支持& 千人计划&专家企业做大做强。

  落户、住房、保险等12项特殊支持政策

  对于通过& 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而言,在职务职称、薪酬待遇、出入境与居留、落户、住房、医疗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评价激励等12个方面,将享受特殊支持政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