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上海临港实施最新人才引进政策 紧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户

最新资讯
  • 2021-12-09
  • 浏览

摘要:从今1月1日起,临港将实行最新版的人才政策,这些政策聚焦人才引进、人才奖励、工匠培育、培养培训和住房保障等多方面。 今后临港地区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户,居住证专项加分政策也同步跟进。这是临港地区开发以来含金量最高、资助力度最大

& & &从今年1月1日起,临港将实行最新版的人才政策,这些政策聚焦人才引进、人才奖励、工匠培育、培养培训和住房保障等多方面。

& &今后临港地区重点机构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户,居住证专项加分政策也同步跟进。这是临港地区开发以来含金量最高、资助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的人才政策。

  根据规定,临港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录用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给予落户政策加3分的倾斜。

& 而在临港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居转户人员,持证及参保年限可缩短至5年。

& 在临港地区工作并居住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享受居住证专项加分政策,每满1年积2分,满5年后开始计入总积分,最高分值20分。

  值得关注的是,临港还将推进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对在临港地区实习的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的实习补贴。

  实施了多年的限价商品房政策,明年将继续推进,按照& 定区域、定对象、限交易、限房价&的要求,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及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市城镇户籍人员;或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或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拥有一定技能的专业技术骨干,且具有购买本市商品住房资格的人才可以申请购买限价商品房。而& 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的购买对象为企事业单位,租赁对象可以为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职工个人。

& 目前临港公共租赁房一期、二期项目已建成并交付,共计4600多套房源。

  人才公寓则按& 拎包入住&标准装修后提供给人才居住,采用& 限定对象、限定价格、限制租期&和& 排序轮候、契约管理、只租不售&的办法实施,租期不超过3年。作为人才住房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临港已投入500余套人才公寓,远期计划投入2000余套。

  临港还鼓励人才通过租赁社会房源解决居住问题。租房补贴将按照人才的业绩与贡献实行分类管理,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其中A类人才每月1600元,B类人才每月1200元,C类人才每月400至1000元,补贴时限不超过3年。

  青年报记者获悉,临港今后还将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给予院士工作站最高100万元的资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0万元的资助。鼓励企业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工作室,实施& 高师带徒&项目,分别给予最高45万元和30万元工作经费资助。



  此外,根据政策,在临港地区工作的两院院士,&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中央& 千人计划&、& 国家特支计划&、上海& 千人计划&、浦东& 百人计划&的人才和上海市领军人才,在市、区两级奖励的基础上,临港管委会将另给予最高50万元专项奖励。从认定当年起,按奖励总额30%、30%和40%的比例,分三年到位。

  针对创新型领军人才、经营管理或创业型领军人才、技能型领军人才,临港还将推出& 临港英才&评选活动,对入选的人才给予30万元的奖励。

&&

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如何?办理条件如何?","topics":[{"name":"人才","id":"19562713"},{"name":"留学生","id":"19564220"},{"name":"上海户口","id":"19621507"},{"name":"人才引进","id":"19899616"}],"id":58428948,"isEditable":false}">




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如何?办理条件如何

资料来源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如何?办理条件如何?","type":"answer"}" itemprop="mainEntityOfPage" itemscope="" itemtype="https://schema.org/Answer" name="261055658">



一、事项名称&上海市引进人才 申办本市常住户口



二、设定依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上海市引进人才 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有关问题的通知》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引进人才 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引进人才 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通知



三、申请条件&(一)用人单位基本条件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用人单位引进本市紧缺急需的国内优秀人才。 2、用人单位应正常经营、无不诚信记录,并依法纳税,按规定参加本市社会保险。 (二)引进人才 基本条件   在沪工作稳定,专业与岗位相符,一般应能在本单位工作五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受聘相应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励的人员。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4、列入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 5、在本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 6、本市金融、贸易、航运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地区总部投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应属单位紧缺急需的业务骨干,且具有两年以上(截至申报之日)相应工作经历。 7、本市重点引进机构、项目或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8、本市重点产业发展紧缺急需、取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高级技师),或取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师)且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的在工作一线从事技能类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是指国家级或省部级技能类人才表彰、国家级技能竞赛金、银、铜奖或省部级技能竞赛金奖或一等奖。技能类职业、工种范围另行发布。 9、本市文化艺术、体育、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 10、在沪投资于本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为投资所在地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中担任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职务的创业人才。 11、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四、办理材料&(除特殊说明外,所有申报材料均须核对原件,留复印件) 单位申报材料



1、单位介绍信,经办人员身份证。(与网上联系人一致)



2、单位申请报告,内容应当包括单位简介,申请事项和理由,个人及配偶子女情况简介。



3、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单位为分公司的,还须提供总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人事授权书;单位为高新技术企业或软件企业,还须提供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或《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



4、《上海市引进人才 申请表》。(本人签字,单位盖公章)



5、合同期限3年及以上,且自申办之日起有效期为2年及以上的劳动(聘用)合同。



6、提供反映政治素质、能力业绩以及无参加非法组织等违法记录的相关材料。



申请人申报材料



7、居民身份证(2份)、户口簿(需要外地详细住址页及本人信息页,须与网上填报内容一致),集体户口的由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



8、婚姻状况证明材料,包括: (1)未婚:由户籍地民政部门出具的未婚证明。 (2)已婚:结婚证。 (3)离异: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民政局盖章)或法院调解书、判决书;及户籍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单身证明。



9、户籍所在地乡镇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包括: (1)已婚未育:提供已婚未育证明。 (2)已婚已育:提供《出生医学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生育准生证》+准生批复或其他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关证明材料,如再婚,另须提供丧偶证明或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法院调解书、判决书。



10、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专升本需提供专科+本科学历证书)。



11、就业期间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材料和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如在外省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未参加社会保险的,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社保证明须由当地社保机构盖章,缴税证明须由当地税务机构盖章)。



12、本市落户证明,包括: (1)引进人才 本人或其配偶在沪居住房屋房地产权证或者配偶的租用居住公房凭证。(如系配偶个人产权房,另须提供配偶同意落户的书面证明) (2)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等的,提供相应集体户口簿复印件或房产证或者户籍证明,以及同意落户证明。 (3)落户在本市直系亲属家中的,提供引进人才 本人与直系亲属的身份关系证明、直系亲属在沪的居住房屋房地产权证或者租用居住公房凭证、直系亲属的居民户口簿,户口簿上所有登记人员共同签署的同意落户的书面证明。 (4)落户在& 社区公共户&的,提供申报单位无集体户口及申办人夫妻双方在沪无产权房(租用居住公房)的情况说明。(可由申报单位向受理窗口申领填写& 申请社区公共户承诺书&

)。

13、申请人外省市调出单位(档案保管单位)出具的同意调出证明及政治表现证明,如果档案已在沪,提供档案保管部门出具的保管证明及政治表现证明(政治表现中须包含无参加非法组织等违法记录的相关材料)。

14、如申报单位无人事档案管理权限,另须提供人事档案接收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或者档案挂靠申请。

15、配偶随调随迁,包括: (1)配偶随调的,提供材料完整性与主调人相同。 (2)配偶随迁的,提供《上海市引进人才 申请表》(配偶随迁)、身份证、户口簿及在外地已退休或无业(失业)的相关证明。(须提供全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并附详细记录) (3)配偶暂不调沪的,提供《上海市引进人才 申请表》(配偶暂不随调)、身份证、户口簿,提供由引进人才 和配偶双方共同签署的书面承诺证明。 (4)配偶户籍已在沪的,提供《上海市引进人才 申请表》(配偶已在沪)、身份证、户口簿、工作关系证明(三个月内有效期)。



16、子女相关材料,包括: (1)子女居民户口簿或户籍证明。 (2)满16周岁及以上且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就读的子女随迁的,另需提供就读证明、学籍证明或学籍卡。

17、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根据需要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与依据的申报条件相应的证明材料: ◆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会同相关部委共同授予的政府奖励的个人证书。 ◆国家或本市科技主管部门关于国家及本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批复证明。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或各省、市、自治区和人才主管部门关于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人选的批复证明。 ◆上海市科技委员会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批复证明。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批复证明。 ◆国家级或者省部级技能类人才表彰、国家级技能竞赛金、银、铜奖或省部级技能竞赛金奖或一等奖的证明。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特殊人才的认定材料或者相应的专业资格证明材料。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明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之一: (1)通过考试、评审取得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评审表及聘任证书。 (2)根据规定实行以聘代评的行业(单位)中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提供单位的聘书。 ◆本市核发的(或外省市核发且通过本市考核复评的)国家二级以上技能类职业资格证书。 ◆经认可由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办理地点&受理地址:梅园路77号



六、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

下午1:00-5:00



七、联系电话&咨询热线:021-32511311



投诉电话:021-32511207



&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