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在德国留学交友该注意哪些问题?

最新资讯
  • 2021-11-18
  • 浏览

摘要:在德国留学交友:第一就是要真诚待人,俗话说得好,交朋友就是以真心换真心,不管对方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彼此间都要真诚相待,这样友情才能走得更长远;第二就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之中,不仅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德国留学交友:第一就是要真诚待人,俗话说得好,交朋友就是以真心换真心,不管对方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彼此间都要真诚相待,这样友情才能走得更长远;第二就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之中,不仅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同时也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算得上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第三建议大家,在完成课堂作业或小组课题的时候,多与外国同学组成一个团队,这是一种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不同,但只有相互碰撞,你们之间才有可能擦出友谊的& 火花&;第四就是以饭会友,想必对于吃货类型的好友来说,他们会非常感兴趣,如果你厨艺精湛,身边绝对会不缺朋友,以饭会友是留学生交友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请朋友到家中做客,让他们尝尝你拿手的中国菜,或者你也可以到外国朋友家中,尝尝他们国家的料理,在互相切磋厨艺的过程中,定会收获几枚不错的朋友。


上海户口

在国外学习,尤其是对于穷学生来说,特别能吃苦很重要,想要百分百完成这件事情,可以先完成个80% ,特别能吃。留学在外,有几个技能要点满的,做饭,维修,认路。

2008年9月,刚到德国,对于我来说,在价格乘以11之后,什么都是好贵,所以,去学校食堂吃饭或者下个馆子的就不要想了,首先没钱,其次德国饭也不好吃。毕竟,最爱国的,永远是你的中国胃。来旅游的人吗,吃上几天西餐,大家当即觉得好高大上哦,但你吃上几个月西餐试试,吃上几年西餐试试。从小培养出来的中国胃,哪能这么容易就变节投敌的。所以,做饭,是在德国生活下去的一个首要生活技能。至于土豪天天去中餐馆的也没法抗住,毕竟中餐馆也是符合了德国人的口味做下来的,已经不中不西了。

当时接近冬天,所以老三样上场了,最便宜的,土豆洋葱胡萝卜,在德国的第一年的冬天,我把这三个菜翻来覆去反反复复的做成了各种组合。我做饭有两个重要标准,首先,热的,其次,熟的。什么酱料味精基本没有,虽然可以从亚洲超市买到,可我当时舍不得花钱。我当时做饭脂肪两样东西,油和盐。愣是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难吃的精神,我生生的扛过第一个冬天,以及以后的日子。当然,在德国待得时间越长,对价格的敏感度也降低了,很多贵的蔬菜陆陆续续都买回来吃了。


有一个真事,一个女生向我们几个同学抱怨,& 德国的菜真不好,我已经吃了一个星期的菜花了。&我们当时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接话。我心里想的,她好有钱,冬天买得起菜花吃。因为当时一个菜花将近2欧,还是那种小菜花,和两个拳头那么大。那个女生离开之后,另一个同学感慨,她好有钱,买得起菜花。我一听,哈哈大笑,嘿,原来你和我一样啊,吃不起菜花。后来这女孩子去了上海,成了高端白领,可以吃到很多菜花,可她却改吃西兰花了。那个和我一样吃不起菜花的兄台,回国考进了体制,为人民服务了。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妹子对一哥们有好感,怎么办,去他家吃饭,不对,讨论学习去。第一次,那哥们给她做了土豆洋葱胡萝卜,妹子吃的津津有味,双方交谈甚欢。第二次,那哥们又给她做了土豆洋葱胡萝卜,还吹嘘到,我土豆洋葱胡萝卜能做出好几种口味。第三次,第四次,然后,没有第五次了。这哥们后来的工作也和土豆洋葱胡萝卜杠上了,他在贸易公司做进出口,包罗万象,土豆洋葱胡萝卜也在内。他也找了个愿意和他一起吃土豆洋葱胡萝卜的妻子,有了一儿一女,一切安好。

好可惜,我当时做饭的照片没拍几个,当时光顾着游玩了,吃饭不是我的主要兴趣所在,每次糊弄糊弄就过去了。

有的同学有时候想奢侈一下,咬咬牙大家一起去中餐馆吃,但喊我我都没去过,一顿自助餐要20欧起,虽然也就人民币200多,可我还是很屌丝的退缩了。在德国的头一年,我都没去过餐馆。

有时候胃抗议想吃了咋办,简单,大家互相蹭饭吃。谁的手艺好,都是很快在小圈子流传的。周末一有空,大家都去所谓的& 名厨&家,你带着菜,我带着肉,他带着饮料,大家统统把大厨围住,眼睛闪烁着绿色的凶光。作为山东人,北方人民的种族特征就是面食,所以每次包水饺,我都负责擀皮。由此可见,小孩在家里做家务还是有好处的,小时候父母包水饺我都在旁边帮忙,终于这些技能我在德国用上了。


有一个胖子,最拿手的是面包炒鸡蛋,我们每次去他家他都这么做,说真的,还挺好吃。他后来留在了德国,进了华为在德国的分公司,找到了同是留学生的妻子,他儿子比他瘦多了,真感谢他妻子的好基因。

还有一哥们,天津的,靠着从国内带过来的火锅底料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厨,他手上囤这的那半箱子火锅底料简直成了硬通货,刚开始的时候他能赏赐我们几包都是莫大的荣幸。后来他也快没了,自己做饭每次都只挖一勺放锅里,我们说去他家聚餐死活不同意了。有次他说要给我们炒个果仁儿,我们一听,好啊,腰果还能炒着吃,结果端上来,嚯,炒花生米。他后来回到天津进入了一家银行,后来天津港爆炸,我还和他联系问他咋样。他还是那天津腔,说,我这边好着呢,没大吗事儿啊。

聚餐能吃上这样已经算不错的了

写到这里,我好想他们了。

我曾给我妻子说过,我在山东长大上学,德国上学工作,我曾经所有认识的人都已经离我很远了。我来到了我一个人都不认识的南京,能说话的就只有你了。这好像也是我离开德国的理由吧,我在德国工作的时间,我逐渐送走了好多同学,当我发现我能打电话聊天的人越来越少时,我也送走了我自己。和德国就这样说了再见,在德国七年时光,从本科读起,上完了研究生,又找了工作,但那份孤独感却逐渐增加了。在德国的朋友大家都来自国内的天南海北,等回国之后大家又遍布各地,刚开始还能打个电话联系联系,但后来,圈子的不同让我们都默默地留在了对方的通讯录里。就这样,我们认识德意志萍水之间,在国内泯然于江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