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长宁区适存集团以“把握单元重点 关注理解与运用 ‘主题画’单元整体设计实践研究”为主旨,开展了集团美术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活动期间,由北二小学傅凤老师和适存小学魏慧老师围绕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比赛跑》和《拉拉队》两课,共同开展 “主题化”单元教学设计。这两课组成一个单元,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知道跑步时人物的动态特点,学会用线条概括人物形象,尝试表现比赛的氛围。期间,魏老师通过拗摆电线人与真人照片相比较练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用单线概括人物动态的方法,学生在观摩教师示范的过程中,体验单线到具体线描人物的绘画方法;感受跑步时人体的动态美,培养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他们养成细致观察、大胆表现的好习惯。而北二小学傅凤老师则是在学生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比赛有了亲身经历、对人物头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会用线条造型的方法表现啦啦队人物激动的场面。这两位老师都是从学生的体育比赛入手,教一年级学生的人物画,一位是讲人物动态的表现,一位则是教学生表现人物丰富的表情。
其实“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个‘主题画’单元整体设计就是从学生体育比赛入手,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前的跑步活动让他们进一步体验跑步时的动作变化,这个设计十分好。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魏老师之前的火柴人的绘画目的是什么?教师示范设计时人物运动装应该套在单线的外面,应该让学生了解单线的电线人和衣服之间的关系。
二、一年级“运动的人物”、二年级“跳舞的人”、四年级“皮影人物”、“老师和同学的速写”、五年级的“漫画人物”,几乎每个年级都有人物画的学习,那每个年级的人物画学习又有什么不同要求呢?如何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学会画人物呢?
三、傅老师在上《啦啦队》一课时曾有过课堂示范,但在课堂示范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并不在看,他们在自己管自己画,居然画得都还挺棒。那么我不禁要问一下:教师课堂示范有什么用?如果真是让普通学生认真看示范一笔一笔画,35分钟是否来得急完成这么一张又画轮廓、又涂色、还要剪贴的作业?
当然,这两节课经过几轮的磨课、评课,还是精彩纷呈的。例如:魏慧老师就本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结构分解、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以及教学策略运用与反思介绍都十分精到;傅凤老师的教具、学具设计也十分精致实用;在备课、磨课和实践的过程中适存集团教师的通力合作、头脑风暴和智慧也让我深深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场”,是教师和学生思维互撞的过程,更是“死”知识转化为“活”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推动转化的源动力是教师的基本知识、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个人的智慧。所以说一节好课不表示没有问题,相反一节有问题的课,更是我们严谨治学、努力奋斗的新起点,希望我们的适存教育集团在一次次的新起点中走得更久、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