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延庆区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已于5月22日正式启动,申报期为60天,积分落户政策全市统一。相比的首次积分落户的登记申报,今年的申报流程更加优化,取消了现场审核环节,首次试行全网通办、指标审核结果及时在线反馈。
积分落户是延庆贯彻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为长期在京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开辟一条公开、公平、透明的落户渠道。据了解,延庆区于开展首批积分落户工作,共243人申报,其中4人积分达到度积分落户分值(90.75分),经公示无异议后取得落户资格,截至目前已完成落户3人,正在办理1人。
“去年积分落户申报、审核、复查各阶段首尾相接,时间上也互不交叉,有申请人反映填报错误且错过修改时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研员张学尧说,“今年,除涉税违法行为外,这些工作都集中在申报阶段内完成,实现审核及复查结果及时在线反馈,申请人能在正式提交积分申请前,充分掌握各项指标的审核及复查结果,期间还可以进行修改。”同时,今年的申报还简化了指标填报步骤,需要申请人输入的字数压缩至130字左右,减少了35%,全部9项积分指标中,合法稳定就业、职住区域、年龄、守法记录4项也实现了“零填报”,申请人只需在系统中查看确认。
不仅如此,此次积分落户申报的提交环节也更加人性化。申请人完成全部信息填报后提交审核,如果申报阶段结束前已完成填报,但相关部门尚未返回审核或复查结果的,系统将为相关申请人自动提交计分。在公示及落户办理阶段,申请人可登录系统查看总分和排名,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负担,今年积分指标填报完成后,可由申请人自行提交或撤回修改。
此外,积分落户工作特别强调诚信为先,明确规定对相关部门、用人单位和申请人的失职失信行为严查追责、从严惩戒,并对不良信息予以记录。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将“无刑事犯罪记录”这一资格条件的审查贯穿申报审核全程。“今年我区积分落户工作将继续坚持‘便民、公正、诚信’的原则,本着对申请人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在线审核及复查工作,并做好历史档案、纸质材料等的延伸核查。同时,严格执行统一的申报条件、指标认定标准和审核管理程序,规范各环节操作,认真落实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确保政策在阳光下运行。”张学尧说道。
有这种行为,取消落户资格
市积分落户服务中心近日发布提示,虚构本市住房租赁合同并从中牟利的,一经查实,取消相关申请人当年及以后5年内的积分落户申请资格。
据介绍,近期有市民反映,部分房地产中介机构以积分落户为名,虚构本市住房租赁合同并从中牟利。市积分落户服务中心提醒用人单位和申请人注意,根据《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规定:“租赁当事人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网络交易平台应当对住房租赁登记备案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核查。”
虚构租赁合同进行租赁备案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有关部门将注销备案;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或房地产中介机构协助申请人弄虚作假的,终止其与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的系统链接;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市积分落户工作强调诚信原则,申请人应如实填报相关信息。相关部门将加强对住房租赁备案违法违规行为的稽查。请广大市民予以监督,发现有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和申请人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可向市住建委举报,市住建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情况进行查证,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经查证属实的,将对当事人和中介机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依据积分落户政策有关规定,取消相关申请人当年及以后5年内的积分落户申请资格;已经落户的,予以注销。
此前报道
本市积分落户申报5月22日正式启动。申请人可登录市人力社保局官网“北京市积分落户服务专栏”查看年度工作通知和申报手册了解详情。
今年的申报流程较去年更加便利。,除涉税违法行为之外的各项指标申报、核查及复查工作都集中在申报阶段内完成,申请人可在正式提交积分申请前及时查看指标审核及复查结果。本次申报简化了指标填报步骤,需要申请人输入的字数减少35%,全部9项积分指标已有4项实现“零填报”。申报阶段结束前已完成填报,但相关部门尚未返回审核或复查结果的,系统还将为相关申请人自动提交计分。此外,为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负担,今年积分指标填报完成后可由申请人自行提交或撤回修改。单位需注册关联申请人,确保其为本单位职工,并积极履行诚信监督职责。
全网通办。取消现场审核,拟以配偶名下自有住所积分需要审核夫妻关系、以投资企业纳税积分需要审核出资比例的申请人,可在申报阶段上传婚姻关系凭证照片或在线填写企业信息。职住区域指标由系统根据申请人实际情况直接计算展示。科技类创新创业指标在申报系统勾选相应类型后,在市科委创新创业人才积分落户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填报,无需重复填报。
诚信为先。本市积分落户工作强调诚信原则,对相关部门、用人单位和申请人的失职失信行为严查追责、从严惩戒,并对不良信息予以记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