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美宝父母来和我分享,
关于上户口的最新情况政策变化,
今天分享出来~
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
(主要为深圳、上海)
&一、深圳
从10月陆续起,很多美妈就反馈:上户口不会被剪角了。
&但是据这两天有两位美宝父母和我反馈:
&1⃣️他上周在深圳给宝宝上户口,中国旅行证没有被剪角,但是说已经失效了。问我是否是真的失效?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真的失效,因为国内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所以这种情况建议给宝宝办个港澳通行证,然后去香港或澳门试一试,看看中国旅行证是否失效了。
&
&
&2⃣️反馈:上户口会被要求签无美国护照的声明。这个其实一直有,不会影响美宝的美国护照,大家不用担心。
近年来,杭州的发展举世瞩目。
“互联网之城”的杭州,拥有阿里巴巴、网易等巨头,数万家互联网企业和每年40%的互联网行业增速。除了就业岗位,互联网还给杭州带来一系列城市发展:
借助城市大脑的交通调度,车辆通行速度平均提升3%至5%;全市43万个停车位信息统一接入(截止时间底),市民停车更方便;打通公安和旅游数据,实现景区人流、商圈人流、游客住宿的实时监控;“杭州办事服务APP” 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办让市民办事更方便……
杭州的落户政策也相对宽松:具有技师或高工以上职业资格、符合年龄要求,在杭连续工作3年、有固定住所,即可落户。
借力互联网的东风和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杭州在的“城市抢人大战”中获得耀眼战绩:
在众多“抢人”玩家中,杭州的常住人口增量遥遥领先,且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常住人口增量超过户籍人口增量的城市(这意味着杭州户籍人口的增加更多来自于外来人口,而不是原有常住非户籍人口的转化)。
我把这张成绩单拿给杭州的朋友看,朋友却不太高兴:
“杭州才不满足于当什么新一线龙头城市,我们要跟上海比,把上海变成杭州的后花园!”
初,杭州进一步放宽落户标准,“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这条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彰显了杭州的雄心壮志。
一
好吧,我们就拿杭州跟上海比比看。
直接比较人口增量显然是不合适的(上海一直在严格控制人口),咱们换几个指标来看。
1. 上海的人才腹地比杭州更“广大”
根据春运返程(从家乡返回上班的城市)数据,有20个城市以上海为人口第一流出地,有7个城市以杭州为人口第一流出地(如果A市的外出务工人口去B市的最多,则B为A的第一流出地)。杭州的人才腹地集中在浙江和附近的江西,上海的人才腹地则不仅覆盖长三角城市,还触达了北京、深圳、昆明、贵阳等千里之外的大城市。
2. 上海的人才腹地比杭州更“高级”
按照不同来源地来沪/杭的人数,选出top10的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上海的外来人口来源地显然比杭州要“高大上”一些。
3. 杭州人仍在前往上海就业
从这组返程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杭漂”的数量明显增加;但从总量来看,“沪漂的杭人”还是比“杭漂的沪人”要多得多。
4. 杭州仍然是上海的“后花园”
3月,人口净流向为:周日、周一,杭州人返沪上班;周五、周六,上海人来杭度假。
在初,论人才吸引力,杭州还是差上海一截。
杭州的成长固然还需要更多时间。另一方面则可能意味着:杭州和上海竞争,更宽松的户籍政策、更浓郁的互联网氛围和稍微便宜一点点的房价,还不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