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都非常感兴趣,他们乐于去探索,从学成人说话的过程中,去学习怎么表达,也有可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您不必太在意,也没必要非得去纠正他。
怎么纠正孩子学大人说话的毛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是想要知道事物的原因,他们喜欢刨根问底,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学心,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怎么纠正孩子学大人说话的毛病?
家长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对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关系,促进智力发展。
怎么纠正孩子学大人说话的毛病?
在回答他们的问题时,既需要足够的指示,又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不应该嫌麻烦而拒绝回答孩子的提问。
怎么纠正孩子学大人说话的毛病?
5
假如有些问题确实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可以引导孩子从书上,或者跟您一起从网上查找答案。
怎么纠正孩子学大人说话的毛病?步骤阅读
6
希望以上建议能给您带来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3-4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加速期,这个时期语言的嫩芽逐渐成长,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再仅限于简单句的使用,开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最终正式进入接触长句的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词汇量会快速增长,达到1600~2000个左右,他们不仅掌握了大部分的语法结构形式,能够听懂复合步骤的指令,回答各类简单问题,还能从成人的言谈中发现语法间的关系,逐渐修正自己的错误,使自己的表达越来越流利。
另外,此时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很强,有时甚至能够流利地说出动画片的情节,这充分说明孩子对语言学习的渴望。此时,父母应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或者为孩子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幼儿诗,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模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发音很难做到准确无误,很容易出现口吃、幼儿式发音、地域方言化发音的情况。这时父母要反复教导、规范教导、纠正教导相结合,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
4岁的思思喜欢模仿母亲说话的语气。有一天,思思突然对刚进家门的爸爸长叹一声,颇有几分深沉地说道:“老周同志,这物价又涨了!”思思这一句“小大人”似的发言,立时逗得父母忍俊不禁。但思思的模仿也不是都让父母开心的,有一次妈妈带着思思去朋友家做客,思思看到那家的小孩往地上扔玩具,就跑过去叉腰说:“谁教你的,怎么这么不懂事?”思思妈妈见状赶紧把思思抱过来,思思在妈妈怀里还继续说:“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顿时屋里的气氛尴尬到了极点。由于孩子有模仿的天性,所以说话时会不断模仿成年人的口气,这时一个个可爱的“小大人”就出现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父母既不能盲目排斥,也不要一味放纵。
首先,父母不要限制孩子的天性,要积极与孩子交流,要尽量使用温和的语气,比如:“小孩子不可以这样说话。”“这种话,我的好宝贝是不应该说的。”这种以“哄”为主的教育方式,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更容易接受。其次,父母要注意去糟粕取精华,剔除那些不好的表达习惯,有选择性地保留孩子所吸收语言中的精华部分。父母长期、耐心的纠正能帮助孩子逐渐调整自己说话的习惯,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相关研究表明,3-4岁孩子声母、韵母的发音正确率为66%。这说明,孩子的发音仍不够准确,会经常发错音例如将“石子”说成“席子”,将“苹果”说成“苹躲”等。虽然孩子对于拿捏发音,仍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他们却已经可以听懂父母具有复合步骤的指令了,例如,先拿出杯子,然后再倒水并交到母亲手里。同时,孩子也能回答各种简单问题,例如“今天天气怎么样啊?”“你最喜欢哪个老师啊?”“幼儿园里好不好玩啊?”诸如此类的问题,此时孩子都能够明白,并反馈给父母一个明确的答案。
孩子长到4~5岁的时候,就会对事物类别的概念形成初步认识,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会日益增强。如果说3-4岁的孩子刚刚进入掌握句子阶段的话,那么4-5岁的孩子,则已经进入了掌握句子阶段的完成期。这时孩子的词汇量一般可达到2200~3000个,声母发音正确率为97%,韵母发音正确率为100%。与3-4岁孩子66%的发音正确率相比,45岁孩子的进步可以说是令人惊喜的。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脑袋里装着一个奇幻丰富的世界,他们会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流。与4岁前相比,此时的孩子已经由“父母要我说”向“我有话想向父母说”过渡了,他们已经具备了自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虽然孩子此时已经具备了很高的语言水平但由于他们的思维水平仍不健全,因此在语言表述上仍然会有许多缺陷,造成他们陈述时总是拖泥带水杂音和废词句会非常多。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讲故事或讲话时没有必要使用的连接词层出不穷,或者不断重复前一个词或加入杂音,拖延了思考的时间。
4岁的朋朋在表达的过程中有着很明显的拖沓现象。他说话时经常会加上“后来……后来”“然后…然后”这样的杂词。比如有一次,朋朋家的小花猫跑走了,他看到后马上跑到妈妈身边,拽着妈妈的衣服,手指着窗子,说:“这个…小花猫…小花猫…嗯…嗯……”妈妈看见朋朋着急的样子,就蹲下来问朋朋:“怎么啦,小花猫怎么啦?”朋朋说:“窗户开着……后来…后来…小花猫…去窗户趴着……然后……然后…”等朋朋的妈妈终于明白朋朋说的是小花猫跑走的事情时,小花猫已经跑得很远了。朋朋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孩子出现语言表达不流畅的现象家长也无须过度担心因为这属于此阶段孩子语言表达的正常现象,只要家长多给予正确引导孩子这种说话拖泥带水的现象很快便可以改正。
4到5岁是孩子的发音定型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特别注意规范自己的发音,不要用“方言”或者“儿语”与孩子交流,使用普通话来培养孩子准确的发音是此时的重中之重。同时,45岁孩子已经能够独立讲故事了,父母在鼓励孩子多讲故事,多叙述日常发生的事情的同时,自己也要扮演好听众的角色,要不时针对故事提出问题以活跃气氛,保持孩子叙述故事的积极性。另外,5岁的孩子已经学会将图画和文字进行联系,这时一本图文并茂、色彩绚丽的图画故事书,将会是您培养孩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