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信任感和支持
亲子关系会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发展。首先,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信任感的环境,父母的承诺一旦做出,必须兑现,这种信任感对自控力培养尤为重要。其次,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父母要够敏感,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满足孩子需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自己学会抑制冲动,自我控制和情绪控制,父母应当支持并鼓励孩子自主解决问题,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要做耐心典范
为了培养孩子的耐心,建议家长暂时舍弃看电视、打麻将等娱乐活动,天天督促孩子耐心学习,养成好习惯。只要孩子一出现浮躁的情绪,家长就在旁边要求孩子学会克制,坚持下去。当然,学习的时间也不宜定得太长,最好和在学校上一堂课的时间相当,甚至还可以短一点。如果孩子确实感到疲倦了,那就劳逸结合,让孩子站起来活动活动,奖励他吃点爱吃的、喝点什么等。
通过和孩子交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培养耐心
幼小的孩子虽然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已经能明白你表达的意思。例如,孩子因为搭不好积木而发脾气,把积木扔掉。父母可以跟孩子谈谈,告诉他知道积木搭不起来他很不高兴,但是把积木扔掉也解决不了问题。不要认为和孩子交流没有意义,其实他能听懂,至少他会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做的效果比你为孩子的坏脾气生闷气,或者责怪他好多了。
建立时间观念
比如说,家长正在收拾乱七八糟的玩具,孩子却要出去玩,这个时候不要说“等10分钟”。要告诉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才出去”。孩子会看着你把玩具一个个放到箱子里,而不是缠着你要出去玩。
只要家长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你可能会看到他摆弄玩具时,常常是坐在那里半天不挪地方,一点也没有厌烦感。色彩斑斓、有故事画面的游戏拼图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迫不及待地根据拼图资料提供的故事情节一个个地拼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整套拼图终于被孩子拼完了,孩子从中也体验到了耐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下次就会为求得这种快乐而让自己坚持下去。
耐心培养的两个关键是什么
从关注他的情绪开始
关注孩子的情感情绪,是培养他学会有耐心的突破口。要培养孩子的耐心,请先从接受他的情感开始吧。比如,和他聊聊等待是如何困难的一件事,这可以帮助他在烦恼或兴奋的情境下学着去调整并控制自己的反应。并且,当父母和孩子聊起他的感受时,孩子会学着用话语说出自己的情感,控制一时冲动的反应。
别忘了家长自己的自控力和耐心
幼儿常常通过模仿进行学习。您要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在等待时保持平静,不急不躁,常和孩子说:“有时你自己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需要学会耐心地等待。”这种潜移默化,加上教给孩子各种自我控制的方法,能使他觉得耐心等待变得越来越容易。
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父母是什么样的性格,孩子也就是这样的性格。
所以,首先是父母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多多学习,修炼自己性格。当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就做好了。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同结论:身教胜于言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与性格,也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工作,做父母的,不要奢求什么良方可以马上解决问题,要有恒心、爱心、耐心!三心到了,问题自然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