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国后,在生活上、学习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如果孩子自己出国的意愿非常强,目标明确,那么在遇到困难后自己努力克服的动力也会很强。而本身就不太想出国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会归因于父母为自己选择的错误道路,更容易抱怨别人而不是自己努力去面对。所以说,出国的意愿较为积极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国外的生活。
另外一方面也是家长不得忽视的,关于孩子语言能力的问题。很多家长寄希望于孩子能够通过留学将英语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因为在国外的语言环境会倒逼孩子学好语言。但是实际上,孩子出国后日常生活用语中的口语和听力确实会很快提升,但是,学术英语譬如说阅读写作用到的词汇、句式等是不会在短期内自然而然提高的,而较低的英语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上课交流、作业和成绩,让孩子失去自信。同时,语言能力也是孩子和其他同学、老师交流的基础,如果自己的想法都表达得磕磕碰碰,时间长了就很难和同学建立互动性的交流。
相比较在国内的教学环境,每个老师、学生都目标明确,虽然使用同一套教材学习,但有着无数的辅导教材提供给孩子进行练习。每天的作业老师都检查,有错误的时候老师会督促修改,老师甚至追着给差生补习,确保班里不会有同学掉队。在中国,孩子只要老老实实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学习自然而然也不会太差。
但是在西方教育体系下,老师一般是没有学生考试成绩的压力的。课堂上老师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试都是任课老师自己决定的。在课程选择上,学生可以选择难度低的科目,也可以选择难度高得科目。课上听不听课老师不管,只要你不影响别的同学;课后作业做不做老师不管,老师只会记下你的作业成绩,但不会督促你完成作业;考试前复习不复习老师不管;考完后错题改不改老师不管。但是,只要你主动去问老师,老师会非常认真地给你单独讲解,给你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生先要对自己有要求,老师才会进一步帮助你,所有压力都是来自于自己。而在国内,很多孩子的压力则是来自于老师和家长。因此,出国读书对孩子的自我施压、主动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试想一个孩子在国内有父母、老师监管的情况下都无法好好学习,如果把他送到没人督促的美国,很有可能会因为没人管、没有压力,觉得非常轻松,学习效果又怎么会好?在国内有老师、家长监督还不至于落队太多,但在美国,由于没有人督促,成绩有可能会越来越差。这些学生是不适合出国的。
很多时候孩子融入新环境的能力也是需要家长关注的。国内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性格霸道,难以和别人合作、融合。一旦独自到美国学习,不管是在寄宿家庭还是在寄宿学校里,与不是家人的人一起生活,孩子需要更多地承担责任和包容他人。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愿意帮助别的孩子往往很受欢迎,而只顾自己、总觉得所有人都应该让自己、事事都要整先的孩子最后往往被孤立,在集体中也会感觉很难受。
当然,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是必须要重视的,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话,难保孩子心理不会出现问题。有一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失恋、和寄宿家庭处不好关系等原因,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得了抑郁症,最终不得不退学。在最近热播的《带着爸爸去留学》中武丹丹得的“躁郁症”也是在和寄宿家庭关系上发生了问题而逐渐产生的,故事情节中有着后妈林飒、黄成栋和黄小栋父子的帮忙,武丹丹才慢慢走出困境,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亲人朋友帮助的这些留学生们,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话,就很难继续完成学业了。
所以总体来讲,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计划,英语基础良好,拥有较强的自制和自理能力,沟通及表达能力强,性格积极向上的学生更适合选择出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