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2021北京户口应届生落户条件是什么?

落户动态
  • 2023-09-23
  • 浏览

摘要:毕业生在实习期内主动离职或实习期内考察不合格,并经延长考察期仍不合格的,可由用人单位申请,经主管单位审核,报市人力社保局批准撤销其《接收函》 停止办理落户。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如何落户北京?

落户北京是所有北漂一族的心愿,之前想要落户北京的难度是十分大的。今年北京落户政策放宽,不少北漂们都已顺利落户北京了。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2021北京户口应届生落户条件是什么,此外非京籍应届生也可以落户北京了!感兴趣的就一起来看看吧。

2021北京户口应届生落户条件是什么

2021北京户口应届生落户条件是什么?

(一)原则上要求引进毕业生应具有研究生学历,具体要求包括:

1、引进当年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5周岁,硕士研究生般不超过27周岁。

落户咨询就找培学通13370044850


2、引进当年本科毕业生一般不超过24周岁,毕业院校应为北京地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京外地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系统引进硕士研究生般不超过30周岁。文化、体育系统和郊区用人单位可适当引进本科毕业生。

同时,在校或休学期间创业的毕业生,符合定条件者可申请办理引进。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1、毕业生本人为创业企业发起人或主要创始人。

2、创业企业创办时本人持有股份比例不低于10%(不包含股份转让、后期入股等情形)。

3、创业企业属于高精尖、文化创意等北京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创新创业成效突出。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对‘成效突出’如何界定进行调研,还将对此出台标准。”

实习期离职将停止办理落户

(二)实习期离职将停止办理落户

毕业生在实习期内主动离职或实习期内考察不合格,并经延长考察期仍不合格的,可由用人单位申请,经主管单位审核,报市人力社保局批准撤销其《接收函》,停止办理落户。

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如何落户北京?

符合下列条件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可直接办理引进手续,且不占引进指标,主要包括:

1、上学期间父母双方均已调京且具有北京常住户囗的毕业生。

2、父母为北京知青,且在北京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

3、父母为北京支边人员,且在北京有直系亲属需要照顾的毕业生

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如何落户北京

综上所述,关于2021北京户口应届生落户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对想要落户北京的朋友们有所帮助!不过,目前非北京生源的毕业生想要落户北京需满足的条件还是比较严苛的,希望将来还会有所放宽。



一、上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之前为了写《一线城市如果放松落户政策,值得重新回去吗?》一文,我临时学习了一个下午的上海“居住证转户口”“居住证积分”和“人才引进”这三个政策。
研究完后,我由衷地佩服这三个户籍与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者,三个政策看上去内容都差不多,但着眼点完全不同:
人才引进”目的是让“本市紧缺急需的国内优秀人才”立刻落户,针对的是博士生、重点扶持产业顶尖人才、高科技投资创业者,等等,很明显是为了和京深广等一线城市争夺高级人才。
“居住证积分”的目的是让普通白领和技术蓝领在上海生活得更方便,120分以上,可以解决子女在沪入学和参加中高考,所以条件的核心是学历和职称,其次是年龄。大部分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拥有中级职称者、学历不高但工作稳定的技术工人,都可以轻易达到这个标准。
这三个政策中,最有意思的是“居住证转户口”,它解决的是“高级人才”和“普通白领”之间的中高收入白领在上海的长远发展问题,相比十几年前我落户的“人才引进政策”,这个政策可谓简单粗暴,核心只有一点——纳税,准确的说,长期而稳定地纳税交金。
这三个政策组成了外来人才的立体全覆盖,代表了上海对人才的态度,总结下来:
高级人才——立刻有请;
中高收入白领——用几年的纳税证明您的价值,我们就是一家人;

一般白领和技术蓝领——解决您在此生活的后顾之忧
也正因为如此,“居转户”其实是个不错的政策,因为这是一个只要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就能落户的政策——哪怕你没有学历、年龄又大、也没有高大上的职业

不过这个政策也有一些陷阱,让你很容易被拒之门外;考察时间又长,让你有错难改。
所以,,全市仅1万多人成功办理“居转户”。
而且,这是一个“总量调控”的政策,未来很可能需要“排队轮候”,早一个月达到,很可能你就早一年拿到户口。
今天,我就来专门解析一下这个政策。
二、“居转户”的最大陷阱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最基本的三个条件:

(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二)持证期间按照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三)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所得税;
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很简单,不就七年居住证吗?条件不难,但这里有一个“居转户”最大的陷阱:社保和个税最好不要断,一旦断了超越两个月,就算可以补交,也会极大的影响申请进程,而且未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居转户实行的是“总量调控”和“排队轮候”的大原则:

第十三条(总量调控):本市对持证人员申办常住户口实行年度总量调控,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按照规定,排队轮候办理。超出当年调控人数总额的,依次转入下一年度办理。
僧多粥少,材料的任何瑕疵都有可能导致你从排队的“队首”打回“队尾”去。
更重要的是,目前居转户的办理口径也在不断提高,想要稳妥一点,给你三个建议:
第一、七年内不能被裁员,最好别跳槽,实在要跳槽也要先找好下家,而且要求下家的HR办事人员不能有一点点的延误,更重要的是,试用期也要正常交金纳税。(总之很麻烦,还是不要跳槽的好)

第二、公司不能避税、不能在社保上搞鬼(这条刷掉一半的私企);

第三、经常看着公司有没有给你按时交金纳税
符合上面的条件的,一般是国企、外企,还有老老实实交税规范运营的私企,而且还要避免那种“招人如风卷残云,裁员如砍瓜切菜”的过度扩张的公司。
以国人的小聪明,一定想会想出各种作弊方法,人家早就在这儿等你了:在你提交材料之后,审核人员会审查“居住证、社保、个税”信息的一致性,包括时间,有任何冲突,都要退回来要你开“证明材料”。
所以,这七年里,你所有的用工记录、社保个税证明、劳动合同、派遣协议,离职证明,等等材料,都最好留个底,保存好,人家随时可能让你补充个材料。
是不是找到这样的公司就万事大吉,坐等户口了呢?
麻烦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你就要用你的“纳税”能力,去证明你对这个城市的价值了。
三、路线一:7年2倍
在符合“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并正常交金纳税的基本条件之后,大部分人有两条道路可选——职称路线和“7年2倍” 路线。
走“职称路线”的前提是有中级职称,如果你没有,或者你自知考不上,那就只能走“7年2倍” 路线:
(三)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者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技术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
简单的说,居转户对你这七年的薪水要求比较高,前四年的“社保基数、个税标准”不低于平均水平,后三年,不低于平均水平的2倍。
难不难呢?我们来测算一下,假如你打算2023年开始申请,那么倒推84个月,从开始,你每年的工资就要达到下表的标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