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经济发展的很快,有一部分年轻人甚至毕业就会来到天津发展。在哪一个城市工作久了,自然就是想安家这个城市。可是天津市的房价也是很高的,有一些人想要先落户,再买房的。只是不清楚天津的户口条件有哪些的。那么,小编来说一下,落户天津户口需要什么条件?户口落户的方式有哪些?
落户天津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户口落户的方式有哪些
落户天津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落户天津户口所需要的条件如下:
一、调整收养子女在京入户条件。
那此次调整取消了收养独生子女不予解决进京入户的限制。同时,根据《收养法》的有关规定并充分考虑对家庭稳定和对养子女抚养教育有益,将收养子女在京入户条件调整为:
1.收养人应年满30周岁,与收养人确立收养关系5年以上。
2.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3.子女被收养后,其亲生父母不能申请投靠已被别人收养的子女在京入户。
二、调整18岁以下未成年人投靠继父在京入户条件。
可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将未成年人申请投靠继父在京入户条件调整为:
1.继父与未成年人的母亲结婚三年以上。
2.继父再婚前未生育或只生育过一名子女。
3.未成年人由母亲抚养已达三年以上,并须提供法院的判决书或经公证的离婚协议书,时间以法院判决生效或经公证的协议书公证日期为准。
三、调整18岁以下未成年人投靠祖父母在京入户条件。
为解决部分未成年人的父亲已经死亡、且其出生后一直由在京的祖父母抚养、现面临上学没有北京户口的问题,将未成年人投靠祖父母入户条件调整为:
1.未成年人父亲生前为本市户口,其出生后一直由在京的祖父母抚养。
2.未成年人与其祖父母经本市人民法院或公证机关办理了监护抚养关系证明。
落户天津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户口落户的方式有哪些
户口落户的方式有哪些?
一、有关购房入户(90平米以上住房和一年以上单位缴纳的社保),学历入户(大专学历和档案),暂住入户(IC卡暂住证三年和三年单位缴纳的社保)
二、那如果有大专学历的话,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为你办理,办理的同时一并办理你一家人的户口,人才引进不限制房屋面积大小,也不需要社保,需要提供毕业证,档案,身份证,房产证,亲属关系证明等资料。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主要讲述的落户天津户口需要什么条件,以及户口落户的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现在我们知道了天津对于户口的要求也是较之前严了许多,尤其是现在买房子对于外地户口也有了相应的限制,大家要是为了落户买房子,一定要先看看落户政策。
&&“没有人推着你前进”?澳大利亚PISA成绩远远落后于中国&
前 言
素有“教育界世界杯”之称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成绩出炉,澳大利亚排名由“高于平均水平”掉落至“平均水平”。
在数学素养方面,澳大利亚孩子落后中国内地同龄孩子3.5年。
在科学素养方面,澳大利亚的孩子落后新加坡同龄孩子仅2年。
在阅读/识字率方面,澳大利亚的孩子落后新加坡同龄孩子1年零9个月。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澳大利亚每年花在学校上的支出近600亿澳元。
同时,澳洲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属于最高阵营,比经合组织平均水平要高出22%至36%。
1PISA成绩“一塌糊涂”
官方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政府每年花在学校上的支出接近580亿澳元,较PISA考试启动时的支出高出了70%。但是,澳大利亚学校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表现简直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
最新的PISA测试结果显示,澳大利亚首次降至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不及过去二十年的“高于平均水平”。
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由经合组织主办,针对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进行评价,每三年举行一次,素有“教育界世界杯”竞赛之称。
同时,不少国家利用PISA来反思本国教育的不足,以实施改革措施。
落后中国同龄孩子
最新的结果显示,在数学素养方面,澳大利亚15岁的孩子落后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同龄孩子3.5年。后者在经合组织中名列前茅,数学熟练掌握程度位居首位。
另外,在科学能力方面,澳大利亚的学生落后新加坡的同龄孩子接近2年。
新加坡是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个省/市整体排名最高的国家。
尽管在阅读一项上,澳大利亚学生的排名较三年前相比持平。但是,其他国家/地区同期却在不断进步。
换句话说,不进则退。目前,澳大利亚在识字率一项上的排名要落后新加坡1年零9个月。
一届不如一届
另外,澳大利亚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落后于其他国家同龄学生,而且和往届学生相比是“一届不如一届”。
,澳大利亚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比2003年(澳大利亚首次开始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低了33分。并且,“低分(low performers)”学生人数增长了8%。
在科学方面,澳大利亚学生的平均成交比2006年首次科学测试时低了24分,同期“低分”学生人数增长了6%。
以新州为例,该州的学生在识字能力方面比2000年的学生要差。
专家表示:“学生的阅读素养是一个大问题。自来,新州学生的阅读素养一直保持稳定。但是相比2000年,低分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加,而高分学生的数量却明显减少。”
“阅读不仅是贯穿于每门学习课程的关键,同时,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离不开这种能力。”
2“别家娃比自家娃强”,没人愿意听
玛丽亚·布莱克(Maria Black)是居住在悉尼的一位孩子母亲。她说,没有人愿意听到自己的孩子或者所在的国家表现比其他孩子/国家要差。
布莱克的女儿克洛伊现在15岁,就读于斯特拉斯菲尔德(Strathfield)的一所私立学校Santa Sabina College。
她说:“在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身为家长肯定都希望我们的教育体系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就不同类型学校的PISA成绩而言,独立(私立)学校学生表现最好,其次是天主教学校,最后是公立学校。
布莱克表示,虽然自己对各类学校的PISA成绩排名一无所知,但是还是选择将女儿克洛伊送到了一所私立学校。原因很简单,她认为这样女儿最有可能获得好的成绩。
同时,她对私立学校引入IB课程,即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课程表示满意。因为,这些课程定位于世界范围的就业。
3问题出在哪?
澳大利亚独立研究中心(CIS)中学教育计划负责人菲奥娜·穆勒(Fiona Mueller)表示,澳大利亚学生的数学成绩最差也最令人失望。
但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
穆勒博士解释称,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缺乏充足的数学教师队伍。很多教数学的老师都不是数学专业科班出身。
事实上,这一点在就业雇主对雇员的评价上也有所体现。不少雇主直言,澳大利亚数学老师的专业知识缺乏,同时课程设置也不够严密。
穆勒说道:“虽然很难量化。但是目前普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因此,不少人开始强调学校应多关注自身的软实力,即师资力量。”
“另外,很多教师不太愿意接受学生不及格,并希望所有学生都过关。这样导致标准设置的不够高,那么必然会失去严格性。”
穆勒表示,PISA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在此之前就早有各种警告存在。
例如,澳大利亚的高中会考成绩(中小学全国读写算术统考,NAPLAN)几乎没有改善的迹象,TIMSS (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的趋势)和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的成绩也都在下降。
穆勒说道:“PISA的成绩告诉我们,我们有多个考核指标需要重新设置,并且应该保持更高的期望。‘不应该对学生施加太大压力’的想法导致了止步不前、并满足于平均水平。”
4光砸钱没用
澳大利亚PISA研究人员苏·汤姆森(Sue Thomson)表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支出的效率问题。
据其透露,各级政府在各类学校上的支出已从2002年的不到300亿澳元增加到的576亿澳元,相当于每周超过10亿澳元。
新州拥有澳大利亚最大的学校系统。每年,新州政府用于学校的支出高达181亿澳元,比拥有第二大学校系统的维州要高出50亿澳元。
然而,新州仅有52%的学生达到了数学熟练掌握(Proficient)的标准。科学和阅读达标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5%和56%。
维州尽管拥有澳大利亚最二大学校系统,但是在数学、科学和阅读成绩上的排名已经落后至中等往下。
相比之下,澳首府领地(ACT)学生的PISA成绩是澳大利亚所有州/领地中最高的。另外,当地有70%的学生在阅读素养上达到“熟练掌握”的标准。
另外,最新的调研显示,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在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属于最高阵营,比经合组织平均水平要高出22%至36%。
具体而言,澳大利亚小学老师的工资比经合组织平均水平高36%,中学老师的工资比经合组织平均水平高22%。
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的工资位列经合组织第二位,排名仅次于英国,高于美国、芬兰和新西兰。
汤姆森说:“我们需要研究支出是否有效。如果我们花费更多的钱却没有用,那么我们需要就花钱的方式进行研究研究了。”
“尽管不存在快速、简单的答案。但是,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好转的情况下,仅仅是砸钱是没有意义的。”
汤姆森是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 Research,ACER)的副首席执行官。
他说,数学成绩应该存在“底线”。澳大利亚的数学成绩从“高于OECD平均水平”下滑至“平均水平”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5警钟已经敲响
对于这样的结果,澳大利亚教育部长丹·特汉(Dan Tehan)表示令人“非常失望”,为教育体系“敲响了警钟”。
特汉表示,中学教育由各州/领地政府负责管理和提供资金,后者理应恢复学生在识字和算术方面的能力。
他说:“澳大利亚应成为中学教育的领导者。我们的学生应该跻身世界上最好的学生之列。我们不应该接受更少的东西,现在不改变的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我向各州/领地教育厅长传达的信息是,教师工会必须有所志向。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路线图、并且敢于实施改革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Gonski报告的精髓在于,优先考虑在教育早期阶段提高识字和算术的学习进度,以确保所有8岁儿童为接下来的学习掌握核心基础。”
独立研究中心研究员布莱斯·约瑟夫(Blaise Joseph)说道:“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体系都是一个支出大头,但是就教学成就而言却乏善可陈。”
鉴于此,约瑟夫建议各州/领地政府应该赋予中小学教师薪酬结构更大的灵活性。
他说:“分散的薪酬结构更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如果我们想要吸引那些真正高效率、经验丰富的老师,我们需要关注这部分人群的收入水平。”
END
“没有人推着你前行,但也没有人限制你长高”。
这是大部分华人对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的体会。
但是,这个体系背后的逻辑有些残酷。没有人在背后不断地推着你前进,对于很多缺乏自治和自省的孩子而言,这种教育其实就意味着放任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