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2岁之后会进入第一个叛逆期,直到四岁左右结束。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萌生了自我意识,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能力。通常在这个年龄段,父母们会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孩子爱动手打人怎么办?”孩子为什么爱动手,这是由于孩子的语言系统跟不上四肢造成的后果,当孩子急切的需要某种东西,但他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这个时候就会使用行动来告诫周围的人,自己需要这个东西。
有很多家长认为这是正常的成长过程,所以不用过多的担心,只要过了年龄孩子自然不会再打人。“打人”这个行为虽然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之一,但家长置之不理并不是正确的选择。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置之不理的话会让孩子形成“打人可以解决所有事情”的假象。
当这个思维伴随着孩子长大后,孩子极易成为一个暴力崇拜者。所以各位家长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对孩子多多引导,安全的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多多是一个4岁的孩子。大多数4岁的孩子都应该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了,但是多多却被园方建议在家学习。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多多在幼儿园十分喜欢动手。在学校中一切不喜欢的东西,多多都会用手解决问题。
其他小朋友和家长甚至老师对多多都有一些埋怨,迫于无奈最终让其回家学习。至于多多的家长他们也很无奈,每次对孩子教育,表面上多多都会答应,但事后一样会打人。家长又舍不得打自己的孩子,一拖再拖造成了这种不可挽回的局面。在家中的多多就宛如一个小皇帝般,而家长也束手无策。
其实这就是在孩子出现打人情况的初期,家长没有制止和管教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孩子是不能惯的,任何坏毛病出现第一次的时候,家长没有及时纠正,那么往后的第二次,第三次想要让孩子改正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切都要从源头出发,孩子的不良习惯也是。
在动手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愤怒,孩子发脾气打人的时候,家长不及时制止和引导,孩子的意识中会逐渐认同打人和愤怒是一件正确的事,导致后面孩子的脾气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容易发怒。
一场争斗总有胜者和败者,我们人类早已经过了饮毛如血的年代,身体也发生了进化。在打架的过程中,如果击打到一些要害部位,造成的后果不可挽回。
家长都是孩子们人生路上的指路人,当孩子的一些行为准则发生偏移,家长们则需要第一时间指出孩子的不足。这样才是一个好家长的标准。
孩子在这个阶段打人并不是无恶不作的表现,相反孩子打人是正常的。争斗是埋藏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没办法改变。当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打人成为了孩子的唯一选择,列如:家长拿走孩子喜欢的东西时,孩子被周围的同班取笑时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去攻击别人。
当人被放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会自发的警觉起来。当孩子认为周围的环境是不安全的时候,会用行动来填满缺失的安全感。家长们不要长期的把孩子一个人放在陌生的环境,平时可以多和孩子进行交流,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孩子就不会感受到焦虑,自然而然的也不会主动的去动手打人了。
打架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但发泄情绪不止打架一种方式。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多观察一下,当孩子的情绪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是怎样一个表情和行为,好提前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孩子学习和参加一些兴趣班和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孩子就有了更多的发泄情绪的手段。
对于孩子平时看的动画片,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动画片中是否有出现暴力的画面,对于这些有暴力画面的动画片,尽可能的避免孩子的观看。动画片中的动作通常伴随着夸张的艺术手法。在实际生活中造成的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个人无法承担的。孩子学到了动画中的打打杀杀,再融入生活中,可能会给周围的人造成影响或者给自己带来危害。
孩子的成长实际上也是家长的成长。从孩子诞生和夫妻成为父母的那一刻,双方都是懵懵懂懂的状态,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切忌不要一个进步一个原地踏步,健康的父母与子的关系,是一个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关系。
孩子都是父母的缩小版,当一个家庭中父母都是脾气暴躁的人,自然也会培养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家长们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一定要以身作则,用温柔的方式对待孩子和他人,自然孩子也会温柔的对待其他人。
一开始就讲了,当孩子到达这个阶段,打人是有大概率几率出现的。有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打人的时候,并不会及时制止,相反的还带着一种炫耀的感觉来看待。孩子也会认为这是让家长开心的一种方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打架的习惯,用打架去取悦家长。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有很多的家长在自己处理事情的时候,喜欢采用雷厉风行的速度解决问题。只顾着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列如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用更加强硬的态度来制止孩子的哭闹。面对一切问题都选择更加强硬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孩子很容易学习到家长的处事理念,在面对一些抉择和问题的时候,也会选择更加强硬的态度来解决。
所以当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并不是孩子的错,很有可能是父母的原因占了很大一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刻也不能松懈。如何能让孩子变得更好不是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和孩子共同成长”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雨城区人民检察院“未雨情”工作室在雨城区四小教育集团汉碑校区开展了主题为“学法、知法、懂法,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的法治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作用,为祖国的花朵营造健康家庭氛围。
近期,雨城区检察院“未雨情”工作室在办案中发现多起未成年在校生涉嫌盗窃、强奸的案情。针对这一情况,“未雨情”工作室启动了一般预防机制,确定了以学生家长为目标的预防方案。
在法治讲座中,“未雨情”工作室的检察官结合真实案例,强调了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才能造就孩子健全的灵魂。同时,检察官也结合许多优秀学子的历程,分析孩子的心理需求,提醒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需要控制情绪,给孩子正面的影响和鼓励,让参会家长了解要以朋友的身份陪同孩子学习、生活,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共同成长。
“大有收获,希望学校能多开展一些法治讲座。”讲座结束后,家长们表示,在此次法治讲座中,提升了教育观念,感受到了陪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学校多开展法治讲座,也希望把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送到更多人身边,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