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提升孩子的道德素养 让孩子走到哪里都受人喜欢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对学校内部环境进行设计和优化,形成有教育价值的“教育场”,通过陶冶、熏陶、暗示、启迪等独特的育人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以及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 & & & 思想道德素质是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孩子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有家长指出:我们把孩子送到你们卓同学校,第一点是希望他先成人,然后再谈成才的问题。这里面的“先成人,后成才”就是强调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安居育才中学在2006年开创了“激情德育”,卓同国际学校在2014年开创了“博雅德育”,强大、完善、丰富、深刻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得到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许多学子因选择了卓同教育集团旗下学校,而更加懂得了感恩、尊重、宽容;更显得阳光、大气、和谐、沉稳。
& & & & 第二是培养优良的身体心理素质。
& &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身心健康是卓同学校对学生的起码要求,也是我们坚守的教育底线。不仅让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劳动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还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导师制,每六名同学都有人生导师,对学生进行人生引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因为,健康是学生的基本权利,也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 &第三是培养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
& &科学文化素质指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积淀的学科素养,并在上述基础上产生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表现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成绩,明确的学习目标,愉快的学习过程,广博的学科素养等。卓同国际学校小学部坚持“学讲练悟”小班化高效课堂模式,初中部坚持“互联网环境下翻转元素融入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高中部坚持“卓越双分双选”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让学生学得高效,学得轻松,学有收获。
& & 第四是培养卓越的艺体特长素质

& & 艺术特长素质是指学生在艺术的某个领域(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等)或体育(篮球、乒乓、足球、武术等)的某个领域表现出来的特长与禀赋。孩子如果在艺术、体育方面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家长和老师要保护和尊重这些兴趣爱好。因为,这将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帮助他收获愉快的童年和激扬的青春,甚至,某些小成功推动大成功,让孩子收获人生自信。卓同学校坚持“人人有社团,人人有才艺,人人有舞台”的特长教育模式,让全体学子共享青春盛宴。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农牧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责任。为此,我们要克服目前培养我区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存在的家庭的负面影响、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衡、教师素质和职业道德偏低等问题,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联手,培养下一代。

提升孩子的道德素养 让孩子走到哪里都受人喜欢(图1)

目前我区农牧区小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及原因分析。1、有些家庭,其父母的身教就让人不敢苟同。在我区,农牧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非常薄弱,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得不到来自家长的指导与监督,一些家长有自私的言行、贪小便宜的举止等,这些往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不健康的种子。 2、注重孩子学业的家庭忽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教育,过于注重“智力”投资。孩子在学业上得高分的便发“奖金”,反之,则谩骂或棍棒伺候,这样的方式导致孩子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去“捞”分,出现了平时的小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时抄袭的现象。 3、我区农牧区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尤其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他们更是无从入手。4、近些年来,社会上一些人趁改革之机,以建设新农牧区为由,把一些社会上不健康的东西传播开来,如赌博(包括一些电子游戏机、网吧)、贩卖黄色淫秽书刊、播放黄色录像带等。5、在我区部分偏远农牧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在检查个别学校的办学情况时,还是把学校的升学率摆在第一,其他的工作是其次,这样的教育方式失去了“教书”与“育人”的平衡。

如何提高我区农牧区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做好家长培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家庭、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农牧区,有些家长的榜样作用还有待于改变。因此,要提高农牧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机构必须同乡镇、村委会联合,与其他职能部门携手,着重抓好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工作。如:学校要定期开家长会,建立好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学校要联合乡镇、村委会定期与家长进行思想沟通;学校要定期安排教师到学生家中走访;学校要同执法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携手,下乡开展一些针对学生家长的法制、思想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对学校内部环境进行设计和优化,形成有教育价值的“教育场”,通过陶冶、熏陶、暗示、启迪等独特的育人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以及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各学科教学是学校进行德育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因此,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各科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2、通过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是德育的专门学科,在思想品德课中,我们要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分析、表达方面的能力,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练之以行,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有益的课外活动、社会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国情教育。在课余,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好动爱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但大部分学生不会玩,有时随意奔跑,大声喧哗,因此,我们应把学生组织起来,交给他们一些游戏规则,渐渐地让他们学会玩,并从中学会交往。

(三)“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跨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呼唤我们要把素质教育提到突出的位置。我们要主动与社会、家庭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掘农牧区教育资源,发挥社会的教育力量,构成各层次的延伸教育网络,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如:把学校周围的贫困户、孤寡老人家庭建成校外德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在基地举行主题活动,让学生们受到深刻的教育;主动与司法单位、家长联手,在校园内严格禁止一些非法出版物的流通,让孩子少接触一些有暴力内容的影片和刊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