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国务院办公厅发了一个文:《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这个文件的灵魂就是放松落户,基本取消户籍。
要点解读
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
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
大家要注意,文件中说的是“城区常住人口”,而不是“市域人口"。
&
要知道,很多农业大市,例如山东临沂、河南南阳等地,总人口过千万,但城区人口只有寥寥百万。全国范围内,城区常住人口真正超过300万的确实不多,超过500万的更是凤毛麟角。我们直接上图,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放松落户:这意味着,中国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户籍将全面取消,不设任何门槛。在二线或者省会城市中:贵阳、石家庄、福州、南昌这些都是数千万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目前城区人口只在100万-300万区间,属于户籍“全面取消”梯队,没有任何落户门槛。西安、哈尔滨、青岛、长春、济南、合肥、昆明、太原、南宁等城市,城区人口在300万-500万区间,属于户籍“全面放宽”梯队。所谓放宽,其实就是象征性的来点门槛,比如中专或者技校学历。这些城市的城区人口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人口流动为什么如此重要?大家注意这次文件名用词,“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而不是直接说放松落户,也就说顶层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口流动起来,放松落户只是一个手段。翻开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就能看到,土地、资本、劳动力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服务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价格才会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中国长期以来,劳动力和资本都没有完全自由流动,劳动力受户籍阻碍,资本方面,想想国有企业和民企在资本获得上的巨大差异,就明白了。这些都会影响生产效率进而对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中国已经到了深化改革的深水区,要想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那就必须打破户籍的制约,让人口流动起来。那这次的政策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呢?第一个影响是会让强者更强。没有了户籍的限制,年轻人要去哪发展,更多是考虑个人发展,这就让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城市越来越强,比如泉州、苏州、成都、南通、临沂等在某一个领域有明显优势产业的,还有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等。人去的越多,消费就越多,消费多了,工厂就能赚更多的钱雇佣更多的工人,开更高的工资,工资高了消费就越旺盛,最终经济越来越活跃,强者更强。第二,对短期房价的影响有限。这个从两方面讲,目前国家把房价控制的死死的,稳是常态。长期来看,也不会出现所有城市房价普涨的情况,我一直的观点,长期房价涨跌看人口流入情况,这个长期是指的15到20年。遗憾的是,即便放松落户,也是极少数三四五线城市会有人口流入。涨不涨还是看这座城市的“魅力”,找人才就跟找媳妇是一样的,追是追不到的,只有手里有牌,肚子里有货,才能把人吸引过来。人世间几乎所有的聚合都是吸引,当你想明白这一点,也不会再愤世不公,老老实实练内功,等你强大了,你会发现看谁都顺眼,谁看你都帅,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寂寞孤独,那是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