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去学校开家长会。开始半小时后,一位妈妈气喘吁吁地赶来,刚好坐在我身旁。她头发凌乱,面色枯黄,深深的黑眼圈,素面朝天,满脸的疲倦感,着装也很随意,原先紧身的衣服,现在已经宽松得没了型,隐隐还带着厨房的油烟味。
那天家长会后,我们互加了脸书,从那以后,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高频率地发文,发图片和文字。内容都是她与孩子的互动,买价值不菲的钢琴,带孩子吃大餐,给孩子买高级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孩子的日常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贵”。
其中偶尔也能看见她和女儿的自拍,照片中的她就像那天在家长会上看到的那样,满脸疲惫和困顿感,衣服也还像那天一样褶皱宽松无形。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印象特别深。
说实话,日常生活中舍得给孩子花钱而自己节俭度日的妈妈并不少见,我自己有时候也是如此。但这种对女儿倾其所有地富养,对自己连买一件有质感的衣服都不舍得的苛刻,让我在对她心疼之余,更多的是不解。
我总觉得,一个疲惫而毫无生气,对自己极度穷养的妈妈,纵然使尽浑身解数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但根本上终究难以给孩子内在的充盈感。穷养自己的妈妈,如何富养孩子?
之前,和朋友吃饭时常听见她抱怨,买了质高价贵的有机蔬菜给孩子吃,但孩子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地挑食,白白浪费钱。她实在气不过就硬塞给女儿吃,女儿干脆不理她了。
“你知道这些菜多少钱吗?知不知道这个菜比平时的蔬菜要贵三倍吗?”
“我们平时赚钱不容易,现在好吃好喝都用在你身上,怎么这么不知好歹!”
这种情景让我印象深刻,我小时候妈妈有时也这么抱怨过。以致到现在,我对某些价格贵点的食物都多少有点阴影。
后来自己当了妈妈我才明白,这些抱怨背后是妈妈对自己的亏待,这份亏待让她有了怨念。而一个女人牺牲自我,穷养自己时,就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女人就是要富养自己,你身上所有的焦虑和戾气,都是亏待出来的。
当妈后,全世界都在告诉我们要如何做一个好妈妈,如何教育好孩子,但事实是我们首先是爱自己,然后才是好妈妈。一个家庭中妈妈情绪状态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幸福指数和孩子的情绪表达,现代的妈妈都是超人妈妈,很拼,但拼的不仅是妈妈的百般武艺,更是妈妈富养自己的能力。
妈妈为什么要富养自己?
因为无论是外在还是精神上,妈妈表现出来的气场不仅仅代表自己,还是一个家庭的精气神,只有好的精神才会让家庭更和谐,成孩子榜样,当然更能成丈夫的心灵港湾,而一个充满戾气,亏待自己,每天在委屈和怨气中度过的女人,孩子和家人也势必会跟着受影响。
女人不爱自己,年华老去时就真的只剩自己了。
妈妈不贫瘠,孩子才有爱。想让世界对我们温柔相待,我们要先学会自己善待自己。
只有当我们给自己物质上的款待和精神上的滋养时,才能真正做一个有底气、有魅力的妈妈,才能真正富养孩子。说到“零花钱”一定是很多孩子热议的的话题,在现在,给孩子零花钱已经成为社会常态,但是也有不少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过早接触到金钱并不是很好的做法,因为孩子现在还没有确立正确的金钱观,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于这些问题,小编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谈谈!
西方的大多数心理学家得出了结论:孩子的兜儿里越早有钱,他们就能越快地适应成年后的生活。有资料表明,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为自己有个小钱包而感到自豪。给孩子的这种零花钱在英国叫做“兜儿里的钱”,在美国叫做“津贴”。
穷养孩子富养家?孩子的零花钱到底应不应该给?应该怎样给?
学生们现在用钱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如零食、人际交往等,当孩子觉得零用钱不够时,向家长伸手要钱,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大方给还是讨价还价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大方给,有可能会养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给少了,又会让孩子在同学面前有自卑的心理。所以,这个钱究竟怎么给,成了不少家长的难题。下面这则小故事,或许可以解决大家所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