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情:孩子非常任性,对抗大人,不听劝告,一定让您感觉很生气和无助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应该如何来面对。
二、具体化:您可以举例说明下孩子任性的具体表现吗?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孩子渴望被更多关注:可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缺少必要的关注,孩子希望通过任性的行为,制造麻烦,从而让家长能够关心自己的状态。
解决: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和孩一起游戏或者娱乐,并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细节,满足孩子合理的关注需求。
b 孩子渴望得到肯定和鼓励:会不会是父母平时对孩子肯定、赞美的太少,批评指责的过多?孩子希望自我价值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欣赏,这时非常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就会用叛逆、对抗、执拗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价值感和自尊。
解决: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发现他的优点和优良表现,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这次考试进步了不少,我注意到这是因为你近期的努力和认真!”“你现在做作业很专心,效率越来越高!”
c 孩子渴望必要的权利和自由:有没有可能父母忽略了孩子自己做决定的需要,而事事都要求孩子服从大人的安排?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需要不断的练习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如果没有合理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孩子往往就会表现出任性、对抗的行为。
解决:在合理的、在可以承受后果的范围内,逐步放手,尝试让孩子去自己做判断、选择、做决定,并承担自然的后果。这时对孩子真正成长非常重要的过程。当一些小的决策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的权利、自由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以后,遇到比较重大的决策时,孩子就不会轻易任性,造成严重后果了。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有人认为对孩子是毁灭性的;也有人认为是影响不大,关键是要看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怎么教、怎么养、才会对他的伤害最低?但如果一个家庭虽然没离婚,可是天天吵吵闹闹、动手摔摔打打,还不如离婚的好。雅安命案中,三名未成年人有二个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辍学、早恋、不服管教,突出的种种问题,不单单是孩子的责任,难道家长就没有责任吗?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母之过,古代孩子犯错,父母、家族都要连坐。挣钱养家不是借口,全国有一大部分人都在挣扎,有钱的人还是占少部分。养而不教,对孩子的影响太大,走上社会就是不犯罪,自己也难以融入社会。
身边太多的单亲家庭,孩子绝大部分都跟着老人,可怜的老人养大了你,还要替你尽义务。这些孩子大部分成绩都不太好,家里老人管不好,就把希望寄托給学校,可是老师也不敢管、管不好。太多老师因为体罚学生而被警告、严重者开除。我大孩子上小学时,我去学校交资料,看到一位体育老师因为孩子上课不听管教,踢了一下孩子,这下捅了马蜂窝,校长、班主任、体育老师,好话说了一大箩筐,才把人打发走。试问谁还管你孩子?孩子读初中时,班里最后二排都是不爱学习、老师不管的‘坏学生’﹝孩子的话〕。这些孩子中有一大部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坐在那发呆、睡觉、只要不影响前面的孩子学习,老师一般不会管他们。而下课后每天都会有打架的,不太严重的话,老师和家长根本就不知道。
其实离婚前大人要先说好,不要互相丑化对方,你们之间还有个孩子,以后还是会见面的。心态放好了,教育孩子才不会带偏见,只是不在一起生活,可爸爸妈妈还是爱你的等等。如果两方面都互相指责、抱怨、互相贬低对方,孩子的心理会是什么滋味?别人的父母虽然吵架,可他们家多温馨、多疼爱孩子啊,我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爸妈?为什么没有温暖的家?为什么我的父母这么坏?【不是危言耸听,长时间的处于夹缝中,孩子听到都是负面消息,心理没有得到关怀,时间长了孩子不管是学习、精神都会改变。】离婚受伤害的都是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遭受重创,一辈子都会留下伤痕,长时间恢复不了,有的甚至影响终身。
孩子是带着父母的期盼来到这个世界,虽然不再爱了可是好聚好散,为了孩子请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一个受伤后可以疗伤的地方。而不是把他生下来来,只管他吃饱不饿、有钱花就好。不说让他功成名就,有多大成绩,做个普通人也要做个有责任心、坚强、有担当的人。
老家邻居的孩子小时候偷了一瓶可乐,被他爷爷知道后狠狠打了一顿,说咱家虽然穷,可那不是你偷东西的理由,现在偷可乐,以后你就会偷保险柜。雅安黄乾写的作文‘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他出生在不温暖的、没有父母疼爱的、冰凉的家……’太多太多一个个好的、不好的例子。
做父母的要反思,怎样教育好孩子?父母的冷暴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值得所有人深思,一个个血的教训。为了孩子,离婚了的要多关心他们、给他们一个温馨的港湾;没离婚的也要多跟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在家不要溺爱。让孩子平安、快乐的成长,是每个家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