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如何在生活细节中培养有孝心的孩子?看看下文来了解一下有孝心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1、责任感。
对孩子过分溺爱只会害了孩子,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任凭孩子耍性子。
例如要让孩子懂得与别人共同分享食物,让孩子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责任感的建立对他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2、传统美德。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孩子认识到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要告诉孩子怎样做才算是有孝心,让孩子知道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孝心的孩子要懂礼貌,为父母分忧解难。
3、亲情教育。
亲情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亲情是人世间最真切、最朴素、最珍贵的感情,亲情是情感世界的美好玫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要教育孩子爱母亲,母亲也要教育孩子爱父亲。只要给孩子种下了亲情的种子,自然就会结出孝心的果实。
4、给机会。
家长对孩子不仅要进行口头说教,还要给孩子尽孝的实践机会,这一点非常重要。真正的孝心是要通过实践去培养,千万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把孩子捧在手心捂着。在平时,孩子就应该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让他负起责任来。久而久之,孝心会在孩子身上扎根。
5、好榜样。
父母对孩子祖辈的孝心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孝心。所以,父母要做一个孝顺老人的好榜样,这样,孝心的种子才会播撒到孩子心里,孩子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同事跟我吐槽她家孩子没孝心:“每次下班回到家累成狗,喊孩子过来帮我捶下背、揉下肩他理都不理;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我总是先满足孩子,他倒好,吃个精光,没我和他爸啥事,更不要说爸爸妈妈辛苦了,您们先吃;孩子一旦生病了,我俩也是忙前忙后的,不敢有一丝懈怠,而我俩身体不适的时候呢,孩子连句问候都没有。唉!真怕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为了培养孩子孝心,这位妈妈竟然......
现在许多爸妈都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孩子学业上面,很少关注孩子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在品格方面存在瑕疵,不懂得尊敬长者,不懂得孝敬父母,缺乏孝心。
在国人道德观念里“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底线。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连对父母都不懂感恩、孝顺,那他又如何能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同事等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呢?今后怎么可能有大成就呢?
那么,作为家长,要怎样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孝心的人呢?
首先,父母要以身示范
有一则这样的公益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这一幕刚好被她大概6、7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响地端来一盆水。由于水装得太满了,有些沉,只能摇摇晃晃地端过来。结果盆里的水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灿烂地跟妈妈说:“妈妈,洗脚。”这位妈妈看到后,欣慰地笑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希望孩子有孝心、今后孝顺你,你先得为他做个好榜样。
为了培养孩子孝心,这位妈妈竟然......
其次,让孩子学会感恩
做家长的应有意识地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不易与艰辛,体会父母挣钱养家的不容易,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关于爱的那些事,用生活细节来打动孩子。
比如讲讲孩子生病的时候,自己是如何焦急万分带他去看医生的,又是如何不眠不休地陪着他、照顾他的;或者讲讲虽然自己上班很辛苦,但还是很早起来为他做早餐、送他上学,风雨无阻。通过这些细节,可以让孩子更加明白父母的爱和付出,进而让他学会知恩感恩。
为了培养孩子孝心,这位妈妈竟然......
最后,培养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
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比如爸妈们下班后可以跟孩子说:“宝贝,妈妈(爸爸)今天工作一天好累啊,快来帮我捶捶背、按按摩。”、“妈妈今天工作很累,你能不能帮妈妈分担一下,把碗洗下呢?”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懂得孝敬父母,还能让孩子学会不少生活技能呢!
为了培养孩子孝心,这位妈妈竟然......
爸爸妈妈们在抱怨孩子不懂得孝顺的时候,可别把锅都甩给孩子了哦!其实孩子孝不孝顺,主要还是看爸妈们会不会教,愿不愿意教。小学阶段正是塑造孩子健全品格的关键时期,爸妈们可别光顾着孩子的学习而放弃了对孩子品格的培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