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就是害孩子,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像洪水一样泛滥,将直接摧残其身心健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不同家长对孩子溺爱的方式也不同,大体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轻易满足,不懂珍惜。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满足一切要求,导致孩子对父母索取无度。当父母不能满足需求时,孩子就认为父母不再爱他了,可能心生怨恨,养成说话做事不懂让步、性格骄横、目中无人等不良性格。
第二类:孩子做什么都对,不辨是非。孩子明明犯错,家长明知孩子有问题,却不肯承认,也不批评教育,导致孩子没有是非观。
第三类:包办代替,缺乏责任心。不管孩子多大,家长总把他当作长不大的孩子,包办代替。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导致其缺乏责任心,依赖他人。长此以往,长大后很可能变成“巨婴”。
第四类:当面袒护,仗势欺人。“熊孩子”背后都有个“熊家长”,而“熊家长”以前很可能就是“熊孩子”。有的家长本身在成长过程中就缺乏规则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蛮不讲理。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印刻在孩子心里,长此以往,孩子也会仗势欺人。
为什么不少家长明知溺爱的坏处,还依然故我?熊丙奇表示,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不少家长功利地看待孩子成长,给其输入很多错误的价值观。比如,父母把孩子作为攀比工具,孩子也会养成比较心态。国外父母赞美孩子时,不会强调漂亮或聪明,更在意后天的努力。不同价值观的输入,孩子的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也大不同。另外,我国父母与孩子大多是人身依附关系,这就导致父母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操心过度。实际上,父母与孩子应该是成年公民与未成年公民的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责任就是监护其成长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合格社会人,绝不应该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否则家庭问题将蔓延成社会问题。
熊丙奇指出,解决溺爱问题最重要的是明确家长的职责,回归家庭教育本身。家长应教育孩子成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改善亲子关系,以身作则。
父母疼爱孩子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请各位家长不要这份爱变为了溺爱,溺爱孩子不仅仅是害了孩子,最终受伤了除了孩子还有我们自己。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过度宠溺的孩子,不懂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一个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解决措施:父母可以通过创造分享的家庭气氛,逐步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多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以及家长要注意以身作则等来纠正孩子的自私自利。 & 孩子性格骄横乖张 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 解决措施:对于宝宝提出的合理要求,可以给予满足。但是不合理的,要告诉宝宝原因,如果宝宝耍脾气,妈妈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予理睬,慢慢宝宝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 &孩子做事懒散无纪律 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办,什么事也不做,日益变得懒散,偶尔做一点事也是丢三拉四,更没有纪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纪律,他可以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将来在社会上势必难于立足。 解决措施:逐步引导孩子适当做些家务,不要什么事都为孩子代办。前期孩子要是不愿意,可以用一些小奖励利诱一下,并且孩子在做完家务之后,父母要夸奖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孩子性格变得孤僻 被父母溺爱的孩子与外界接触比较少,家中又没有小伙伴可以玩,只能跟玩具、电视玩,逐渐养成了不合群,孤僻的性格。这样性格的孩子将来是很难在社会立足的。 解决措施: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为宝宝寻找同龄的小玩伴,与小朋友一起听故事、做游戏,这样,宝宝就会渐渐地合群和开朗。 & 孩子变得偏食挑食 由于妈妈爱子心切,只根据宝宝的爱好,给他做他喜欢吃的。导致宝宝变得挑食偏食,不爱吃蔬菜或鱼、肉,营养不均衡,经常感冒发热,体弱多病。 解决措施:妈妈要学会合理地给宝宝搭配 饮食 ,尽量做能够吸引宝宝的食物,比如可以把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变着花样做给他吃。 &演变成胆小怕事 还有一种溺爱是妈妈给宝宝下的禁令太多,生怕宝宝出事,不许他独自到外面玩,不许摸这个,不许碰那个。宝宝稍有不适就表现得惊慌失措,使本来不怕的宝宝被宠着哭起来。这样的宝宝遇事不敢思考,任何一点惊吓就会哭闹。 解决措施:宝宝胆小,不能嘲笑他,要千方百计消除他的恐惧。对于平时生活中的细节要特别关心,化解宝宝对事物的恐惧感。还有,妈妈不要对宝宝的一点小意外表现得过度惊吓,应以平常心态对待。 &孩子不懂礼、目无长辈 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礼貌行为也没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貌,目无长辈,口无遮拦,更没有基本的做人礼节,因为他压根儿不知道礼节礼貌为何物。 解决措施:父母要引导孩子讲礼节,可以给孩子讲讲古人、名人孝顺、讲礼节的小故事,如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