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地,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
父母吵架孩子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没有安全感。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回避的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惧怕、紧张的心理,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 心理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
2、父母的“坏情绪”会传染给孩子,会让孩子形成暴躁的脾气。
3、缺乏自信 。容易吵架的人对待自己的孩子缺少耐心与包容,容易拿孩子当出气筒。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会被一点点摧毁。
4、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在家庭里充当的只是听者的角色,只能闭口不言的忍着,长大后即使开玩笑开的有点重,自己内心明明很生气,但是不敢表达出来,不敢与别人起冲突,害怕吵架的紧张气氛。
5、亲情淡漠。在经常父母吵架的家庭中体验不到家的温暖与和睦,所以对待亲情也显得非常淡漠。
父母控制情绪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那么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1、要先了解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2、要换位思考。假如有两个人天天在你面前吵架,你会有什么反应?
3、吵架时尽量避开孩子,有什么问题等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再解决。
4、试着为这些负面情绪找到出口及解决方法。当认识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跑步、散心等方法发泄出来。
5、当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离开与孩子的对话场所。冷静以后,再跟孩子像朋友一样推心置腹的交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上学时一直名列前茅,本科北大,毕业后在500强公司工作,后来出国留学,美国名校(综合大学排名Top 20专业学院Top 1)硕士毕业。我在我们家乡还算挺有名的,是公认的教育成功案例吧。我爸是医生,我妈是老师,他们的亲戚同事朋友家长都非常羡慕他们,认为我很优秀,父母教育的好。然而我却一直为心理问题困扰。严重不自信,对自己评价很低,认为自己有各种缺点,哪儿哪儿都不行。抗压能力差。有严重的拖延症,每当有任务就一边焦虑一边逃避,拖到最后一刻才拼命做完,然后一直自责自己的拖延,并导致越发不自信越发焦虑,恶性循环。收到别人的负面评价时容易崩溃。害怕把自己的缺点展露给别人,畏惧结识新朋友。经常情绪低落,对生活缺少热情。在很多人眼中优秀的我,其实根本不认为自己有多优秀,并且一直为心理问题所扰。一开始我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有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后来我拼命思考,并且接受好几次专业心理咨询,才渐渐想明白。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儿时父母对我的严格要求和评价(特别是批评指责)。尤其是我妈,因为她对我的管教比较多。1. 严重不自信,对自己评价很低,认为自己有各种缺点,哪儿哪儿都不行。老实说,我颜值还不错,学习成绩好,工作表现优秀,性格总体来说善良可爱,有很多好朋友。然而我并不自信,而且觉得自己各种不好。因为我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是方方面面都要做到最好。和这样的标准比较,我当然觉得自己不够好。而且不能容忍自己有缺点,或者犯错误。可想而知,这样的标准是永远都无法达到的,所以必然会不满意,不自信。我也承认我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太苛刻了,只是一时难以改变。为什么对自己这么高标准呢,因为一直以来我父母对我严格要求。举个例子吧,我初中才开始正式学英语,第一次考试考了94分,还不错吧。然而我妈得知成绩后把我狠狠骂了一顿,骂的我直掉眼泪,后来跑到附近同学家跟她哭了一场。这件事我一直深深记得。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其他的事记不太清了,反正是父母忙,对我没有多少温柔关爱和鼓励,通常只有在我成绩好的时候才会表扬我。我犯错误时他们会批评我(带情绪的那种),很少宽容。总之在他们的影响下,我觉得自己必须做到最好他们才满意,而且不能犯错误,犯错误就会被批评。并且把这内化为对自己的标准。这条标准,同时也造成了下面的问题。2. 抗压能力差。有严重的拖延症,每当有任务就一边焦虑一边逃避,拖到最后一刻才拼命做完,然后一直自责自己的拖延,并导致越发不自信越发焦虑,恶性循环。读硕期间拖延症家常便饭。我的psychologist问我为什么会拖延,我说因为那些任务给我很大压力,我觉得太难,太费时间,觉得自己做不好。她很感兴趣地问我,你一直学业优秀,本科和硕士学校都这么好,读硕成绩也是全A,为什么还觉得自己做不好呢。我说,这些都很简单啊,并不难做到,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而且都是过去的事了,人要向前看,不应该为过去的成绩骄傲。我是真这么认为。她有些唏嘘。她分析,我可能是要求完美,结果给自己太大压力。并且不愿意面对压力和忍受焦虑,于是逃避。3. 对别人的负面评价过分敏感有一周状态很不好,差点不敢去见我的psychologist,怕我会让她失望。其实人家哪里会失望。And why should I care?还有一次不得不两次缺席一门课,提前给老师写邮件,她回复it is surprising and disappointing to her.结果我情绪一下子低落到谷底,还大哭一场。But why should I care?我想,这大概是儿时父母对我的严苛和批评留下的后遗症吧。导致我对别人的负面评价过分敏感,玻璃心了都。和我妈的关系平时挺好的,但是每次她命令我做什么,或者说我懒啊什么的,我都会立马像小刺猬一样过激反应,特别生气。4. 害怕把自己的缺点展露给别人,畏惧结识新朋友。我发现我对人际交往有畏惧感。我害怕把缺点展露给别人,尤其是我认为很优秀的人,哪怕他们是我很好的朋友。为什么呢?仔细想了想,我怕他们发现我不完美、有缺点、犯错误后会judge我,认为我不好,从而不喜欢我。而且我很怕结识陌生人。因为怕他们伤害我。怕他们对我不热情,怕他们觉得我不好,怕他们不喜欢我。总之,我怕别人judge我,怕别人认为我不好,怕他们不喜欢我。因为这是我从我父母那里得到的体验。你可能不能理解,当我鼓起勇气沮丧地向朋友倾诉我的错误和不良表现,他们温柔地告诉我“没关系,很正常,我也会犯错”时,我有多么想大哭一场。多希望小的时候能被这样对待啊。哦对,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招人喜欢。哪怕有很多朋友,哪怕多次被人夸。被别人夸奖时,我会受宠若惊(觉得意外的惊喜,觉得自己当不起夸),很开心,但是又只当人家是客气= = 因为我内心深处不觉得自己真那么好。而且我双重标准。对别人要求很正常很宽容,对自己却要求太高。朋友的优点我会特别欣赏和羡慕,换到自己身上就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夸的。写了这么多,不一定很切题,其实算是对自己的总结吧。总之,父母对我的严格要求和评价(特别是负面评价)导致我对自己要求特别高,要求自己必须方方面面做到最好,做到完美,不能有缺点(觉得有缺点别人就会不喜欢我),不能犯错误(犯错误会被骂会被讨厌)。结果严重不自信,拖延症,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不被喜欢。我爱我父母,他们也很爱我。我也理解他们不是完美的,而且他们也没被培训过怎么当父母。所以我基本没和他们说过这些,不想让他们自责,可能也是不相信他们会改变吧,笑。从小我就暗下决心,以后有孩子了一定要对TA温柔、宽容,让TA在爱中长成心理健全的孩子。不让TA像我这样,太难受了,自我治疗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