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三岁之后,很多家庭都会开始教孩子认字,并且开始从安全等方面进行 孩子教育 ,让孩子能从小的培养起安全意识,而避免了一些被拐卖等方面的事故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为什么一些孩子会被拐卖呢,多数的原因就在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缺乏了对于安全方面的教育,而使得了孩子没有建立起防范意识。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开始告诉孩子这些东西。如何的能够防范呢,要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什么才会最为吸引到孩子,很多孩子被拐骗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犯罪嫌疑人拿了孩子渴望得到的东西来进行诱惑,如果是一些熟悉的人的话,就会拿孩子想要,但是没有得到的东西。
特别是在吃的东西方面,最为普遍的采用,而导致了孩子被骗,所以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陌生人给的东西一定要礼貌的拒绝,当然也不只是陌生人,即便是有的认识的人也应该告诉孩子果断的拒绝别人的东西。如果平时有出门的时候孩子一个人在家的话,那么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随便开门,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强的话,可能有人敲门就会惯性的认为是父母回来,所以父母可以建立起一种习惯,出门带钥匙,回家避免敲门,这样使得孩子的安全意识加强,那么就告诉孩子无论谁敲门都不要开门,而孩子也不会误以为是父母回来,这样自然就能杜绝很多安全隐患。
我们在进行 孩子教育 的过程当中,要加强孩子的生活常识认识,比如火灾救援的电话,以及常用的一些急救电话号码等等,另外父母或者是家里面的电话,在孩子的记忆力开始形成的时候,也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样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如果父母不在身边的话,也能及时的进行联系。孩子在6岁之前的阶段,父母最应该的就是多陪陪孩子,因为6岁以后就会开始跨入到学生时代,而后面就会越来越少的时间在父母身边。
& & & & 外面很对安全隐患都在威胁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怎样避免和解决外面的安全问题。同时我们更要做到消除家里的一些安全隐患,让孩子在家里更舒适更安全, 家居中暗藏5大暗器 孩子安全要注意 。及时做到规避这些家中的安全隐患,防微杜渐,换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安全的防范意识。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呢?
我们农村学校的孩子中留守儿童多,安全防范意识更薄弱。要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迫不及待。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对班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基本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自救知识。班主任不仅自己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如山、生命责任大如天的意识,还要努力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其次,进行安全告知。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如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体育活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老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
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知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电路、天花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同学校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善待学生,改善关系。人们常称班主任为“班妈”,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要真正做到从细处着手、从长远着眼,无微不至。只有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
另外,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及行政法规宣传到每一位家长,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