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为此,我们开展了家校共育之阅读计划的实施,将阅读的触角伸向家庭,打开孩子们更为广阔的阅读之旅。本学期,我们学校抓住& 食出健康味&育得文明人&的理念,以& 酱紫蛙&的课堂节气饮食文化讲座,以及家校课堂——家长进课堂讲授饮食文化。家长变老师(角色变换),讲台变饭桌(情景变化),这样新颖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形成家校你共育之& 读好书、习美德、立良行&的氛围,帮助家长进行阅读的分享平台,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
案例描述
年12月14日,我们班级盛祖家的爸爸为全班同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餐桌上的礼仪》。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学会一般的就餐规矩,懂得餐桌上的礼仪,强化家庭美德和个人用餐形象。&家长拟下教学过程:
活动一:问题导入
1、通过孩子们熟知的卡通形象,导入关于吃的话题;一日三餐,吃过那么多次饭,你知道吃饭时的学问吗?你知道怎么做才文明有礼仪吗?
2、揭示课题:餐桌礼仪
活动二:说一说,议一议
1、讨论:在家里吃饭时怎样做才文明有礼仪?
2、交流总结:
&& 2.1吃饭前(洗手、主动摆放碗筷……)
&& 2.2吃饭时(不挑食、不剩饭、好吃的不独享……)
&& 2.3吃饭后(擦桌子、洗碗筷……)
&& PPT讲解用餐礼仪(就坐、用筷、聚会、宴客)
3、拓展:学校用餐礼仪
&&&讨论、交流、归纳
l&&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奔跑追逐;
l&&排队打饭,安静的在座位就餐;
l&&吃饭时细细嚼、慢慢咽,不乱吐,不嬉笑打闹;
l&&端汤端饭要小心,不要弄翻;
l&&饭菜要吃干净,碗勺摆放要有序。
活动三:归纳总结
1、&今天这节礼仪课,你有哪些收获?
2、&小结: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涵,就餐事小,但是以小见大。人的最基本的素质就体现于此。文明就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就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活动四:分发小零食。
快乐的结束这次& 餐桌上的礼仪&课程
教学结束后,家长写下了自己的课后反思:&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餐桌上得以体现,家长进课堂授课的形式为家庭教育提供了舞台,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让孩子们学得更加轻松自在。&
案例分析
借用家委在当月班级工作的反馈中提到的话语:& 孩子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也是学习为人处世的地方。刚入校的一年级同学还是过渡期,会有很多的不定因素。话说老师一句话顶家长十句话,所以孩子就像海绵学校就是盛水的容器,孩子在学校能吸收各种知识为了日后展现最完美的自己。本月学校进行了次家长进课堂的活动,主题是& 食出健康为 育得文明人& 我们班盛祖家同学的爸爸在讲台前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餐桌上的礼仪》,通过35分钟的听讲能让同学们有所学有所改。粒粒皆辛苦,米饭不浪费,蔬菜红肉白肉助健康!争取午餐光盘的同学会越来越多!&。
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来看,家长进课堂的形式特别新颖,很符合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探求新鲜感的欲望;而且,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这也与我们学校& 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一脉相承,食育的文化与阅读文化相辅相成,所以这样一堂35分钟的课堂虽短但意义深远,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案例反思
书香浓浓正当时,百年适存承积淀、品书香、育新人。通过大量诵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书香氛围。书香的文化不仅仅只在书本上,而在饮食文化上,食育的课堂上,更在于学生的身体力行上。俗话说:一杯牛奶强壮了一个民族。那么,吃好、喝好,强壮的不仅仅是身体,而是强壮了一个国家的未来。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