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关于印发《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2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四、继续深化协同创新,增强高校创新能力 14. 加快推进国家双一流建设工作。 按照国家和本市 双一流 建设部署,指导入选国家 双一流 建设的高校加快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同时强化 双一流 建设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上海其他高校争创国家 双一流 。全面推进

四、继续深化协同创新,增强高校创新能力


14.加快推进国家& 双一流&建设工作。按照国家和本市& 双一流&建设部署,指导入选国家& 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加快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同时强化&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上海其他高校争创国家& 双一流&。全面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加快推进新一批研究型高校高水平建设,启动实施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分步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中期评估。



15.服务科创中心建设。指导上海高校围绕创新集聚区汇聚资源服务支撑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指导相关高校进一步优化科研布局,积极参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等建设。指导高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工作,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推动有条件的高校试点建立成果披露制度。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6.深化高校自主管理。改进高校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继续推动建立市属高校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深化高校职称改革,优化高等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设置。扩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总量按高校分类考核评价结果进行统筹分配的办法。深入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以创新团队建设推动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在第三批试点高校选拔若干创新团队。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



17.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管理办法,增加支持力度,扩大支持数量。优化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完善上海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平台,加强人才协作和科研创新。做好有关人才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青年英才专业发展体系构建和平台支撑,全面实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各项目计划的实施工作。继续实施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学科研启动资助工作。完善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扩大师资博士后招收规模,提升师资博士后支持力度。继续实施高校青年英才揽蓄工程,重点选拔海外优秀青年人才,打造上海高校青年英才& 蓄水池&



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



18.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发展。积极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发挥人文交流及智库建设等& 桥头堡&作用。继续支持和指导&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等重大项目。加强本市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基层党建和思政课督查工作,落实上海高校& 双一流&理工农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备案制,鼓励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整体质量。发挥上海高校孔子学院工作联盟的作用,落实上海市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推动上海高校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特色发展、质量提升。



19.促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拓展上海与各国家友好城市之间的教育合作交流。办好& 上海教育展&,实施& 上海暑期学校&& 一带一路&教育培训等项目。推进&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实施& 上海高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项目&,支持高校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20.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推动沪港大学联盟工作,落实合作项目。举办全国港澳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组织开展台湾籍教师培训项目。



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21.深化高考综合改革。优化院校专业组设置,引导在沪招生院校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选考科目需求。进一步优化艺体类招生工作。



22.推进高校美育工作。推进第三轮《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依托高校建设若干高层次文艺人才工作室和紧缺文艺人才工作室。重点支持建设若干高端文艺人才培养机构。开展紧缺文艺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推进学生艺术团及联盟品牌建设,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大学生原创音乐、创意节等活动。提升师生人文艺术素养,开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及艺术师范类学生基本功展示。组织实施学生文化艺术实践活动。



23.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深入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继续推进高校& 个性化&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依托有关高校,推进足球、篮球、排球及田径等运动队联盟运行。指导有关高校做好高水平运动建设管理工作,研究建立市级管理平台,推进高校体育评价工作。组织做好体育赛事活动。推进高校卫生保健管理平台规范运行,强化传染病疫情信息报送,加强指导。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依托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平台,完善学校卫生日常监管机制开展卫生安全检查。开展卫生保健骨干人员培训。做好大学生医保、义务献血及红十字等相关工作。



24.推进科普和国防教育工作。继续推进青少年高校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建设,组织评选新增实践站点,试点科学实践工作站初中站点建设,完善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建设。推进学校垃圾分类管理、馆校合作、自然保护周、我爱集邮、科普进校园等工作。完成高校征兵任务,开展大学生征兵督导;做好& 走进边防线&等相关工作。做好毒品预防教育& 五落实&,多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涉毒情况监测和涉毒学生帮教工作。



25.夯实高校安全监管体系。按照技防& 十三五&规划& 六大六化六全&建设目标,加快& 大安防、大数据、大集成、大应用、大联动、大平台&建设,做到& 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处置系统化、运维专业化、资源一体化&,形成& 全域覆盖、全面监控、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天可控、全程可溯&的高校公共安全监控体系,引导全市高校全面提升技防系统基础建设和智能应用水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加强后勤与安全保障责任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等主题宣传、教育、演练活动,营造& 安全第一&的高校安全文化氛围。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进校园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提高防汛防台能力,完善防灾减灾风险评估机制。



26.做好高校后勤工作。落实《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22)》& 智慧后勤建设&的工作要求,按照& 便利、普惠&的原则,围绕师生对生活品质、全面发展、文化休闲等方面的需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理念,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生活、学习环境。按照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要求,聚焦节能环保、能源管理、防灾减灾、校园运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等重点领域,加强互感互知、数据分析、智能化决策等技术的应用,完善和提升信息化支撑校园精细化管理、平稳运行和突发事件处置的机制和能力。



27.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编制生态文明教育大纲,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支持生态文明教育品牌& 青未来&项目建设,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建设校园低碳实践区& 青未来社区&,支持学生环保社团联盟发展。开展实验室等室内环境质量以及校园土壤、水质监测,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实践活动,推广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绿色照明、立体绿化,建设节约型、节水型学校和绿色校园。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等资源循环利用工作。



28.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深入推进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上海教育信息化项目的统筹规划、归口管理、绩效评估和标杆示范工作。建设上海教育云,实现教育云网融合,推动部分高校试点运行。实施推进& 一网通办&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逐步将公共服务事项接入& 一网通办&总门户。完善上海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推进各级各类教学资源开发和移动学习应用。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完善应急响应体系,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加强& 上海教育&门户网站和办公系统安全及技术管理。



29.推动信息化与高校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开展各类信息系统的整合,建立市、区、校相衔接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归集、管理。加强教育数据在教育管理与教学各环节的利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撑作用。推进实施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学校培育工程。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普及应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网络课程建设。



30.做好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着眼点,加强高校就业与招生、培养等关键环节的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数据挖掘和分析,全面提升就业工作质量。推进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深化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方式,培育特色鲜明的生涯指导教育模式。打造创业带动就业升级。落实好新一轮《上海市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计划(-2022年)》,围绕大学生创业准备、企业创办、企业初创、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推进精准高效创业服务的举措,助力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31.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加强规范管理。开展学生资助规范管理自查自纠工作,建立定期专项检查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公开透明。加强队伍建设,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培训,实施全程化系统培训和考核,提升学生资助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育人功效。搭建工作平台,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政策研讨、经验交流、专项研究,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提升工作成效。



八、注重教育规范管理,夯实教育改革基础



32.开展教育政策研究。继续实施好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教育公共政策)专项,聚焦当前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和教育法治领域的重点任务进行立项,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形成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继续实施好四家名刊的& 教育法治名栏&打造计划。建设& 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33.加强依法治教工作。推进高等教育& 放管服&工作,推进相关高校深化实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做好依法治校创建的申报、评估与认定工作,年全面完成全市高校依法治校标准校创建工作。深化依法治校年度报告制度。深化依法治校年度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本市& 全面依法治教实践区&指标体系,科学细化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各类宪法、法治宣传教育以及普法品牌活动。



34.推进高教督导工作。进一步督促和指导高校落实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结合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适时开展本市高等教育评估监测,进一步形成切实可行、运作高效的本市高等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助力上海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组建专业化工作队伍,采取& 飞行督导&的方式,开展职业院校和高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专项督导,进一步督促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35.深化高校财务管理。开展高校生均培养成本调研,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生均综合定额制度奠定基础。继续加大对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项目投入。在现有试点高校基础上,对新遴选成为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对纳入高水平应用本科院校试点和培育建设的高校给予经费支持。重点保障第二阶段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根据部市共建协议,安排在沪部属高校& 双一流&建设地方配套经费。



36.推进高校审计工作。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各类审计业务,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力度;加强审计整改闭环管理,完善联动机制和整改销号集体决策机制等;优化审计成果运用,探索审计公开;继续组织开展市属高校内部审计(基础性状况)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高校分类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37.深化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深化教育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高等教育领域要以提升受援地区高校学科和专业水平为重点,以人才培养、合作科研、平台共建、成果转化等为抓手,帮助受援地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



38.加强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对全市大学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的抽查工作,切实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指导各学校加强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举办上海市留学生中国诗文诵读大会等文化传承活动;继续举办& 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组织师生参加& 中国诗词大会&等语言文化品牌活动。加强普通话教学指导,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免费测试的参测率和合格率。积极推动上海大学建设上海方言文化体验馆。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开展新& 国标&背景下的上海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况调研。支持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等语言文字科研基地建设。



39.推进高等教育基本建设项目。进一步推进高校& 十三五&建设,指导推进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建设改造工程、上海海洋大学新建游泳馆、上海健康医学院综合医技实训楼工程以及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拓展工程等项目建设。指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推进浦东校区建设,指导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推进奉贤校区建设,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进浦东新校区建设。做好市属公办高校整体承租市区两级公租房租金补贴工作。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48日印发




&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