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户上海申请攻略
政策、材料要求及申请流程
01、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
02、 留学生创业落户上海政策
03、 留学生落户上海小贴士
04、 留学生落户上海流程指南
05、 留学生落户申请材料要求
06、 留学生落户家属随迁材料要求
07、 公司资质要求
08、 2年待业期
09、 领取批复后办理流程
* 点击每条文字,即可查看详细内容
相关查询方法及使用教程
01、 新版学历认证使用教程
02、 法人一证通申请流程
03、 新系统使用教程
04、 新系统约号流程
05、 社保查询方法
06、 个税查询方法
07、 出入境查询方法
08、 档案去哪儿找?
09、 需要翻译相关材料该去哪儿?
* 点击每条文字,即可查看详细内容
虽然,攻略已经到手,但在申请落户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时候,那些你认为很小的问题,或许在审核过程中,却刚好被查到。
轻则,耽误申请时间;重则,或许一个问题点,就让你失去了落户资格。
所以,同学们申请提交材料时,还望仔细检查后再提交。
祝大家顺利过审,早日落户!上海人社局会不会在以后取消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政策?
2021年会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
但本人从事留学生服务近10年,一路看着上海留学生政策由简单变复杂,
根据这些年的一些规律,
老师这边可以对此问题进行一个粗略的分析与预估.
一、会不会取消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方式?
首先上海市人社局,取消留学生落户上海方式的可能性不大。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目前国内各个新一线城市看齐的“榜样”,每年都会有无数的人才涌进这座都市,也吸引了无数的旅客观光旅游,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认清楚一个事实,
对于目前的上海来说,已经慢慢的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瓶颈期,
这时应该怎么办?
解决方法只有不断的借鉴各国的发展经验,吸引更多高端知识的海外人才,
所以站在上海这座城市的持续发展性角度来说,
“以留学生可直接在上海落户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就业”这条政策方针,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什么变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生想要落户的门槛势必也会越来越高。
而至于给予更多的国内大学生的发挥舞台,其实这是国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普遍误解,针对吸引国内大学生来上海就业,上海市人社局早就出具了相关应届生打分落户上海政策:
只要达到标准,依旧可以落户上海,除此之外通过人才引进、居转户、积分落户等方式落户上海,这些都给国内真正有才的人才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和舞台。
所以终上所述,在2021年上海市人社局并不会取消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政策,
但2021年以后留学生落户上海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
二、给近期留学生入职建议?
既然对于留学生来说,之后留学生落户政策不会取消,那么对于近期刚入职,并且将来想在上海落脚的同学来说,有哪些好的入职建议呢?
找工作方面:
1. 留学生所入职公司注册资金必须在100w以上,注册地在上海。
2. 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可以先与公司hr沟通,是否愿意配合你进行落户申办,不愿意的不要入职(需要注意的是,也可以开玩笑的问问在申请的时候会不会突然要你签订什么劳动协议书)
3. 劳动合同、社保、个税的缴纳必须在同一家注册地址在上海的公司。
社保和个税建议(累计一年的同学*1.5):
因疫情影响目前社保是3月申报7月调整
1. 目前刚入职的留学生社保基数和申报工资建议≥9500
2.老员工不能在7月前拿到批复的,3月一定记得申报到9500
3. 社保和个税需要在同一家公司连续不断的缴纳,如果有事假、病假等特殊情况,事先跟公司协商好,否则会出现当月个税不够的情况导致需要重新累计。
4. 社保和个税一定要匹配,意思就是你多少工资就交多少对的税,一点税也不能避,如果出现了新个税法的申请补贴情况,请及时申报,并在申请时进行补充说明。
三.2021年及以后留学生落户政策的预估?
本人就以后落户的留学生落户政策做出了以下预估,仅供各位留学生参考!
1.留学生所需缴纳的社保月数增多:
目前来说,留学生所需缴纳社保月数为6个月或12个月两种情况,这个月数对于居转户7年及其他的落户方式来说确实相对少了一些,所以在以后,可能留学生想要落户上海的话,所需缴纳社保的月数可能会增多,比如两年。
2.留学生的最低学历要求提高:
以后,HND起点及大专起点研究生的申请难度可能会变高,目前来说国外本科也可进行落户,但之后,可能需要将自己的最高学历提升至硕士及以上。
3.出入境记录及境外逗留时间更加严格:
目前来说研究生学历,境外累计学习时间需要满足182天,而到了以后的新政策,如果境外逗留时间达不到365天,则有可能会被上海拒之门外。
4.根据以往每年社平的涨幅,工资和社保基数要求将会更高
整体来说,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留学生落户上海的办理流程和材料应该会更加简化,但门槛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陈老师希望那些还没有及时办理落户申请的留学生们,抓紧时间在之前争取完成落户申请,这样可以及时避免政策门槛的提高与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