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如何教育一个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孩子 又该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玩游戏机,就是不好好学习,家长问关鸿羽这么办?关鸿羽告诉这位家长:第一,不能绝对不让玩,游戏机里也有知识,也可以训练人的大脑;第二,玩的时间不能太长,可以与孩子定个协议,借此促进孩子的学习。

作者:五花八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7484365/answer/8338181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两大重要因素,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效果可能就不明显,进而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对学习感到厌倦。建议各位先跟老师沟通,找到孩子为何不爱学习,继而针对性地找到方法,为孩子调整。2.让孩子享受学习的成就感当孩子不断失败,无法成功的时候,他就会丧失继续奋斗的动力。家长这时候就需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一开始,家长可以找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做,当孩子答对的时候,家长要毫不吝惜地夸奖孩子,给孩子一些实质性的奖励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以后,便可以渐渐提升问题的难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耐心地陪伴孩子并给予帮助。3.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孩子的自我鼓励可以帮助他时刻充满学习的动力,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把握一切适当的时机,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告诉他只要他动手去做,他可以做得比任何一个人都好。还可以引导孩子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以及完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当孩子圆满完成时,家长就可以赞美孩子,并可以给他一些实质性的奖励。4.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默默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家长对于孩子的言行举止要了然于心,然后对症下药,根据孩子的举动,正确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家长要让孩子完全敞开心扉,与自己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对孩子真正起到指导的作用。5.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适当引导孩子参加多种文化活动。学校里单调枯燥的文化学习会逐渐消磨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引导他参加多种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孩子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道路上,家长要循序渐进、切记操之过急。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头脑来观察、思考和吸收,所有的知识和经验都必须通过他自己的实践才能得到。孩子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学习的,他会摸索,会迷惑,会浪费时间,甚至会养成坏习惯,但这就是孩子,家长是急不得的。“孩子不爱学习,我怎么说都不听!” 5月24日,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首批专家关鸿羽教授,给南宁的家长们上了一堂家长教育课。在课后的问题解答环节中,孩子的学习问题成了热点问题。
家长让孩子学习,孩子为什么不听?关鸿羽教授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家长说得不对;第二,家长说得对,但是说的方法不对;第三,家长说得对,方法也对,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没威信。这个回答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很多家庭教育的“门道”。
家长说得不对
对策:家长需学习转变观念
重智轻德,是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后最常出现的问题。“家长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要学习。”关鸿羽主张,家长应该订几份家庭教育的报纸,买几本家庭教育的图书。家庭教育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家庭教育只有一次,不能重来”。
家长该如何选择图书?“一定要挑辩证观点的,不要挑极端观点的。”关鸿羽建议家长选书时要看作者,买“XX著”的而不买“XX编”的。著作一般需要做过研究和实验,而不是东抄一点,西抄一点来的。
另外,关鸿羽强调,不论书多好家长都不能照搬,首先要研究自己的孩子,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以及某个问题的主客观条件等。
家长说的方法不对
对策:要研究方法
关鸿羽表示,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用居高临下、单刀直入的方法和态度,这是不对的,说服教育要力争做到情是深的,心是软的,语言是感人的。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心理暗示法
案例:一个孩子考试没考好,放学回到家后就钻进屋子里了,家长二话不说,把门一开就先打骂一顿,然后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打完了,孩子反而变得无所谓了,孩子想反正也挨打了,所以后面家长唠唠叨叨说了很多,他根本没听。
“孩子长大了,教育不要直不楞登,要巧妙一点。孩子关上门意思就是不让你进去说,不想听你说。” 那怎么教育呢?关鸿羽给那位家长支了一招,孩子家长应用了果然凑效。
具体方法是:孩子第二次考试没考好,又钻进屋里,把门关上了。孩子父亲干脆不进门,在门外对孩子的母亲说:“咱俩说的话,可别让孩子听见。”其实声音正好能让孩子听见。孩子一听想,“不让我听,我偏要听。”于是就趴在门口听。父亲说,“孩子没考好,可咱们孩子有志气,这次一定会吸取教训,下次一定会努力!你猜咱孩子在屋里干嘛呢?正偷偷下决心呢。”其实孩子根本没下决心,一听到这话就开始下决心了。然后母亲又说,“孩子没考好,也不能全赖孩子啊,咱俩也有责任啊,咱平时也没好好抓他学习,有点时间就打麻将。要检查,别让孩子检查,咱俩先做检查。”正说着,孩子推门出来了,激动地说:“爸爸妈妈,不赖你们,赖我,这次没考好,下次我一定好好学,考出好成绩!”
关鸿羽说,这用的是心理暗示法。
不教而教
案例:一个孩子数理化很差,不好好学习,但是特别爱看战争、武器的书,买了很多枪、炮、坦克之类的玩具。母亲急了,没收了孩子的书,把玩具给砸了。结果孩子生气了,好几个星期不跟母亲说话。
“我要是他,我都不跟你说话,我最喜欢的东西你给我砸了,我还跟你有什么话可说?小孩为什么爱看战争的书?要想知道这问题,你先看看战争的书。”当孩子母亲按照关鸿羽的话,去看完孩子那些战争的书籍,也被深深吸引了,她这才理解孩子。然后,关鸿羽让她和孩子聊战争……母子有共同语言了,当孩子谈得最热的时候,关鸿羽让母亲说了这么一句:“你知道那么多战争的事,你准能当一名军事家。”孩子一听更来劲了,继续遐想翩翩继续吹牛,母亲接着来这么一句:“你要是考不上军事院校,你的军事家梦可就完了。”紧接着母亲帮孩子分析,“现在的军事家可不是当年的土八路了,要军事院校毕业,没有科学文化知识根本就指挥不了打仗。”这样孩子听后自会暗暗下决心好好学习。
“这就是不教而教。表面上看不是教育,是聊天、游戏,实际上就是教育。”关鸿羽说。
热处理法
案例: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玩游戏机,就是不好好学习,家长问关鸿羽这么办?关鸿羽告诉这位家长:第一,不能绝对不让玩,游戏机里也有知识,也可以训练人的大脑;第二,玩的时间不能太长,可以与孩子定个协议,借此促进孩子的学习。如告诉孩子成绩达到什么程度就让玩多长时间;如果成绩不好,就不准玩了。那家长听了说:“那也不行,订协议他不执行啊。”
于是关鸿羽提出跟孩子聊聊的要求。一见到孩子,关鸿羽就说:“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呀?你游戏机能玩到什么程度?”孩子一听说游戏机,就兴奋:“老师,我全班第一。”一般家长一听到这话就会责骂孩子,“你光知道玩第一,学习怎么样啊?”可关鸿羽不这样,“玩第一也不容易啊,傻孩子玩不了第一。要不咱俩赛赛?”孩子同意了。但关鸿羽想了想说:“我不跟你赛,你这个水平太低了。”“老师我这玩第一的水平还低?”“别看你玩第一,这游戏的事多着呢,你都知道吗?”孩子以为自己对游戏无所不知:“你问不倒我。”这时关鸿羽不说玩了,提高了层次:“第一,游戏机是怎么发明的?这个人是怎么成才的?第二,游戏机哪个厂家最高?每年的出口量是多少?第三,游戏机的原理是什么?”孩子被关鸿羽问得一愣一愣的。“你看一问三不知吧?我要是你,我那么喜欢游戏机,我就发明游戏机,战胜国外的。让全世界的孩子都玩自己发明的游戏机。你愿意吗?”孩子当然愿意。“那么你知道怎么才能发明游戏机吗?要发明游戏机首先要把基础的数学语文学好,基础都没打好,原理都不知道,将来你怎么战胜国外的?”“这也有关系?”“那当然了,干什么都与学习有关系。”
关鸿羽表示,这叫热处理法。就是抓住孩子的热点问题,结合热点问题来教育,一般都听得进去。如果是单刀直入的、生硬说教的、空洞干瘪的,那么孩子是不听的。所以家长要研究方法,孩子说不听,主要是方法不对。
家长没威信
对策:像朋友一样相处,定家训
“像朋友一样相处,就能树威信,不像朋友那样相处,反而不能树威信。”关鸿羽说,树威信不是专制,如果总是居高临下地控制,很难有威信,造成孩子不愿与家长谈话。
关鸿羽表示,家长和孩子应该是朋友的关系,同时也是长辈和孩子的关系,要长幼有序。两者是不相冲突的,可以结合。相处时是朋友关系,在家庭事务的处理中,要长幼有序,也就是说最后“拍板”的还是家长。

为什么很多家长在孩子心中没威信?“溺爱是最主要的原因。孩子从小娇惯,总是想干什么干什么,最后家长说什么反而不管事了。”关鸿羽表示,他主张每个家庭定一个家规。如孩子每天玩游戏机半小时,超过就不给玩了。家规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协商,共同遵守。有了家规,孩子做到了可以表扬、奖励,做不到就要惩罚。这样,家长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如何教育一个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孩子 又该怎么让孩子爱上学习(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