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职称的教师真的很优秀吗?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
我认为,不是所有的高级教师都很优秀,但高级教师中肯定有许多是优秀教师。当然其中也会有很多不是优秀的老师。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明确优秀教师的标准
在网上查了一下,关于优秀教师的标准,主要的点有:爱教爱校、爱生如子、乐观向上、谦虚好学、努力创新、不断反思、知识渊博等等。还有的人把优秀教师的标准定为“四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但在生活中,一个人具备一些优良品质并不是难事,有许多人都能做到。但要让这么多的优秀品质都集中到某一个人的身上,那是何其难呀?所以,所谓的优秀教师,应该也是一个相对突出、相对优秀的概念,不能太过苛求。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那么高级教师中存在着相对优秀和相对不优秀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高级教师中确实存在许多优秀者
1、书教得好的高级教师
有许多的教师,书教得好。一方面他知识扎实,教学效果好,所教出来的学生学业成绩突出,许多家长托人找关系想方设法想把小孩送到他授课的班级。
&
这部分教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是毕业班的把关教师,是家长眼中的优秀教师,也是每年的教学质量奖、高考突出贡献奖的获得者。这样的老师业务精湛,教学效果显著。因而他不缺少各种荣誉,评高级职称也是顺风顺水。同时,从教学方面说,高级职称,对他来说也确实是实至名归。
2、学生工作做得好的高级教师
还有一些高级教师,他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他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得到学生永远的爱戴。在学生入校前,家长就打听他当哪个班的班主任,想办法要把小孩送到他的班级。而在他的班级里,再顽劣的学生也会被他驯服得服服帖帖。
而且最后都有不错的成绩。由于班主任工作突出,许多老师都愿意和他合作,带他的班级。这样的老师能说他不优秀吗?
3、确实有各方面都优秀的高级教师
如果说以上两类老师占了高级教师中的绝大部分的话,那我们可以说,这些老师属于某些方面的突出,也正是这些突出项让他们赢得了高级教师甚至优秀教师的称号。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教师确实优秀,而且不是单方面的优秀。不管是在教书方面还是育人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这些老师,有的年纪轻轻就是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师,有的在农村学校,也有的在城市学校,有的不但破格晋升副高,甚至都是正高级中小学教师。这些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事迹感人、工作成绩惊人,是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是真实的也是真正的高级教师,他们的优秀和高级职称真的不是我们说的浪得虚名。
三、高级教师中确实存在一些不优秀的老师
也就是说,有的高级职称评上了,不一定是优秀的教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老师属于这种情况呢?
1、农村学校老师教龄达标,自然晋级的老师
近年来,有的省份规定,在农村学校工作满30年,可以不受结构指标的限制,自然晋级高级职称。这是国家鼓励农村教师从教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部分老师评上了高级职称,他是因为教龄达到了30年,直接就评上了。也许他一辈子就这么平平凡凡,在乡村学校,坚守了大半辈子,但因为农村学校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不能开展,更不能和城里学校相比,这部分高级老师虽然他们的工作值得肯定,甚至可以说是平凡而伟大,但如果从优秀教师的的标准来看也确实谈不上有多么优秀。
2、人际关系好、会来事的老师
有一部分老师,很会来事,人际关系不错,喜欢公关也善于公关,遇事总喜欢跑关系,找人。这些老师,平时业绩平平,但到了评职称的时候,因为自身实力不过硬,他每一个环节都去托人找关系,因为他心虚唯恐自己评不上,所以本就业绩平平的他,就这么一路评上高级职称的。可以说,这部分人虽然评上了高级职称,但也谈不上优秀。
3、部分学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
还有一类不是那么优秀的高级教师,就是学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他们之所以能评上高级职称,是因为他是学校的领导。他们带的课本身就少,有的甚至都不带课。他们之所以带很少的课,也是为了评职称的时候不至于让人说不在教学岗位。又因为是学校领导,行政事务多,也没有时间潜心研究教学。评职称的时候,因为有一定的权利,加上人脉资源广,一些需要的材料或证书他们都能想办法弄到。所以高级职称也就很容易评上了。这部分人评上了高级职称,在教学方面来说也谈不上优秀。所以也不能说是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