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的杨先生此前一直担心:今年幼升小会不会像社会上有人谣传的 & 多校摇号&。随着小学新生入学政策的出台,他悬了一个多月的心终于落地了。今年的幼升小政策基本维持去年的不变,而且不用去学校排队,直接在网上登记就行。
教育局召开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工作新闻说明会,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长荆俊杰介绍说:& 今年严格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学区覆盖辖区、随迁子女入学‘两为主’的原则。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原则上应在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学校就近入学。&他还强调:& 适龄儿童接受小学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采取或变相采取考试、考核、测试等方式选拔新生,不得以各种竞赛成绩、各类考级证书、表彰获奖项目等作为小学入学的条件或依据。&
谈到今年的工作变化,荆俊杰表示,一个是实行了网上进行信息登记,不但让家长而且让学校都减轻了不少负担,也减轻了教育部门的工作压力,能第一时间摸清底数;还有一个就是更加规范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
想入学必须年满6周岁
根据安排,想在今年入小学的孩子必须是及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任何学校不得接收8月31日前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太原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登记报名须提供:《居民户口簿》;《房屋所有(产)权证》;《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适龄儿童户籍变更截止时间为4月30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登记报名须提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原籍《居民户口簿》;进城务工人员在本市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4月30日前办理);进城务工人员有效《劳动合同》及个人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证明(4月30日前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或一年以上有效《营业执照》(4月30日前办理);随迁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和《预防接种证》。
阳曲、娄烦两县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六城区居住并务工的人员,其子女如需在太原市六城区小学入学的,登记报名时需提供:《居民户口簿》;在本市六城区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4月30日前办理);有效《劳动合同》及个人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年的证明(4月30日前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和《预防接种证》;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扶贫手册(或其他相关证明)。
一栋楼不能划到两个学区
今年的学区划分原则是& 尊重历史,注重衔接&,按照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相一致的原则划定小学学区范围。学区划分实行动态管理,各县(市、区)教育局可根据当年各小学招生计划和学区内适龄儿童数量及分布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学区划分要相对独立,不得出现如同一幢住宅楼划分为两个学区等情况。对于调整范围较大的学区,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由各县(市、区)教育局或委托相关小学组织召开小学学区划分听证会,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
小学一年级新生班容量原则上控制在45人之内,最多不得超过50人。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小班化教学。
& 人户一致&适龄儿童入学
户籍所在地(户主为直系亲属或适龄儿童本人)与实际居住地(直系亲属或适龄儿童本人房产证)一致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
当登记报名人数未超过学区小学招生计划时,全部安排在学区小学入学;当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学区小学招生计划时,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落户时间顺序安排入学;超过学区小学招生计划未能在学区小学入学的,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相对就近的公办小学入学。
直系亲属系指相互之间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
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入学
对于县域内& 人户分离&(户籍地与居住地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但户籍、住址分离)的适龄儿童入学,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相对就近入学,不得择校。
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不在同一县级行政区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原则上应回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学校入学;确需在实际居住地县(市、区)学校入学的,由实际居住地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区小学教育资源情况和本地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情况统筹安排入学,但不得择校。
本市户籍集体户口适龄儿童入学,无房户凭房产管理部门出具的无房证明,由集体户口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但不得择校;有房户凭直系亲属或适龄儿童本人房产证,由实际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但不得择校。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进城务工人员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 两为主&,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和要求,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入学,但不得择校。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通过增加接收随迁子女入学公办学校数量、优化接收学校布局布点等措施,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
阳曲、娄烦两县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六城区居住并务工的人员,其子女如需在居住地入学的,参照县域内& 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办法执行。阳曲、娄烦两县要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本县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具体办法。
军人子女、外国学生入学,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其他情况适龄儿童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结合本县(市、区)实际统筹安排入学,但不得择校。
民办小学招生同时进行
各民办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招生实行自主招生、免试入学。其自主招生办法、招生广告及招生简章须向审批机关申报备案,经审核后通过学校网站向社会公布。
凡自愿选择到民办小学就读的本市户籍和随迁子女适龄儿童,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入学信息网上登记。民办小学不得录取未进行入学信息登记的本市户籍和随迁子女适龄儿童。在规定的招生时间截止后,民办小学不得再以任何形式进行招生。
自愿到民办小学就读的适龄儿童,其监护人要与民办小学签订相关协议。凡已被民办小学录取且已签订协议的适龄儿童,教育部门将不再为其安排公办小学学位。
得知今年的入学程序,不少家长和学校纷纷点赞。& 去年我家邻居为了孩子上学,早上6点就去学校排队。因为材料有问题,一上午来回跑了三趟,连班也没上。这个网上登记好,只要有电脑能上网就能登记孩子的信息,不用请假不用排队不用起大早。&市民杨先生感慨道。记者了解到,去年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个好一点的学校,不管符不符合入学条件,都去试一试,这不但浪费了家长的时间,也加重了一些学校的工作压力。几位小学校长也表示,去年为了接待来信息登记的家长,学校好几天的教学秩序全被打乱,& 我们要抽调有经验的业务骨干,前期要培训,门口要加强安保,家长来了要发号,然后要审验材料、登记、录入。现在网上登记,作为校方来说基本没有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