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禅城区推进& 通济才智&工程建设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布,纵向来看,这是禅城近年来最有分量、最有影响力的人才政策,从人才福利待遇、扶持激励科技团队等多个层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通济才智&人才新政推出后,在社会和业界反响如何?人才新政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增添多少砝码?企业又有何期待?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传统行业
博士后工作站& 招兵买马&难
& 博士毕业两年后进入博士后工作站,这是进站的基本条件。刚刚博士毕业,大家在经济条件上并不是很宽松,这也决定了禅城对于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是很有吸引力的,包括安家房租补助、工资外津贴等能够解决人才面临的实际问题,这将助推博士后工作站接下来的‘招兵买马’。&
& 虽然陶瓷行业是佛山的强势传统产业,但其实这个行业要招到科研博士还是很难的。尤其是作为建筑材料这个专业,真正读到博士的人还是很少的。&金意陶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于,是国家级的博士后工作站,站长戴永刚这几天正在分析最新的禅城区人才政策,这是一份上周向外界公布的禅城& 通济才智&人才政策。而人才竞争之激烈,让企业感同身受甚至有些头疼。因为去年企业率先引进了两名意大利设计师,他们为企业产品的革新所做出的努力,受到了经销商和市场的一致好评,而今年一开年,两位从国外聘请的人才已经被同行业企业高薪挖走了。
事实上,作为博士后工作站站长的戴永刚本人,从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是2006年从家乡江西南下广东的。站长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企业未来五到十年的研发方向,确定前瞻性的科研选题,做好博士们的后勤服务工作。而在外界眼中颇为& 高精尖&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更多从事的是基础性研究,研究课题更多是作为企业的战略技术储备,这些研究还将作为重要的依据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潘志东博士,于去年12月29日成功出站,成为金意陶博士后工作站成功出站的第一位博士后。潘志东在这里从事的是有关陶瓷墨水的研究。尽管这一研究成果目前还没有在企业发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他的研究和工作方法、部分成果已经在企业的生产环节应用和更新。而他和他的妻子已经率先享受了每年2万多元的工资外津贴和5万元课题开题费用。
事实上,作为佛山这座制造业之都在传统意义上的强势行业——建陶行业,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等都先后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而禅城鼓励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基地招收博士后进站开展科研工作,每进站一名博士后,佛山市给予5万元、禅城给予10万元的科研工作经费,共计15万元。
& 陶瓷虽然是传统产业,但是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还是要依靠科技力量,而且陶瓷行业也十分重视人才的稳定性。人才重视平台,佛山聚集度最高的陶瓷行业正是许多陶瓷行业优秀人才的栖息地。&但一谈到博士后工作站& 招兵买马&的问题,戴永刚还是坦言:很难。尽管佛山作为& 建陶之都&,这里云集和流动着建筑陶瓷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信息、行业信息,外界可能会认为,在这个行业技术信息密集的区域,吸引优秀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到来应该不成问题,但事实上,佛山建陶行业优秀研发设计人才的缺失,却依旧是一个待解的问题。放眼全国高校,建筑材料相关专业的博士点本来就少,而这个专业的科研人员一直都是行业争相聘请的稀缺人才。
& 博士毕业两年内才能进站,这是博士后工作站的基本要求。按照通济才智的政策补贴,不论是购房租房还是对于子女和家庭的保障与关注,这些硬件条件对刚走出象牙塔的博士们来讲,吸引力还是蛮大的。&对于博士后工作站未来的抢才揽才之道,戴永刚持乐观态度,禅城有了通济才智这样的政策,为企业& 招兵买马&增添了重量级的砝码。
& 但在另一个层面上,津贴、补助等硬件条件只是发挥辅助作用,最终博士后工作站能不能吸引和留住这些高层次人才,关键还是在于用人机制与平台的大小,这也是高层次科研人员最为看重的。&他认为,从大的层面来讲,佛山建筑陶瓷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上,各个企业为人才提供的发展平台如何同样重要。& 我注意到,这也是通济才智政策强调的稳商扶商这个落脚点,一个区域的政策环境、行业企业环境的竞争力是需要持续打造的。&戴永刚说。
新兴产业
对人才的吸引力需进一步提升
& 尽管目前企业技术在行业里处在一个制高点,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企业还是感受到明显的人才竞争压力,因为生物医药这个行业是面向全球,面向北京、上海等这些地方进行人才竞争的,在考虑去与留的问题上,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将佛山这个城市与其他一线城市作比较。&
广东中西达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科之第一时间关注& 通济才智&人才新政。他告诉记者,当初来到禅城创业,就是看中禅城区这片创业沃土。在他看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生了变化,而人才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以前是机械运作,主要是把劳动力聚集在一起,现在则完全不同了,通济才智政策释放出的信号和导向,其实正有利于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的人才聚集。&
事实上,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21世纪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 钻石产业&,张科之从长三角国际都市上海来到珠三角城市佛山创立了自己的企业,他对佛山这片创业热土充满信心。他的广东中西达一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在成立了创新团队,在人才引进这一关键环节,佛山市和禅城区政府一共给予了1200万元的资金扶持。
他坦言,在人才政策制定上,禅城区的起步相对较晚,也正因为如此,禅城区汲取了众多大城市成功招贤揽才的经验,& 通济才智&人才政策更加系统、更加全方位。& 虽然在此之前,优秀人才在子女入学、安家补贴、研究生培训等享有不少利好的政策优势,但不同的是,‘通济才智’政策更加立体、更加全面。&张科之这样评价道。
张科之的公司目前有5位博士,而这个涉及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的新兴行业,正是& 通济才智&政策涵盖的重点产业范围。在张科之看来,生物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人才的嫁接能力不可忽视。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生命健康的需求逐渐提高,加之前段时间曝光的疫苗事件,大众对药物安全的关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生物医药行业的传统模式有可能被打破。在机遇面前,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产品非常关键,此间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 我们的技术在行业里目前处在一个制高点,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张科之话锋一转,& 尽管我们对企业的行业位置充满信心,但我们还是感受到明显的人才竞争压力,因为生物医药这个行业是面向全球,面向江浙沪,面向京津唐这些地方进行人才竞争的,在考虑去与留的问题上,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将佛山这个城市与其他城市作比较。&
& 作为企业管理者当然想法设法招贤揽才,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行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吸引力,不但要有种子,还要有土壤。&一个事实是,禅城生物医药行业目前的聚集度和竞争力还比不上其他城市,对于行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 政府专门出台这样的政策去弥补行业聚集性上的短板,是很有帮助的。&在他看来,人才关注的不仅仅是工资与家庭,& 通济才智&政策的出台为城市魅力加分不少,& 然而人才关注的不仅仅是工资,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行业的发展前景。&张科之说,人才政策与产业规划应该双管齐下,& 我们期待禅城区政府推出更多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政企强强联手,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更多可能。&
■政策解读
从人才角度稳商扶商奖励补助力度空前
& 我们健博通有50多人的研发力量,通济才智新政我最看中的就是第十三条和第二十条。&来自禅城区健博通的企业负责人蒋琼芳告诉记者,她所提到的& 第十三条&,就是涉及禅城人才政策中的激励机制与激励措施。按照计划,禅城将开展每两年一届的优秀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评选活动,禅城将面向从事科研和管理的优秀人才设立的& 金禅系列奖&(包括& 金禅玉兰奖&、& 金禅木棉奖&和& 金禅梧桐奖&),对为禅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科研团队予以褒奖,且参与评选对象不受学历、身份、户籍和国籍的限制。
构建开放型人才格局
近几年来,禅城区努力构建& 走出去、引进来&开放型人才发展格局,在& 万千英才&战略部署下,禅城积极推进& 互联网+政校行园企人才科技交流合作&,同时围绕人才国际化的发展目标,不断拓展国际引才揽智合作平台和人才载体服务平台,甚至在日本、美国硅谷禅城都有引才揽智的合作对象。而& 通济才智&人才新政,成为禅城区在构建开放型人才格局上的又一重大举措。
& 针对优秀的科研团队设立通济科技奖,给予每个获奖团队100万元的奖励资金,设立企业首席科技官,每年在重点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科技创新发展核心研发人才中,评选出10位首席科技官,每人每年一次性给予岗位津贴3万元。&禅城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通济才智&人才新政除了针对高层次优秀人才外,对于团队的奖励激励政策也是空前的。
& 通济科技奖、首席科技官的评比奖项,都是从发挥企业引才揽智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给予企业的引才揽智资金奖励,对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的,按档次、层次给予一定资金奖励,这体现出作为政府,希望能够从人才角度稳商扶商。&该负责人表示。
蒋琼芳所看重的第二十条,则更为明确地提出禅城为鼓励企业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将由禅城区经促局与人社局等职能部门每半年联合组织考核,对于企业引入优秀科研团队的,按照& 世界一流科研团队&、& 国内外先进水平科研团队&、& 优秀初创型科研团队&的标准给予100万、50万、30万元的资金奖励。
& 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本身就是企业从制造到智造转型升级中的迫切需求,现在政府从激励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和科研团队的角度,出台这样一个政策,带有非常明显的导向信息,对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禅城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同时,禅城还将遴选一批具有科研实力和创新带动能力的企业科研人才,确定为& 禅城创新驱动科技领军人才&重点扶持培养对象,并建立企业科研精英人才库,对到海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修培养的,按照所需学习经费50%的标准给予扶持,每年只限一次且最高不超过5万元。
& 我们最关注的是企业引进优秀科研团队的激励政策,以及禅城即将开展的通济科技奖与金禅系列奖。&金意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戴永刚认为,& 陶瓷虽然是传统产业,但是行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很多科技力量的支持,佛山是云集行业最前沿技术的地方,加上力度空前的激励奖励政策,这将成为吸引优秀人才和优秀科研团队来佛山的重要因素。&
奖励标准最系统最明晰
& 不管是人才补助和服务标准,还是企业科研团队的激励与奖励标准都非常明确,我们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小组,对照政策进行申报,把这个好政策用好、用尽。&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HR喻玲玲向记者表示。
在禅城区人社部门的解读中,禅城已有的人才政策体系重点在于,强化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公共服务。而这次出台的& 通济才智&人才政策,重点在于对引进禅城区的优秀人才给予培养扶持、对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和团队项目给予资金奖励,对现有优秀人才和科研团队给予培养奖励和对创新、创业和带动就业的给予资金扶持。人社局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主要产业园区、企业进行通济才智政策宣传,按照就高从优不重复的原则,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申报。&
事实上,禅城在& 万千英才&战略背景下推出的& 通济才智&人才政策,涉及的奖励补助措施就有19项,奖励标准的系统性、空前的明晰度与力度,让不少企业负责人感觉眼前一亮。& 通济才智&政策把引进培养国内外人才范围,划分为杰出高层次人才(A)、创业创新领军人才(B)、急需紧缺创业创新人才(C)和重点产业领域专业(职业)中级人才(D)四个大类,在人才引进培养扶持措施上,从设置安家补助、房租补助、工资外津贴、人才入户等八个方面进行补助。
& 从最早的金蝉卡享受医疗健康服务,到全方位的8项优惠,这个政策对个人激励鼓励力度是空前的。&一位在一家龙头制造业企业打拼多年的技术骨干告诉记者。而对照新政策,这位拥有硕士学位,并具有副高职称、多次获得相关科研成果奖的技术骨干,可以按照C类人才享受相关待遇。
以安家补助为例,正式引进的优秀人才三年内在禅城购买房屋的,A类人才可按购房金额的80%给予补助,最高为150万元;对于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房租补助,A类人才给予每月3000元房租补贴。C类人才可以按购房金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为30万元。
& 作为园区,我们最关注的是举办创业大赛或者举办学术会议的资助。&来自禅西的一家科技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对于创业孵化基地的扶持也是人才政策的题中之义。按照政策,申报成为区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的,区财政将给予30万的建设扶持经费。
此前的一个背景是,近两年来,禅城的创业孵化基地快速发展,仅仅在四年前,禅城挂牌的创业孵化基地还只有位于软件园内的佛山大学生孵化基地,紧接着,新媒体产业园、瓷海国际等陆续挂牌创业孵化基地。禅城不断探讨更为多元的孵化扶持模式,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入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中来,到,佛山创意产业园、绿地中心、普君新城、泛家居电商创意园等纷纷申请争做创业孵化基地。
此次新政,将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资金扶持、创业场地租金扶持、创业带动就业资金扶持等都纳入到扶持项目中来,这也成为禅城人才政策导向中,打造创新创业环境的重要着力点。
1.禅城区博士学历高层次人才共有390人(全区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总数)
2.2013年以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增加5777人,累积至年底,禅城区(含市直)专业技术人才达8.7万人
3.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37人
4.佛山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已举办三届(2011年、2013年、),在三届的评选中,禅城区企、事业单位共有36人获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称号(其中创新领军人才31人,创业领军人才5人)
5.禅城区现有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7家,佛山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6家。近三年,禅城区获批设立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家,佛山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