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北京落户政策--北京积分落户意义重大

落户动态
  • 2021-12-07
  • 浏览

摘要:小编了解到,的北京市积分落户在线申报系统已于5月22日开通,申报时间为期60天,到7月20日结束申报阶段,之后进入审核汇总阶段,各部门将对申请人填报的各项指标结果进行汇总处理。

7月9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关于积分落户职住区域指标填报注意事项的通知》,提示部分申请人需在7月22日至8月2日期间,到各区积分落户服务窗口出示房屋租赁合同、实际居住凭证等材料,还要提交一份由申请人本人亲笔签字的承诺书。在沉寂了1个多月后,积分落户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落户规模仍为6000人

小编了解到,的北京市积分落户在线申报系统已于5月22日开通,申报时间为期60天,到7月20日结束申报阶段,之后进入审核汇总阶段,各部门将对申请人填报的各项指标结果进行汇总处理。

&

对于公众最为关心的今年北京市积分落户规模是否会有变化?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积分落户政策试行期间,北京积分落户规模为6000人,并实行同分同落,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每年落户规模稳定在这一水平。

在资格条件、积分指标方面,均保持不变,但个别指标操作方式微调。具体来说,即符合四项资格条件(持有《北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方可申请。

在指标操作方式上,对个税指标的具体操作认定方式进行了适当补充完善,将原“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启动前连续三个自然年度内,申请人须每月按工资、薪金或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平均每年缴纳额在10万元及以上。补缴税款无效”的操作方式调整为“积分落户申报工作启动前连续三个自然年度内,申请人须每年按工资、薪金或劳务报酬所得或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平均每年缴纳额在10万元及以上。补缴税款无效”。申报由“现场”转至“线上”,填报字数压缩至130字左右。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开展首批积分落户工作,6019人经公示取得落户资格,截至目前已完成落户5625人,随迁子女4405人,实际落户10030人。积分落户正成为长期在京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一条公开、公平、透明的落户渠道。

据悉,面向社会公示的落户人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京稳定工作时间长,体现了长期在京工作的要求。二是年龄跨度大,中青年占主体。其中年龄最大的58岁,年龄最小的31岁。三是行业分布广。申请人来自科技服务、制造、金融、媒体、教育医疗、环卫、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等各行业。四是获得奖励加分人员更具优势,如100分(含)以上高分段人员中35.8%来自高新技术企业,23.4%获得创新创业奖项,12人获评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副教授宋扬撰文表示,北京已经确立了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规划目标,积分落户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明显降低落户北京的难度,但是这一改革同样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首先,北京市的积分落户改革是一项增量改革,为普通劳动者开辟了落户北京的一个通道。也就是说,积分落户是一条新增的落户渠道,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与其他现行落户渠道并行实施,如高校应届毕业生引进、人才引进、亲属投靠和工作调动等。事实上,原来的几种落户方式主要针对特定人群,多数的劳动者并不符合条件。

其次,从积分落户的指标设定来看,此次改革更倾向于普通劳动者。北京市的积分落户政策主要由4项资格条件和9项积分指标组成。4项条件包括持有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9项指标包括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教育背景指标、职住区域指标、创新创业指标、纳税指标、年龄指标、荣誉表彰指标和守法记录指标。


还需进一步完善

从正式实施至今,积分落户政策各界反映普遍良好,但同样有观点认为,当前的政策存在诸多不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进积分落户政策,希望引入更多的优秀人才,但北京这种特大城市需要减量发展,疏解人口增量所带来的承载压力。因此,在积分落户上会设定一个“天花板”上线,在引入人才的同时,也能兼顾到减量发展这一目标。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看来,北京的积分落户制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一,教育所占的分数太大,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感觉自己基本被排斥在政策的框架之外,使得绝大多数专科以下的人就失去了希望,这一点需要改进。

第二,应该更加强化“以益扩人”的原则,而不是去压制人口的自由流动趋势。对于北京的交通来说,如果住在郊区却在城里上班,就加大了交通成本。所以,应该把人住的地方、就业岗位创造的地方还有服务汇集的地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布局拉动就业岗位的创新,然后以人口流动来布局,可能会起到更明显的效果。

第三,北京市的繁荣发展需要多样化人才——既需要很高端的人才,也需要一些辛辛苦苦、默默无闻的服务人员,比如保姆、餐饮、宾馆服务员等。如果不能把这些人接纳到积分的体系里面,让大学生做服务员或者作宾馆餐饮,成本太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宋月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第一代流动人口大部分超过40岁、45岁,45岁的限制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应该取消年龄限制。

应该看到,作为超大型城市,一方面要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所有人提供好服务,另一方面又要按照中央总体要求控制住人口规模,在多难中实现这种平衡需要一个过程。长期以来,广大的劳动者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保障其合法权益、增强融入感和归属感,是北京市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客观地说,尽管积分落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积分落户政策给了普通技能水平的流动人口获得北京户口的机会,构造了一种社会阶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积分落户政策既促进了社会公平,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同时能够激励普通劳动者持之以恒,努力工作,从而实现自身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双丰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