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7月已经过半
届的同学们都已奔赴自己的下一个战场
据教育部统计
届中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高达834万人
除了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
今年各地的抢人大战也持续升级
一时间送钱送房送户口
零门槛落户横空都横空出世
那么鲜肉们都被谁抢走了呢?
01去哪儿就业
1、大学所在省市是首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选取了国内知名榜单中位列前十的高校,梳理了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从上图可以看出,毕业生大多愿意留在大学所在省市找工作,或者去邻近的发达省市。
但如往常一样在优质就业的催动下,依然有大批年轻人选择去一线城市追梦。
北上广深就业机会多,资源占比高,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更是大有裨益,这些优势现在仍然是二三线城市无法比拟的,自然吸引大批年轻人如潮水般涌入。
一线城市就是年轻人从小白到大神的修炼场,很多年轻人在一线修炼打磨完之后,到其他城市发展都不会太差,所以即便辛苦,年轻人们也愿意勇敢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北京,上海,现在广东省更受毕业生的欢迎。
这首先与生源有一定关联,作为中部地区的高教“龙头”之城,武汉吸引了诸多该地区的学子。再从广东的高校情况来看,仅有4所211高校。
但从经济实力来看,广东或许称得上高校大学生“洼地”,这与武汉的百万大学生资源在一定程度形成了“供需对接”。
另一方面,武汉众多的理工科高校以及专业,恰与广东的电子信息以及各类制造产业相匹配。
广东吸引的不止是武汉的大学生。以北京大学为例,2014年本科毕业生去广东就业的比例仅占10.43%,和,这一比例分别达到了33.59%和32.62%。
为何广东的吸引力在上升?首要原因当然是广东的大企业受到毕业生的青睐。
在中国的TOP10高校里,其中8所的毕业生去向人数最多的都是一家广东企业——华为。,华为给这8所高校的毕业生派发了1682份offer。
3、二线抛来橄榄枝,年轻人要不要逃离北上广
一线城市发展固然好,但留在一线也要承受巨大压力,高房价、高租金、落户难,如果是单纯靠纯工资性收入想在北上广深扎根安家:难。
此时二线城市纷纷抛来橄榄枝,发放各种福利购房补贴。
总的来说,落户政策就是:学历+年龄。
为何二线城市纷纷开启抢人大战?其实,他们抢的不是人才(济南合肥中专生就可以落户),而是大批新鲜的年轻人(落户要求基本在40岁以下),也就是人口红利。
未来5年-10年,一线城市结构不断优化,二线城市发展迅速,三四线城市将更加冷清。
所以无论是坚守北上广还是退居二线城市,都有利有弊,选择不同就要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只要上进拼搏,在哪里都可以活的很好。
02去哪个企业
1、哪个企业最受欢迎
每个高校都会对自己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做个统计,除了统计去哪个地区,还会调查去哪个企业。
网易数读根据高校就业质量对985高校的工作的企业做了一个统计。
从图中看,华为干掉两大央企,排名第一。上榜的前44家企业中除了大央企和大国企,就是中国知名的民营企业和互联网企业。
2、20届校招有哪些值得加入的企业
正如上文中说到的,毕业生大多愿意去国企,或是知名的民营及互联网公司。
但去年"互联网寒冬"这个点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所以20届的同学对于进不进互联网企业还是存有疑虑。
其实,经济本身就是具有周期性的,有寒冬期,有泡沫期。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相信互联网还会有更多变革和机遇。
财富中文网发布了最新的《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互联网公司大厂的江湖地位依然很高。
所以,年轻人大可不必放弃进互联网公司的念头,毕竟大家爱的阿里、腾讯都是互联网公司,依然发展势头良好。
而且,名企的职级体系、组织架构、激励制度已经很健全了,能够进名企工作无论是对你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很有帮助。
腾讯新职级体系下的薪资水准和股票价值,具体参考下表:
腾讯的薪资结构一般是 16 薪起步,但实际上 18-20 薪的不少!年终奖另外算。
一年两次调薪机会,4月和10月。4月是普调,基本每个人都有,10月是特殊调薪,如果之前8月份晋升了,10月份就会有调薪。
工龄小于3年的员工,每年还有1万5的租房补贴。
所以20届的同学,别再犹豫了,把握机会,简历投起来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