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为稳定房价做出贡献 上海放大招 让更多的外地人才落户

落户动态
  • 2022-01-10
  • 浏览

摘要:刚刚过去的 2021 年,是上海历史上绝对的落户「大」年这个「大」该怎么理解2021 年,上海落户了 73128 人,这个数字差不多是 2020 年的 2 倍还多数据 上海人社局看上去只是比上一年份多出了倍数关系但其实我们对比过去 8 年落户数据,会发现这个数据不只是多,而是激增不仅仅是 2020 年的 2 倍,还是 2019 年 3 倍 +,2018 年的 3.5 倍 +,2017 年 4.3

刚刚过去的 2021 年,是上海历史上绝对的落户「大」年

这个「大」该怎么理解

2021 年,上海落户了 73128 人,这个数字差不多是 2020 年的 2 倍还多

数据 上海人社局

看上去只是比上一年份多出了倍数关系

但其实我们对比过去 8 年落户数据,会发现这个数据不只是多,而是激增

不仅仅是 2020 年的 2 倍,还是 2019 年 3 倍 +,2018 年的 3.5 倍 +,2017 年 4.3 倍 +... 是 2014 年的整 7 倍多

你把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3 年加一起差不多就是 2021 年的量

就大到这个程度

渐渐的我们还发现一些更有意思的事

01

2021 年,上海人才引进最狠的一年

73128 这个数字,还值得再拆分下

因为上海落户方式主要分两个方向:居转户 & 人才引进

如果说居转户是拼居住年限 + 积分 + 中 / 高级职称的时间战,那人才引进落户就是拼行业 + 企业 + 社保缴纳基数的阵地战

所以今天更有讨论意义的不是居转户,而是人才引进落户

这是上海用最真实的肢体语言告诉你:我想要什么

在现在可考落户数据中,每年人才引进人数都比居转户差一截,差不多 30% 左右

数据 上海居住证积分落户指导

但 2021 年几乎赶平

我们算了下过去 8 年这两种落户方式的增长率

不同于以往年份,2021 年人才引进落户人数增了171%

数据整理 上海居住证积分落户指导

这个数字,居转户也是望尘莫及

也只有这样的激增,我们才能看到 2021 年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数是 2020 年 2.7 倍,是 2017 年 -2020 年的 5 年之和

这个数字也让正在落笔的我都在纳闷这是不是我离落户上海机会最近的一次

可惜我多虑了

02

人才引进落户的都是什么人

每月上海市人社局都会公布当月上海落户名单,大概长这样

图片 上海本地宝

有公司名称、落户人姓名、配偶姓名等等,如果统计下这些公司信息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讯息

比如 2021 年上海市人才引进落户数量 top10 的公司都有哪些

数据整理 身份规划

排名第一的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实就是拼多多

谁能想到这么梦幻的名字背后是如此接地气的拼多多,更加没有想到的是 ta 竟然在 2021 年成为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最多的公司

排第三的汉海信息技术,是美团、大众点评

这 top10 榜单里我们看到,4 家互联网科技公司、3 家制造业企业、1 家通讯科技公司、1 家新能源制造业、1 家生物医药企业

总体来说,还是偏向互联网、IT 行业

如果 10 个数据样本还比较少,那我们看看 top100 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找到这些 TOP100 数据,然后对应其在 " 企查查 " 中的行业大类进行归类

这些落户人群来自各行各业,人物画像很不一样,但其实又是那么几类人

整体来看,落户人数 TOP100 的公司,主要集中 IT/ 互联网、制造业、服务业、金融、生物医药、运输业

当然,这里面也会有细微差别

TOP100 里面,36% 的落户公司来自IT/ 互联网行业

而且这种行业算是落户神仙行业,36% 的公司承担了 44% 落户人数,落户概率会比其他类型公司更高

服务行业囊括了商务、居民、租赁服务,所以金融行业排名应该和服务业之上

重点看下排名前 3 的行业分别是什么:IT/ 互联网、制造业、金融业

也就是说,这 3 个行业的公司,在上海更加容易落户,更直白些说上海正在热烈欢迎这些行业的人才落户上海

而这三个产业,也是上海十四五规划中高频出现的词

截图 上海发改委《上海十四五规划》图解

而且落户瞄准的也很精准

比如国家十四五战略中关于我国被掐脖子芯片行业,这也是张江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于是在 2021 年落户人员中,从设计芯片的展讯、到芯片制作的中芯国际,围绕芯片一整条产业链,无论是落户企业数量占比、落户人数占比都非常高

这些落户神仙公司所在的行业,也似乎正在告诉我们上海最诚实的身体语言

而且这件事会可持续的出现在过去和未来

03

这两年,落户正在有体感的放松

摊开全年数据来看,除了年初 3 个月(春节嘛),其他月份都是普涨

2021 年 6 月的时候,半年的落户人数就已经赶超 2020 年全年的量

值得注意的一个小动作是,从 2021 年 1 月开始,每个月上海人社局对落户都公示 2 次,落户数据还未激增的时候,落户量大这件事已经有所迹象

也就是说 2021 年的落户大年并不是偶然

居转户 & 人才引进都是如此

临港是最先放开落户的地方,居转户年限从 7 年缩短到 5 年,核心人才更是直接缩短到 3 年

张江也是,对张江科学城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落户政策改为居转户年限由 7 年缩短为 5 年,重点产业的骨干人才,由 7 年缩短为 3 年

金山、奉贤,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落户放松

这背后都是分地域、有层次的在放松,更是对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支持

学历落户也在一步步放开

从 2020 年 9 月开始,继北大、清华可以直接落户之后,上海又新增了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 4 所院校

我同事微笑向暖做过一项统计,这些学校每年本科毕业人数在 1.3-1.5 万人左右,而且后续看来,学历这一项还在持续放松

3 个月前的五个新城落户条件中,更是不看学校,只要是研究生学历

然后在五大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毕业就可以直接落户

落户细则也在一点点放松

以前我们采访过一家国企单位的外来留学人员,她并不喜欢当时国企的那份工作

留在那的理由就是,留学回来第一份工作必须在上海,而且必须是留学回来 1 年内就业,现在这条细则就放松了

2020 年 11 月,上海取消了留学人员首份工作必须在上海的限制,只要回国后 2 年内到上海工作,符合其他条件即可落户

类似这样的细节还不少

2020 年 11 月将原来可以直接落户的 11 类人才具体分化为 18 类,不仅看重技能人才,更是对有贡献的个体敞开大门

2020 年 12 月,由必须连续 4 年 36 个月满足 2 倍社保改为了累计计算等等等等

方方面面你都能看到上海这两年落户政策在松动,而且 2022 年更是如此

在上面这些松动的基础上,不要忘了,张江、临港等地落户年限缩短,2021 年只是开始,接下来才开始发酵

包括 2021 年 11 月,研究生毕业落户五个新城的政策,这些落户数据通通都会计入眼下这个 2022 年

所以说落户大年这件事,发生在了 2021 年,也会很大概率的延续到 2022 年

04

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有一点无需藏着掖着,这两年上海户口正在变的没那么高不可攀,也没那么矜贵

户口依然意味购房资格和教育资源

但是这些也真的有弱化,市场逐步趋稳,房住不炒的理念从土地端渗透到信贷、新房、二手房

多了购房资格之后,核验价后的房子你能不能买的起,等在后面的房产税又意味什么,这些都让原本的答案变得有些犹豫

原本牢牢绑定的教育资源,正在发生微妙改变

学区概念正在变淡,小学、初中之间的距离正在被填补,就连高考条件也规定非上海户口可以怎样参加上海高考

符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 2021 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20〕44 号)规定的非上海市户籍考生

考生为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在本市参加中考或父母一方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 3 年,同时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所以落户放松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户口,绑定的社会资源正在弱化,城市资源正在逐渐扁平化,没户口也不差,城市资源踮踮脚也能够的着

而户口的另一面正在被强化,就是全新的资源绑定,而这点更多是站在城市角度对自己说的

落户放开的地方,都是城市正在着重发展的区域,临港、金山、奉贤,落户鼓励的行业,都是城市正在发力的行业,半导体、互联网经济

为什么地域、产业、学历各条线落户门槛在放松,为什么李佳琦、杨超越可以落户上海

本质上,我们要看到上海正在经历的变化

就是在全国各地推动新经济的时候,我们需要新经济人才

我们不管你说的新经济是互联网经济还是数字经济还是其他,但凡对未来经济发展驱动力的新探索,都是我们需要前往的地方

05

其实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龄化都是必然,但同时,超级大都市的形成也是不可逆的

上海正是这个超级大都市,他对长三角流域有着强大的人口虹吸能力

而他重点的产业布局、人才引进,对周边产业的辐射,以及产业再带动其他相关人口来沪,正在为我们描摹一个未来的上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