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本科毕业生如何落户上海?需要什么条件

落户动态
  • 2023-08-19
  • 浏览

摘要: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兰介绍,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厅联合举办的“上海高校毕业生网络联合招聘会”自2月26日启动以来,已组织234家单位参加,为各类高校毕业生提供6600多个岗位。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们都不看官方给的应届生落户政策文件吗?人家文件上写的清清楚楚,好多回答还都是睁着眼瞎扯。咱来一条一条的算:1.学历博士 &27分硕士 &24分学士 &21分//这一项是最大头的分数 ,虽然分差不大,但其实后续隐形绑定了很多其他分数2.毕业学校985、在沪211、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 &15分 & //这里有一个很要命的限定,就是在沪211,换句话说,985随意,211必须得是上海的 & //所以总共只有39所985+11所在沪211-4所上海985兼211=46所高校能拿到这15分其它211工程、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 &12分其他 &8分3.学习成绩前25% &8分26%-50% &6分51%-75% &4分76%-100% &2分//虽然硬性要求是这样子,但很多院校都会为了学生的落户,而适当的增加一等成绩的比例,还会让很多不需要落户或者本地学生牺牲一下,降低他们的成绩等级来获取更多的名额4.外语水平6级、专八 &8分4级、专四 &7分其他 &7分//没什么可说的,必拿分,说句难听的,连6级都不及格,咱也别给魔都添乱了5.计算机水平研究生 &7分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 &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 &7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 &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 &6分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 &6分//计算机水平的要求提升了,研究生自带满分属性,本科生就必须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还得是中级及以上6.荣誉称号国家级 &10分省级 &5分学校级 &2分//重!要!加!分!项!哪怕是学校级,都有2分,很多人就差这两分呐7.学术、文体竞赛获奖全国性一等奖 &10分二等奖 &8分三等奖 &6分地方性一等奖 &5分二等奖 &3分三等奖 &1分//获奖也是加分的重要来源,但是这里对于奖项的要求很高,很多都是指定奖项,所以即使你有,也不一定认,而且如果你提交材料时提交了相应的证书,那么审核人员会去审核,这也会耗费审核时间8.专利 &5分//专利加分,如果有心,早点准备,哪怕花钱办一个也行,毕竟是5分呐9.国家就业项目服务期满 &5分10.用人单位基本要素 &5分//大部分用人单位都是这5分,几乎是必拿项11.重点学科 &3分//重点学科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专业,但也是很多人栽跟头的地方,千万别听一些道听途说网上找来的重点学科列表,一定要有官!方!文!件!而且重点学科每年都在变动,一定要慎重12.承担重大项目 &3分//这个分数是有企业提供的,大部分都是国企、金融类企业13.自主创业 &5分14.上海本地高校隐形加分 &2分//是的,上海落户对于本地高校还有2分的隐形加分,这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每年都有大量的本地高校毕业生因此受益总结一下,比较典型的积分计算结果是:硕士(24分)+985/211高校(15分)+一等成绩(8分)+英语(8分)+计算机(7分)+用人单位(5分)+重点学科(3分)=70分这个结果,是大部分上海本地985/211院校硕士毕业生的典型分数,再加上2分的隐形加分,刚好72分。这也是很多人口中所说的,“上海重点院校硕士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的由来。而对于外地高校的毕业生来说,失去了这2分的隐形加分,即便是北大清华的硕士生,在没有任何加分的条件下,也是无法在上海落户的。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你的分数:本科生(21分)+非211高校(8分)+一等成绩(8分)+英语(不详,暂以8分计)+计算机(不详,暂以7分计)+用人单位(5分)+重点学科(3分)+专利(5分)+优毕(1分)=66分且这个66分是默认你的成绩、英语、计算机都能拿到满分的条件下得到的所以你的关键点在于,你所说的全国创新奖和校级以上的奖项是什么,以及你的等级官方文件里对于奖项的定义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其他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如果你想达到落户的积分,那么至少要拿到全国竞赛的二等奖及以上,才能弥补你现在的积分差,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即便你拿到了,你的72分/74分,也是通过大量的加分所组成的,这在落户时非常不利,因为上海对于应届生落户,是非常倾向于基础分而不是其他各项加分,像你的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被排到很后面的批次,甚至有可能被刷掉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敏静向社会透露,今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为19.3万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其中研究生4.9万人,本科生9.8万人,高职生4.6万人。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
对此,市教委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商务委员会等部门,开展了一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
一是动员中央在沪企业、市、区企业在今年新增就业岗位中占一定比例,面向上海高校毕业生招聘。同时,对招收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免征税费,实行降低失业保险率、工伤保险率等优惠政策。此外,还将扩大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程的招聘规模,增加中小学教师的招聘计划,动员更多高校毕业生参军。
二是扩大研究生和高校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市属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增长15%,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由8%提高到10%。
三是推动解决当前就业市场上“无岗与人”、“无岗与人”并存、“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在事件保障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传统的线下招聘活动暂停,大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双向选拔的渠道暂时关闭,用人单位面试活动难以开展。
针对不少毕业生担心的就业问题,倪敏静说,3月份以来,市教委将在全市组织3场大型网上招聘会和5场高校毕业生网上专场招聘会,每次为期20天至3个月。预计将有3200多个雇主参加,提供45000个工作岗位。
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兰介绍,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厅联合举办的“上海高校毕业生网络联合招聘会”自2月26日启动以来,已组织234家单位参加,为各类高校毕业生提供6600多个岗位。
此外,倪敏静透露,市教委已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加强网上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免费课程的开发与共享。目前已开设创新创业课程11门,就业指导课程9门,职业技能课程10门,职业规划课程7门,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课程14门,共38个模块。
倪敏静说,市教委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家上网实习,直接推迟非上海籍毕业生在沪求职落户录取时间,让毕业生有更多时间在沪择业。”上海将保留两年未在本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户籍和档案,对在本校工作的毕业生及时办理就业手续。”咨询电话:1337004485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