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人,大都为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他们听得多,说得少,关键是不敢说,所以练好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练自己敢说的胆识,个人胆识的确立,应该建立在良好自信心上,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干货,一起学起来吧~
建议
1、每天起来阅读成功激励语:
A.我是世界上最好的演说家;
B.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天比一天好;
C.我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而且朋友越我越多;
D.我有无比的魅力和良好的气质;
E.我能自由应付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人。
(每句读10遍)输入潜意识!
2、每天寻找3个不同的人谈话
3、每天读一些口语化的文章,要大声读出来,最好读到嘴麻为止!
最重要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练表达能和力必先练倾听
很多人认为能讲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就好,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比如说泼妇骂街,她一整天都可以在街上骂,说个不停,但真的要派上用场,给她个场面时,她不一定说得出来。语言表达能力好的人,话不在多,精辟就行。能把话说到精辟的,首先一定要听好,只有听好了,才能说得好。
在听时,尤其要听出别人的言外之意,听说别人的话中话。很多人会说我也知道,但我真不知道怎么去听,我怎么听都听不出来别人的言外之意。
一、用心倾听。跟别人交流时,不要心不在焉,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听明白别人说的话。
二、积极思考。听了后要思考,要去想一想,别人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等等,一开始时可能你想不到,但只要你记在心里,过一段时间后,慢慢就会明白别人的言外之意了,然后再去心去体会,去总结,如果下次碰到这样的情况,别人大概是在表达什么意思的,逐渐的,你的倾听言外之意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多跟有思想的人去交流。有思想的人,说的话往往会有很多让你回味的地方,从这些回味的地方,你可以去领会其中的意思,同时也可以学习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很巧妙的表达出来练习语言表达能力的三大信念
一、信念对我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的成长环境不好,所以没有机会练语言表达能力。”“我工作的环境实在是太差了,我根本没有机会去锻炼。”甚至还有的人会讲,“我之所以语言表达能力不好,是因为我父母他们也不会讲话。”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环境、出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的毛主席生长在农村,一个动荡的社会环境,还不是创造了我们伟大的新中国;华罗庚因家境不好,读了初中后就辍学了,不也成了著名的数学爱;“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父亲是以手工纺织亚麻格子布为生,母亲则以缝鞋为副业,家里十分贫穷,但通过自己努力,创造了白手起家的神话。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水平往往标志着思维的水平。语言发展水平是鉴别学牛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期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期,抓紧这个时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发展智力,发展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理解知识能力的前提,将受益终生。
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而一些家长在看待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上通常存在以卜误区:其一,认为“说话谁都会。,孩子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慢慢长大了就会说清楚了”,其二,认为没必要培养孩子“耍嘴皮子”的功夫,会把话说出来,别人听得懂就行了。家长诸如此类的观念会对孩子的口语发展造成极大障碍,影响其沟通、交往甚至思维能力。家长无意中疏忽了对孩子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小刚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到外地工作去了,妈妈上班很辛苦,下了班还要忙家务,累得不想多说一句话。小刚到了说话的年龄,不时会进出几个词来,妈妈却只当没听见,只顾忙自己的事。再大一些后,小刚开始缠着妈妈讲故事,妈妈却常常不耐烦地说:“小刚乖,一个人搭积木去。”直到小刚上幼儿园了,和班上的小朋友一比较,小刚显得格外胆小,不敢开口说话,妈妈这才着起急来。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帮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
1.多跟孩子说话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学习语言的基础是模仿,因此,父母首先要多跟孩子说话,让他们熟悉语言,才能让孩子对语言保持高度的敏感,这是锻炼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最初级的步骤。
2.一定要让孩子有话可说
尽量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和孩子探讨,不要脱离孩子的认知范围,孩子才能“说”出来。曾经有个刚参加下作的初中教师,在上第一堂作文课时,出了《假如我当经理》这个题目让同学们写,结果孩子们写的没有一篇令人满意的。孩子们对“经理。这个角色没有—,点感性认识,怎么能写好文章呢?不但孩子们,就连老师自己也不知道这个“经理”应该怎么当。由此可见,让孩子学会口语表达,就一定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感到有话可说,让孩子的思维充分地活跃起来,因为语言总是跟着思维在运转。
3.让孩子们多观察,多讨论
多观察各种事物,可以使孩子扩大眼界,增长知识,说话有内容。在孩子观察时,要引导他们看清楚对象,同时用语言给予指导。如告诉他们事务的名称和特征,性质,用途及与人们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教给他们一些新的词汇,教他们正确的发音,还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议论。这样就会很自然地锻炼孩户的口语能力。
4.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意愿
当孩子提出了对一件事情的理解的时候,不管孩子的想法正确与否,结果怎样,家长都不要抹杀孩子的积极性,因为这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意愿,重要的是让他“说出来”,而不要在乎他说得“对不对”。
5.让孩子多讲,多练
语言是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的。培养孩子的口语能力,必须让他们多讲多练。这里所说的多练,主要是指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讲述自己的见闻,包括复述听过的故事、讲述图书的内容,编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同别人交谈等。应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认识、掌握的词汇和语法,创造性地组织语言。
总而言之,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需要家长去着意培养的。孩子拥有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社交中会得心应手。
养语言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家长要善于针对自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抓住他的兴趣,选择适当时机,捕捉技巧方法进行语言训练。但要遵循一项原则: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提高语言能力,做到日积月累,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