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原先的很多农村如今也变成了高楼林立。但是现在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很多城市中夹杂着村庄,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改造。
这样的城中村有不少,国家也在逐步改造。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标准是什么,不清楚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一、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方式
城中村改造之所以困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土地性质的差别。有些城中村的土地已经转变为国有土地,有些还是集体土地,所以补偿的方式也不一样。
1、转为国有土地
(1)货币补偿
被征收的房子的价值补偿;因城中村改造造成的搬迁、安置的补偿;因城中村改造导致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2)产权调换
一般是拆一还一,可考虑原地回迁,如不能原地回迁应给予交通便利地段。
2、集体土地
(1)货币补偿
参考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补偿标准,参考周边房地产市场价格。
(2)产权调换
参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产权调换的标准。
二、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标准
1、宅基地置换住宅
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这个标准,这是石家庄的补偿方式,一户宅基地可置换300平米住宅。
2、拆迁奖励
没有统一的奖励标准,具体可咨询当地政府。
3、安置费/搬迁费
临时安置费每平方米15元左右,搬迁费每平米10元左右,不过这个标准在近几年都有提高,大家可以拿到更多的补偿。
4、房屋/装修补偿
一般由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不同地区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5、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对营运性行房屋进行补偿,一般由协商确定或评估确定。
6、电器移机费
按市场价位进行补偿,空调每台200元左右,有线电视每户150元左右,电话每部80元左右。
(注: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标准各地均不相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可咨询当地相关部门。)
三、城中村改造的原则
1、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实现多种安置并行。
2、村民有序参与建设,实现多方互惠共赢。
3、大力加强教育引导,确保真正融入城市。
城中村改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对农民的补偿也一定是最多的,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配合国家的工作。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大家作为参考,想了解更多内容,记得关注我们的网站哦。
每个人都有一个户口,而上户口的年龄也是有规定的,一般的话在一岁的时候就可以上的,不过每个地方的政策有些不同,具体还要你自己了解当地的政策是怎样的了,这篇文章会给你们讲到,上海户口落户的政策有哪些,上海户口转户的条件都是什么,看了之后说不定可以帮到你们。
上海户口落户政策?
1、上海户口新政策,其中一个方案这样建议:凡满足七大类指标累积得分达到100分者,即可具备入沪上海的条件。这七大类条件性指标包括:学历;在沪就职;沪缴纳社会保险;在沪缴纳个人所得税;外省市(海外)工作资质;特殊成就;在沪创业投资纳税。
上海户口转户条件?
1、居住证转户籍也是方案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此前据媒体报道,上海正在细化第四次户籍改革以吸引人才。其中一种方案建议实行打分制,凡满足七大类指标累积得分达到100分者,即可具备入户上海的条件,包括:学历;在沪就职;在沪缴纳社会保险;在沪缴纳个人所得税;外省市(海外)工作资质;特殊成就;在沪创业投资纳税。
2、这一方案在公平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上都比以前有所提高。它事实上给了公众对于未来的明确预期,有利于公民通过合理合法的努力,去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比起当前很多地方过于严苛地规定哪一类人才可以入户,上海的综合积分制更科学、更普适、更公平。这样的综合积分,也使户籍人口的增加始终处在有序的、财政和社会都能容纳的范围内,防止入户“井喷”导致可能的公共资源紧张,是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3、相比之下,北京在户籍改革上就明显落后于上海。2009年北京两会期间,人民网与《法制晚报》联手推出“北京2009两会,您最关注什么?”的网上调查。结果投票者最受关注的是“外来人口的待遇能否和北京人平等”的问题。
可以看到,在社会福利被区别对待的现实下,北京外来人口普遍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中。也许对于那些没有北京户口而仍继续生活在北京的人士来说,这种焦虑仍然要继续下去。
4、北京并非在户籍改革问题上毫无作为,它也在不停地去探索一些控制人口的方法。2009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就首次提出北京将“逐步实施人口调控目标责任制”,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海平也表示。
“北京市将进一步采取经济的、服务的手段来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引导人口在北京市空间上合理地流动,实现人口分布的均衡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仔细分析这一提法,会发现它的目的仅仅是“引导人口在北京市空间上合理地流动”,对于那些迫切渴望获得北京户口的人来说,缺乏实质意义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