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籍学生小升初阶段人户分离有下面两种情况:
1、幼升小阶段已经人户分离,小升初准备回户籍对口初中,或者在居住地对口。
2、小学阶段人户一致,现在想人户分离到居住地所在初中。
上海小升初的升学流程和一样,公特第一,民办第二,公办对口第三。
在了解分析“人户分离”之前,我们先说明各区政策中两个共通的概念:
1.“人户一致”以及对应的“人户分离”都针对的是上海户籍适龄儿童。外省市居住证持有者及外籍(港澳台)儿童不适用于本词条;
2.符合“人户一致”的适龄儿童在报名验证时必备的材料包括:户口簿、出生证、房产证、《入学信息登记表》、入学报名告知书(新增)、预防接种证(小白卡)等。
一般二梯队以上的热门公办都需要满足“人户一致”,且落户的年限越长,录取的概率就越大。
“人户一致”一般都是会优先于“人户分离”的。所以是否办理人户分离,一定要慎重考虑。
4月13日是人户分离的截止日,最近家长们比较关注关于人户分离和公办对口的问题。
比如考民办要不要人户分离,民办考不上公办怎么对口等等问题,今天我们就最近关于“人户分离”相关的问题做个整理。
什么是人户分离
所谓人户分离指居住地和户籍地不一致,人户分离不等于人户分离居住地入学。
上海所有有户籍的学生按照其户籍地都有一所可以对口的小学,并且根据户籍和小学,有一所可以对口的中学。
如果义务教育阶段读了这所小学,之后接着读了这所中学,那么你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都属于人户一致。
但是,如果没有就读户籍地对口的小学,而是根据居住地,或者其他方式,读了其他小学,都属于人户分离情况。
▐ 人户分离可以分为:
区内人户分离和跨区人户分离两种情况。
上海小学阶段人户分离比较普遍,比如一些家长通过其他渠道进入理想小学,或者期间有搬家,都会出现人户分离的情况。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孩子没有就读对口学校,学籍还是挂在那边。那么孩子现在就属于借读。原则上实不属于人户分离的,报名时按照学籍所在地填报。
实际居住的地方不是户口所在地,这不一定代表就必须得是人户分离居住地入学。
▐ 什么情况下要办人户分离
在信息登记时,户口本上的地址与实际居住地的地址不一致,又想选择在自己填写的居住地就读,就需要办理人户分离居住地入学。
1、小学在其他区就读,因路程、公办学校资源等问题,想返回居住地的就读初中,对口顺序排在“人户一致”后。
2、本区对口公办初中一般,想要报考其他区地段招生的公办学校、非全市招生的民办学校。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家长还是要做好思想准备。报考学校没有被录取的话,则会在那个区被统筹入学。
理论上所有学生都有权利选择回户籍(居住)地入学,应在4月13日前向原就读小学提出书面申请,填写《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由就读小学统计汇总并报区招生考试中心,经审核通过后由区招生考试中心统筹安排入学。
只有当你在正式信息登记表上选择确认“人户分离居住地入学”,你才算是在孩子上学这件事上“人户分离”了
注意:
1. 户口在a区,居住在b区,打算在a区读小学,不用办人户分离。
2. 户口在a区,居住在b区,打算在b区读小学,这时候需要办人户分离。
(注:就读本区非对口小学,需要有房产(或者至少有租赁证明),并办理人户分离。)
如何办理人户分离
人户分离办理时,携带孩子一起,到居住地所在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居住地登记手续并领取回执,然后在孩子就读的幼儿园(小学)或各区县指定地点进行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
在入学信息登记时,家长可选择让孩子在居住地就读的意愿,一旦确定不可更改。 办理流程
1、先带好户口本、身份证、房产证去居住地居委会登记,填写寄宿信息的表格,然后联系居住地街道,预约办理人户分离回执时间。
2、带好房产证、户口本、寄宿信息表格、出生证明、监护人身份证去街道办事处办理,回执当场就可以拿回来的。
注:具体到各区县可能略有差异。
▐ 相关材料
1、本人办理;
2、身份证与户口本,验原件收复印件;
3、居住地的住所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居住在自购房的,须提供相应的房产地产权证;居住在租凭住房内的,须提供房屋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 备案证明》或社区中心出具的《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通知书》;居住在亲戚朋友家的,须提供(村)委出具的寄宿证明及房地产权证;
4、如未成年人,可由监护人携带未成年人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本)、监护关系证明(如独生子女证/出生证等)及监护人本人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
补充:
如需办理须要提前预约。据家长反映,每个区每一片都有差异,最好到你要办理的房屋所属街道详细问一下。证照齐全的话很快的,一般当时就有回执;也有家长说是10个工作日办好。
“人户分离”常见实例
实例1
户口所在地对应的学校一般,自家另一套房对口的公办小学更好
分析:
仅仅通过人户分离想进入热门公办小学的家长们,请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尤其是想通过办理租赁证明的家长。
最大的可能性是,孩子按照区内统筹的原则,被统筹到还有很多名额的、比较远或者很一般的公办小学去。
实例2
户口在A区,但其实A区是外婆家(或爷爷奶奶家),平时自己家住在B区,想报名A区对应的小学
分析:
一般来说,房产证+户口本上的地址一致即认可为“人户一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区的部分学校对于亲属关系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有些要求必须是父母亲,有些必须是直系亲属等,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向对应的学校具体确认下!
实例3
户口对应的学校还行,但是区内没有好的民办小学,想报考徐汇、杨浦这类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区
分析:
通过办理人户分离来报考外区民办小学,这在手续上是可行的。但风险在于,如果没有考上民办,公办就只能被统筹。
所以,如果你觉得孩子是牛娃,被民办录取的概率很大,而你中意的民办又不是全市招生,那确实可以考虑办理人户分离。
但除了这种情况,真心建议谨慎选择人户分离。
实例4
户口在A区,但是能搞定B区一线民办学校(可惜该校只限本区招生)
分析:
这种情况,如果不办理人户分离,连网报填志愿的资格都没有(A区户籍不办理人户分离是不能报考B区学校的),天大的关系也无法被录取。
如果相信自己的关系够硬,办理完人户分离,填志愿、参加面试,然后就等消息吧!
但要是没成功,孩子就有被统筹的风险。
实例5
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距离很远,确实不方便在户口对应的学校就读,而且户口对应的也是比较普通的学校
分析:
实事求是地说,这类情况可能是比较适合办理人户分离的,也是这项政策推出的初衷,缓解孩子上下学的奔波之苦。
但是要提醒一点,并不是你办了人户分离,就可以在实际居住地旁边的学校就读的,也许还得统筹分配。
所以,如果原户口对应的公办学校比较普通,可能和统筹分配的差不多,那倒也不妨人户分离一下,至少让孩子免于长途奔波 。
▐ 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的民办初中来说,是不存在人户分离的,因为这些民办初中可以全市招生。
但是这家民办初中只能本区招生,而家长又在外区的话,且与这个区没有任何联系。建议家长就不要冒险考虑这所学校了,还是以户籍、学籍所在地学校为主。
如果你一定要去,那么4月13日前必须敲定学校,然后指导你怎么去分离(按今年的情况会比较难操作)。
从人户一致到人户分离会存在统筹的分险,具体情况要按照各区安排。(各区有关学籍、户籍对口,请及时关注各区最新关于对口升学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