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贪玩,是最不听话的行为,能引起孩子一系列的其它问题。管住了孩子贪玩,就等于堵住了孩子其它问题的根源。
贪玩易丧志。对于正处于学知识学本领的成长期的孩子来说,贪玩不仅会使孩子丧失理想、追求,丧失塑造良好个性品质的时机,有害于身体的健康发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最终,孩子丧失的是美好的青春年华。
案例:
网友阳光提问:我的女儿马上升5年级了,学习很好,表现也积极,性格开朗,但是老师和同学评价她做事只求快不求细,比较慌张,不是个稳重的孩子,有点不讨老师和同学的欢迎。请问高人有什么好办法或训练可以改变一下她的性子? 心理咨询解读:
爸妈在线心理咨询: 您好!解决马虎问题必须对症下药,根据产生马虎的原因,有针对性做工作。现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1.错题集的给孩子一个“错题集”,让孩子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档案”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多是马虎,有利于认识错误的危害,下决心改正。错题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 2.草稿不要太草。不少孩子马虎是从草稿开始的。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草稿不要太草。从草稿开始就要严肃认真。这有利于克服马虎的毛病。
3.不要依赖橡皮。橡皮是造成马虎的一个根源,反正错了可以擦,于是错了擦,擦了错,孩子不在乎。家长如果限制孩子使用橡皮,错了不许擦,孩子就会认真一点。“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做,争取一次做对。
4.学会自己检查。有些家长总怕孩子错题,得不了高分,于是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样做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反正错了妈妈能给检查出来,所以做题时马马虎虎。家长不要给孩子检查作业,让孩子养成自检的习惯。错了又没检查出来,就让他不及格。这样他才能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有了自检的能力,马虎的毛病才能克服。
5.让孩子考家长。让孩子出题考家长,孩子很感兴趣,他们会成心出些容易错的题,把家长考住。家长成心马虎,让孩子批评,这时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将来他们做题时也会防止马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结语:
对于孩子马虎的不良习惯作为父母要非常重视起来,因为孩子的未来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的马虎。作为父母遇到孩子马虎时,千万不要责备孩子也不要辱骂孩子,要严肃认真的帮助孩子改掉马虎的坏习惯。
&1、调整心态 初中的孩子面临青春期,逆反,不听劝,你让往西,他偏向东,因此,家长干着急也不起作用。家长的焦虑反而会让孩子更加紧张,或者更加逆反。一个已经上了初三的孩子,仍旧把玩儿放在首位,不能做到主动学习,合理分配玩儿和学习的时间,说明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目标。埋怨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或者埋怨孩子都是无济于事的。这时需要家长放平心态,正视现实。俯下身来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
2、因势利导,走进孩子的心灵 孩子聪明伶俐,喜欢读书,这说明孩子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也是亲子沟通的最好切入点。孩子读什么书,家长也拿来读。目的是为了了解孩子,和孩子有共同的话题,能够走向孩子的心灵深处,改善亲子关系。了解孩子的兴趣后,家长可以因势利导,多给孩子买一些他喜欢的纸质书籍,漫画和侦探类的都可以,但是要注意甄选。进而根据孩子喜欢读书这一优点,引导孩子多读一些名家名篇,经典名著。
3、制定合理的目标 以书为媒介,打开亲子沟通的话题之后,聊天的主题可以逐渐的转移到人生和学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者某本书的内容,谈谈人生的意义,学习的意义,生活的目标等话题。15,1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思考人生了,并能懂得其中的道理。与孩子沟通这些的目的在于让孩子领悟,学习是自己的,生活也要靠自己,需要有目标,人生要有理想,有梦想,并为了实现它而努力。
4、协商制定玩电脑和学习的时间
玩物丧志。过多沉迷于网络和电脑,会让人迷失方向,成年人亦如此,何况未成年人。因此必须限制孩子玩电脑的时间。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和已经迷上电脑的孩子,不能硬性规定,需要和孩子好好的谈心,讲清利弊,依据前三个方面的改善程度择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