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现在的小孩没大没小 目中无人 该怎么教育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孩子等深灰角色的区别,对于父母长辈的尊重,服从,甚至是绝对的服从,无论对错。而西方社会文化与观念相关,在与孩子的关系定位上,西方国家更提倡“平等”,与孩子做朋友成为了一种理念。

多家长应该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是和家长或者老师等犟嘴,就是不听话;做作业拖拖拉拉,总是不好好写;说话没大没小,我行我素;满口脏话,不知道在哪里学的;等等……
我们的家庭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为什么我家的孩子总是不听话?
现在社会教育当中,总是能听到: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能打骂孩子。
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相信很多家长应该也是这样在做着,可是结果为什么却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呢?
在这里二八优选教育想提醒大家的是,中国式家庭还是走中国式教育,切莫盲目尊崇西式教育,这里不是说我们就一定要按照中国传统打骂方式,也并非就认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ps:就像中国女人生孩子后都要坐月子,但是西方女人却不需要,都是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这跟中国地理位置、饮食习惯等密切分不开的)。如果脱离了中国文化,无条件的照搬西方教育方式,那就完全错了;而且不同的孩子,教育策略也是不同的。
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孩子等深灰角色的区别,对于父母长辈的尊重,服从,甚至是绝对的服从,无论对错。而西方社会文化与观念相关,在与孩子的关系定位上,西方国家更提倡“平等”,与孩子做朋友成为了一种理念。
所以不管是和孩子做朋友还是平等观念,其中都隐含了大量的文化底蕴,文化不同,社会关系,社会形式都是不同的,不能盲目跟风,只学其一不学其全部,本身就已经不同了。
在西方,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不是第一。而在中国,孩子就是父母的全部,就是第一。为了孩子,中国父母愿意无条件付出(ps: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砸锅卖铁都要让孩子怎样怎样的),愿意倾其所有,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让孩子上一个与自己经济能力并不匹配的学校,为了孩子上学抢购学区房等等,例子数不胜数。而西方国家则不会这样。
随着社会的改变与政府政策的变动,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六托一”式家庭环境,对待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上过分迁就和宠溺,要什么给什么,可以说父母不给,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不给还有姥姥姥爷。使得孩子没了规矩,性格上也出现了很大的扭曲。一个熊孩子就这样诞生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之一,父母应该好好的监管孩子,保护孩子,更有教养的责任,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因此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权利与责任并存。
我们可以与孩子做朋友,只不过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掌握好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在和孩子做朋友的时候不要忘记基本的家庭教育,比如:对长辈、老师等的尊重与礼貌,不要忘记基本的规矩。不要过分宠溺孩子,否则到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孩子(ps:社会很复杂,没有人会像家长一样宠溺你的孩子,从小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吃亏的只有孩子本身)。在成长的过程中,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很多让父母疑惑“为什么会这样”的言语和行为,比如4岁多的宝宝竟然说出一些类似“老婆我爱你”的成年话。宝宝在公共场合上的一些“没大没小”行为更是让父母感到非常难堪。
1、直呼家长姓名
孩子的这种“没大没小”行为刚开始都是来自对他人的模仿,特别是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他们很快便学会大人之间的称呼方式。当家长听到孩子对自己的称呼,觉得好玩并且给予孩子回应,孩子便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强化。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出现孩子直呼家长姓名的情况,家长就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称呼用语了,告诉宝宝直呼长辈姓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然后引导宝宝称呼家长要用“爸爸”“妈妈”,叫别人要用“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对于孩子有意为之的呼喊,家长可以先不理睬他,等他正确称呼你了,你才对他做出回应。
2、对老人不尊重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有着一定的家长威严的,因此在家长面前也不太敢做一些“出格”的行为。但是爷爷奶奶对于孙子孙女百般溺爱,这样让孩子不断地单方面索取祖辈对他无私的爱,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应得的,不懂得珍惜。渐渐地,孩子稍有不满就会发泄到祖辈身上,表现得没规矩。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孩子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在老人家身上,或者在行为上肆无忌惮,家长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要求他向对方道歉。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对于他的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是非常反感抗拒的。事后,家长还应该对孩子刚才的行为做“思想工作”,帮助孩子一起冷静分析他言行的错误,同时也要教给孩子如何在合适的场合和时机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3、人来疯
每次家里有来人做客的时候,宝宝都特别的兴奋,行为举止和平常很不一样,谁的话也不听,有时候叽叽喳喳地乱说话,不懂礼貌。宝宝的“人来疯”表现可能由于平时出席这样场合的机会太少了,所以他太想要表现自己来引起大家关注;或者是平时受到父母的约束太多,现在父母碍于情面又不便在公开场合过多管束孩子,孩子便把握这个机会尽情地发泄一把。

你可以这样做:在家里来客人之前,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次“教育”工作,给孩子提出一些礼貌举止的要求,做好约法三章。平常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他人家里做客,或者教育孩子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比如学会叫人、给叔叔阿姨倒茶,孩子有了更多接触外人、招待客人的机会,便逐渐形成礼貌待客的好习惯。另外,家长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尊老的表率,有意识地经常在孩子面前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家长还可以利用家庭日、生日会等活动契机,让孩子有机会表达对祖辈的尊敬和关爱,进行正面引导和鼓励。

现在的小孩没大没小 目中无人 该怎么教育(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