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全部承认高考成绩,达到一本水平录取率较高
加拿大:
一些学校要求学生提供高考成绩作为必要条件,达到“211”“985”水平较容易被录取
法国:
不少高校对高考成绩有明确要求,此外还需一定法语水平
高考成绩是块重要敲门砖
中西方教育理念上的差异,曾让中国高考在国际上受到质疑。然而随着中外教育交流的不断增进,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和高考激烈的竞争,让高考成绩日益得到国外大学的认可。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澳大利亚的一些高校开始接受申请人的高考成绩作为评判标准之一。
对于留在国内还是出国上大学仍然举棋不定的考生,不再需要冒着顾此失彼的风险,在准备高考的同时进行SAT复习,而是可以集中精力备战高考,取得尽可能好的成绩,增加自己被国内外大学同时录取的机会。与此同时,美国大学本科申请在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一些意外落榜后考虑赴美留学的考生也可省去匆忙准备SAT的麻烦,直接使用高考分数进行申请。
&
以美国旧金山大学为例,中国学生可以通过高考成绩、高中成绩单和英文面试申请。该学校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通过高考招收的中国学生比通过传统方式(如SAT等)招收的学生入学后平均成绩高出60%。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学生可以用高考分数代替SAT进行申请,但仍需提交语言水平测试(托福或者雅思)的分数,英语水平的分数线因学校而异。
以往,入读英国高校本科需通过A-Level(英国高中课程)或国际文凭课程的相应成绩,意味着申请人或在英国读高中,或在中国上国际学校。英国伯明翰大学去年年底宣布将于承认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这是英国罗素精英研究型大学中第一个宣布接受高考成绩的大学,被录取的中国学生无需先完成预科课程。伯明翰大学表示希望此举能“进一步开放”中国学生进入英国大学的途径。剑桥大学今年年初也在学校主页上表示认可高考成绩:“高考是准备进入剑桥前一个合适的标准。申请者的高考得分每年会因省而异,原则上,被录取者的成绩通常在其省内高考人数中的前0.1%。除总分外,剑桥大学还将密切关注高中考试中的个别科目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和会考)。”
然而,海外大学接受高考成绩,并不意味着他们采用与中国相同的招生标准,不同学校除高考成绩外常常还会有其他录取政策或要求,高考分数只是敲门砖。首先,用高考成绩申请国外大学并不意味能轻松入学。以英国为例,伯明翰大学、莱斯特大学和卡迪夫大学要求高考总成绩达满分的80%及以上。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高考满分为750分,意味着600分以上才会被考虑录取,是相当高的标准。其次,英语语言能力测试是很多西方大学需要参考的额外成绩。此外,一些高校的部分专业对于高考生的单科成绩、个人简历、教师推荐信有较高要求。剑桥大学就明确表示,学校鼓励申请者参加如奥赛等额外的考试,而且注明录取条件会因人而异。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很多学生和家长担心原本接受高考分数的美国高校是否会取消这一政策。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不大。随着美国各地对教育经费的缩减,中国生源依然是大部分美国高校重要的财政来源,已经放开接受高考成绩的学校,也不太可能撤销规定。
社区大学和职业教育也不错
在高考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用高考成绩申请国外大学,但是对于成绩中等以及高考失利的学生来说,未尝不可尝试其他方式,走一条不同的留学路。
首先需明确的是,使用高考分数申请国外大学,目前在选择和排名上仍有较大的局限性。美国一家留学中介的负责人盛女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因为选择较少,我们通常还是不会鼓励学生用高考成绩申请学校。如果真的学习成绩一般,可以采用先进入社区大学再转学的方式,去更好的学校。”毕业的北京考生赵希瑞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成绩好的学生只需选择名校和专业,但对于他们这些成绩不上不下的学生来说,从参差不齐的各类高校中择校甚是困难。
&
在从事留学咨询的唐先生看来,随着近几年诸多海外优质职业学院向中国学生张开双臂后,许多考生在未来的选择上变得更为主动。与国内的大专院校和职业培训学院起步不久不同,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发展数十年之久,专业面广泛,已形成各自优势专业,如韩国的美容外科、瑞士的酒店管理、法国的餐饮厨艺、德国的汽修维护等。“随着国内考生外语能力的提升,他们赴海外选择职业教育时将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唐先生对记者说,像法国蓝带国际学院这类知名职业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与国内就业市场的需求较为吻合,学生学成回国后更有用武之地。
在国际上,去异国他乡就读职业教育学院也正成为新的留学趋势。《日本经济新闻》网站今年初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日留学生中,有39%选择到东京、大阪和爱知县以外的地区就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在各类职业学院进修。
除日本外,拥有“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德国也成为留学生的热门目的地,据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公布的数据,有超过3.5万名中国学生前往德国留学,比提升8.5%。“赴德国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对中国留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就业保障。”在德国旅居超过10年的朱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与国内的大专院校学生在大四或毕业后才到企业实习不同,德国的职业教育学院在设立之初就与企业进行直接合作,学生更多是以学徒的身份兼顾学业和工作,这对他们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从事工作非常有利。“如果能留在德国工作,每年平均3.5万欧元的年薪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选择回国的话,凭借在德国上学期间的工作经验,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也会非常有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学徒制专科教育在英国和奥地利等其他欧洲国家也十分发达,想在一门高等职业专业上有所成就的中国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